魏小兵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惠州516000)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占自发性脑出血的70%~80%;以基底核区最为常见,占50%~60%。目前关于基核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既往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但手术创伤大,从而影响预后。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日趋成熟,微创手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穿刺抽吸术及锁孔清除术是临床常用的微创术式,本研究中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采取不同微创术式治疗的疗效。内容如下:
选取我院接收的68例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高血压性颅内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血肿位置经头颅CT证实位于基底核区;出血未破入脑室;血肿量不少于30ml,但不超过60ml;血肿位于单侧;术前无脑疝形成;患者均于发病后7~24小时内进行手术治疗;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其他原因,如动静脉畸形、脑血管淀粉样疾病等造成的脑出血;有严重的系统疾病史;既往有颅内出血病史;肿瘤患者。将入选者随机分为穿刺组(n=34)与锁孔组(n=34)。锁孔组中,女14例、男20例,年龄为42~68岁,平均为(54.52±11.55)岁,出血侧别左侧19例、右侧15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6.51±1.23)分,舒张压为(95.22±10.62)mmHg,收缩压为(180.31±16.95)mmHg,高血压病程为(8.26±1.11)年,血肿量为(44.36±6.52)ml;穿刺组中,女13例、男21例,年龄为43~70岁,平均为(54.53±11.58)岁,出血侧别左侧20例、右侧14例,GCS评分为(6.48±1.25)分,舒张压为(95.26±9.47)mmHg,收缩压为(180.35±16.55)mmHg,高血压病程为(8.28±1.05)年,血肿量为(44.38±5.98)ml。在年龄、性别、入院时血压等资料上,两组脑出血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锁孔组:采用全麻,在耳前发迹后做纵行直切口,长5~6cm。切口用撑开器撑开,使颅骨暴露,分离颞肌,用咬骨钳及铣刀将骨窗扩大,直径为3~4cm,十字法切开硬膜,使侧裂池暴露,将手术显微镜置入。对于颅内压较高者,可先抽吸血肿待颅内压下降后,选择颞上回上缘血管分布较少的部位行脑穿刺定位血肿区域,将大脑皮质切开,进入血肿腔。血肿以吸引器吸除,吸引器头端不可与血肿腔壁脑组织接触,应放置于血肿腔中央,同时应注意对血肿腔周围脑组织的保护。为防止引起新的出血,应避免清除与血肿壁粘连紧密的血肿块。采用明胶海绵压迫可防止渗血,电凝有活动性出血的血管进行止血。止血彻底后血肿腔留置引流管,待血肿基本吸收后可将引流管拔除。穿刺组:穿刺点应选择距离血肿位置最近且无大血管经过的头皮处。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将头皮切开后于颅骨上钻孔,硬脑膜以尖刀十字法切开,应用穿刺针缓慢刺入血肿靶点,若流出暗红色血肿则表明已进入血肿腔。部分液态血肿以5ml注射器负压缓慢吸出,为血肿的30%~40%,之后血肿腔以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当冲洗液变较为清亮后对头皮进行缝合并接引流管。术后试具体情况可将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尿激酶(国药准字H20046252)2万U注入血肿腔内,夹闭引流管1小时,再行开放,待术后颅脑CT证实血肿基本吸收后,将引流管拔除。
根据CT测定术前、术后24小时内的血肿量,统计血肿清除率。血肿清除率=(术前血肿量与术后血肿量的差值/术前血肿量)×100%[1]。脑血肿量采用多田公式计算,即血肿最大层面长(cm)×层高(cm)×宽×π/6[2]。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引流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3],总分为42分,分值与神经受损程度呈正相关。于治疗前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患者5ml肘静脉血,用于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测定方法为电化学发光法。术后28天时进行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以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锁孔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穿刺组,但其血肿清除率、ADL评分高于穿刺组,引流管拔除时间较穿刺组明显要短(P<0.05)。见表1。
术后14天时,锁孔组的NIHSS评分及血清NSE水平均较穿刺组明显要低(P<0.05)。见表2。
穿刺组2例死于再出血脑疝、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锁孔组2例死于再出血脑疝,两组的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高血压脑出血好发于基底核区,多见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群,由于神经细胞难以再生的特性,因而其致残率、病死率较高。
表1 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表2 手术前后的NIHSS评分及血清NSE水平比较
表3 病死率及并发症对比(n=34,%)
锁孔清除术与穿刺抽吸术均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术式。锁孔血肿清除术在直视下进行确切止血,能尽早地一次性清除血肿,术后的血肿残留量少,血肿对脑组织的刺激性与损伤减少,继发性损害较轻,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快,同时且使应激反应水平减轻,从而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穿刺抽吸术操作简单,局麻下便可进行,手术创伤小,适用于不能耐受全麻的患者。但手术不能在直视下进入血肿腔内确切止血,穿刺时可能造成穿刺道血管损伤,易形成新的出血。手术难以一次性清除大部血肿,术后的血肿残留量多,其释放的细胞毒性产物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程度较重,预后往往较差,以及术后尿激酶的反复引流也会增加再出血及颅内感染的概率[4]。NSE属于非种属特异性蛋白,其对于保持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维持细胞活性相当重要。现代研究认为[5],在脑组织损伤时,NSE通过血脑屏障,最易从坏死的细胞中释放入血,导致血中的含量明显升高,这为脑组织损伤后早期检测NSE水平以判断脑损伤程度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认为[6-8],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血清NSE水平明显升高,早期检测NSE水平能较为敏感地反映脑出血后的脑组织损伤程度,有利于评判患者的短期预后和远期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
本研究中结果显示,锁孔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穿刺组,但其血肿清除率高于穿刺组,引流管拔除时间较穿刺组明显要短(P<0.05),提示锁孔血肿清除术一次性能清除大部分血肿,从而缩短引流管拔除时间。而穿刺组的血肿清除效果稍差,需要尿激酶反复灌注清除血肿,导致引流时间较长。穿刺组的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也增加经引流管途径发生颅内感染的概率。两组病的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锁孔组的发生率低于穿刺组。此外,本研究中结果显示,治疗后锁孔组的NIHSS评分及NSE评分低于穿刺组,原因可能是锁孔组的血肿清除率高,残余血肿对脑组织的刺激性和损伤减少,从而减轻脑组织损伤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短期预后,故锁孔组患者的ADL评分较穿刺组明显要高(P<0.05)。
综上所述,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锁孔清除术早期血肿清除率高,患者的预后更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