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19-08-16 06:56黄伟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校

黄伟

【摘 要】在大力倡导新型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下,创新创业人才成为了社会上关键的资源,因此,高校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当前的教育主流和大趋势。高校在进行创新教育时可以采用多种模式更好的促进人才的全面培养,本文主要针对创新创业导向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以期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背景下,人才的培养模式多种多样,高校应当顺应趋势加以改革,更好的促进教育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的人才培养,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意识创新,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市场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标准,高校应当和当前的市场需求目标一直,培养真正对社会有益的技术人才。

一、制定符合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每所高校都有着自身的办学理念,有着自身的办学定位,只有符合自身的定位,才能构建真正适合高校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更好的促进人才的培养。因此,需要在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人才的培养,研究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其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都要一一明确。在创新创业背景下,创设出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体系,将人才培养体系和专业教育二者互相融合,认清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二者更好的定位,促进高校教育服务。可以创立教学改革基地,依据相关的原则,坚持相互扶持,合作双赢的目标,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引入优秀企业骨干参与到教学中,不断的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应当吸收企业技术人才自身的优秀素养,以此提升自我实践经验,不断增加校企合作的现场教学设计,根据校企双方制定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根据校企双方制定的培养模式加以实施,不断优化校企合作,促进校企共同发展。

二、设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块化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引性文件,起着引领教学进程的作用,对于教学活动的进行以及教学任务的安排都有着指导性意义。为保证高效的顺利转型,真正的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构建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当真正的设计出符合高校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坚持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应当将应用型技术人才作为学校的定位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应当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夯实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教学,二者相互结合,将专业素养重点培养,综合素养全面培养,更好的培养成学生有能力、有知识、有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第二,坚持能力为核心,积极构建课程体系的建设。在和企业合作之中,应当针对学生的专业,进行岗位的安排,职业能力成为培养学生的核心诉求,据此进行课程的整合,对于每个专业而言,可以构建三到五个专业能力培养课程模块。第三,加强实践,提升能力培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唯有实践才能发现不足之处,高校应当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依据不同的专业特征,依据不同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课程模块化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保证实践的充分,应当设置不低于总课时的30%的实践课程目标。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其核心就是根据能力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划分,对于课程体系应当提升实践教学的学时,减少理论课的教学课时,以专业教育模块为例,需要前期的充分调研以及实践企业的参与,精准提炼专业核心能力,依据专业,进行模块实践教学项目的构建。专业课程模块,一般不少于3-5个课程模块,模块之间和原有的课程之间将重组,依据模块要求,整合优化课程内容,满足模块对应的专业核心能力。专业课程体系和创新创业甲乙整合,进行3-5门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对于该课程可以自行设计,也可以是专业课,同时也可以是其他课程。专业教育实践模块,一般设计成三个等级。一般专业课都要设置三级课程,在课程结束后,设计1-2个实训项目。全部结束之后,要对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训项目对接,这样就有效的将实践项目融合到了创新创业教育之中,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整体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三、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高校课程教学中,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评价,是检验教师教学方式以及整体的教学知识接受程度的一个标准。对于当前而言,新形势下,提升高校教学质量,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属性进行评价手段的改革。对于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定期的进行小组的讨论形式,依據专业课的特征,以及平时的表现,具体而言,主要有课堂的回答状况、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进行口试环节的设置,在每一个学期结束之后,教师组织口试考核,口试考核可以单科也可以多科目,根据情况加以设定,对于行业的动态可以进行资料的提供,并对学生进行考核,一次考察学生在面对实际的变换时如何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不同形式的考核,对于学生也就有了一个更为可观、更为全面的认知和评价,避免了一卷定结果的弊端,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进行创新创业模式的展开,主要目的就是培养成为真正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在该模式的指引之下,高校和企业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在理论教育上有优势,企业在实践上更为合适,对于教育资源而言,高校应当将资源和企业共享,共同搭建合作沟通平台,将双方的优势结合共同发挥,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对于企业而言,创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是维持企业长久发展的动力,因此作为企业有责任和高校融合,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校企合作。高校和企业之间共同搭建应用型平台,各自提供自己的基础条件,高校可以进行理论研究人员的提供,企业提供硬件设施以及相关的技术,这样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实践平台就搭建完毕,学生也能在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中真正的提升自我,校企双方通过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需要的实践操作课程,相关的实验项目,这样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一些能力较强等学生,校企双方可以提供较为自由的实践环境,供学生进行创业模拟实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在这一平台之上,企业可以进行人才协议的签订,提供实习岗位,这样就为企业的后续人才做储备,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可以进行人才的规划,高校应当和企业部门积极配合,为学生提供当前行业的最新动态,更好的引导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同时,高校在进行校企合作的同时,对于企业的意向应当及时的进行调整以及完善,这样才能保证后续合作更为有效,双方进行反馈机制的建立,实时跟进更好的保证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

五、结束语

当前社会,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已经在高校教育中加以有效运用,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断创新,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就业意识。

【参考文献】

[1]金成浩,申贵男,臧延青,罗英花.基于“生命科研创新联合会”学术社团的建设经验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学,2019,10(01):34-35.

[2]王凤文,刘巍.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园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白城师范学院为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8,32(12):66-68.

[3]胡小峰.基于“实践——引导——反思”模式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4):133-134.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