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现状及原因分析

2019-08-16 06:56陈怡雯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术不端高校现状

陈怡雯

【摘 要】学术不端行为近年来频繁出现在社会大众视野,更通过大众传媒大范围引起社会舆论。学术研究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被行政化、利益化。部分高校科研人员缺乏严谨的科研态度,通过捏造数据、篡改数据以及剽窃的方式进行学术创作。文章通过近年高校学术不端案例分析当前社会学术不端现状,并对其社会、高校以及自身原因进行简要探讨,为有效治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学术不端;高校;现状;原因

201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并施行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及其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公认的学术准则、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1]都可被认定为学术不端。但自《办法》发行以来,学术不端恶劣风气屡禁不止。2019年2月“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发生,造成社会公众对学术研究公信力的质疑,更引发社会及政府对学术风气的探讨。

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简除烦苛,使科研人员潜心 向学、创新突破。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2]表明学术不端行为已经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的不良学风需要依靠体系的预防、治理以及监督措施予以矫正和规范。

一、高校学术不端典型现象分析及特征归纳

1、高校学术不端典型社会现象

2009年,浙江大学副教授贺海波所著9篇论文涉及论文剽窃。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论文被指控为过度引用不当。2013年西南石油大学某作者一稿多投,最终申请撤销在《机械工程学报》中的投稿。2014年由《国际新闻界》揭露北大原历史系博士生于艳茹论文涉嫌剽窃国外专著,文章多处段落语言表述与专著一致,原文直译[3]。

天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李庆昆、东北大学2008届硕士毕业生孙勇、湖南大学2016届硕士毕业生曹律均涉嫌论文抄袭……

2019年“翟天临事件”激起社会公众以学术界人士热议,学术不端问题被社会及政府重视。翟天临“不知知網”的发言引发公众对其真实学术水平的质疑,并通过网友爆料其论文查重调查,发现论文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且其硕士毕业论文也存在重复比过高的问题。而翟天临所在高校未在第一时间调查核实,当事件不断发酵引起社会公愤、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审查时,北京大学后期才责成光华管理学院对翟天临做出处理结果并反思检查其博士准入机制。

2、高校学术不端问题特征分析

(1)学术不端种类多样

从以上已被揭露的部分高校学术不端案例可见学术不端具体表现主要集中在包括作者本人一稿多投、论文抄袭、观点剽窃、学术造假等行为。我国对学术不端行为在2016年发布的《办法》中已经有明确定义与归纳,但类似观点剽窃、数据造假等隐性不端行为难以审查,因此部分作者通过对观点再加工转变为自己的理念。相关接收单位自身的不严谨以及制度漏洞使得学术不端行为发展愈加迅速,加之根据实际情况学术不端涵盖的形式增多,为审查以及处理增加难度。

(2)学术不端具有隐蔽性

学术不端行为通常难以发现,在论文审查过程中,编辑只会通过简单的数据查重检测论文,而对一些在学术界较有名望的高校教授审查更加宽松,因此不少学者在被发现的风险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会选择走捷径。而案例中不乏高校学生在进行论文创作时,由于毕业压力,急需论文成果,加之学校监测力度不严,会选择抄袭论文或剽窃观点甚至雇人代写论文。而观点剽窃以及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发现率较低,基本仅限于学术圈内部的自我调解,而大部分发现往往具有偶发性,是通过某些诱因而对论文进行重测。因此学术不端行为可能仍有大量潜在案例未被周知。

(3)高校学术不端具有普及性

根据现有案例归纳,学术不端行为涉及人员包含高校自上而下层级结构。涉及教授、教职人员、学生等高校重要组成部分。可见目前学术不端行为已经在高校呈现渗透状态,几乎在高校每个层级都具有普遍性。[4]

(4)学术不端行为影响恶劣

科研领域要求严谨向学的风气,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无疑是对科研学术事业的严重打击。高校作为科研领域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科研人才的机构。因此高校对学术不端之风的控制缺乏无异于是对社会科研事业以及学术研讨的监管放纵,易对整个学术圈的学术规范、风气造成恶劣影响。首先学生不端之风在高校蔓延极易对高校教授及学生产生思想观念上的扭曲,将他人知识产权收归己用。作为凝结他人知识与智慧的学术研究理应得到社会认同与尊敬。以学术不端行为作为支撑产生的论文结果为跳板牟取不正当权益的思想观念一旦形成将在未来科研过程中产生极大的依赖和惰性心理。

其次学术不端行为也会对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科研人员的学术积极性造成打击。学术、科研需要依靠实践与分析完成,因此一篇高价值的科研成果需要大量时间的投入。但抄袭、剽窃行为则使学术创作时间大大缩短。在付出与收益无法得到均衡的情况下,就会对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造成挫伤。甚至部分科研人员会随波逐流,加入学术不端队伍,从而加剧这种不良风气的扩大和延续。

同时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将给校风、学风建设造成恶劣影响,加剧学术道德危机。通过网络媒体的报道,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无疑是对高校自身建设以及信誉的抹黑,造成公众对学术界的质疑。2017年4月20日,由于同行评议造假,《肿瘤生物学》杂志宣布撤销中国学者107篇论文,涉及500多名医务人员。可见中国学术不端的风气积弊甚深,已经对国家的整体科研实力以及国家形象、综合国力提升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5]

二、高校学术不端原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1、利益助长相关交易平台建设

社会公众普遍对于学术圈关注力度不强,加之经济化浪潮的冲击,传统学术研究者安贫乐道、学术至上的观念受到利益冲击,学术不端案例频发。由于高校学者对于论文的迫切需求,潜在学术“商机”被捕捉,论文代写交易平台应运而生。论文代写平台通过高校学者与“枪手”私下沟通论文买卖获取中间利益,为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温床,助长了此类风气。而通过买卖得来的论文往往是写手对于现有同类型论文的观点语言剽窃,科研价值低。2018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以明确对参与购买代写论文的学生予以严肃处理[4]。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高校学者有更多途径获取论文信息资源,通过拼接和粘贴,拼凑出质量低且无研究价值的论文。

2、高校学术监管惩处力度不足

高校或是期刊对于科研学术成果的审查力度不足也间接导致高校学者愿意铤而走险进行论文剽窃、抄袭以及造假。学术不端的低成本查处给学者营造出一种即是东窗事发也不一定会采取严厉惩处的“宽松”学术氛围,助长学者侥幸心理。高校对论文审查的力度明显是不足的,大量学生的毕业论文在进行统一查重时即便有发现高度相似的论文往往不会予以过于严重的处分。大部分高校也不会设立专门的惩处机构对学术不端者进行有效且严肃的处理。对于本校教师以及学生,更多高校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对学术不端行为心照不宣,甚至成为高校的“潜规则”。例如在翟天临事件中学校最初有意通过不予回复平息争议。而这种默认式的制度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术不端行为的保护伞。高校作为学术研究的一方净土却成为学术交易的名利所、买卖场。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高校学术研究者在这种畸形利益驱动下以及学术环境污染下会选择抛弃学术追求而走向学术不端的队伍,进而造成学术风气的严重败坏。

3、论文“敲门砖”模式驱动

高校教师属于社会中产阶级拥有相对稳定收入,但相比于经商或从政人员而言,教师的工资水平并不见得能完全支撐家庭开支。而评选职称或是获得学术头衔不仅是一种社会的认同,也意味着工资收入的提高。据资料显示,在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一级教师与高级教师的收入差距几乎到达了万元。评选教师职称目前已经把公开发表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列为重要审核要素。而高校教师由于步入工作,投入学术研究的时间减少,因此论文创作精力不足。两者矛盾迫使高校教师希望通过捷径获取更大收益。

高校学生面临毕业或是工作压力更加巨大,而硬性论文要求是高校学生必须面临的挑战。论文成果及数量不仅是毕业要求,也与各项评奖评优挂钩,甚至在后续保研考研过程中也是高校学生的加分项。因此在学术成果论的驱动下,部分缺乏学术科研精神的学生就可能选择学术不端路径,通过论文抄袭、剽窃、数据造假甚至雇人代写论文来取得最大收益。

当前社会对科研人员价值更多依靠论文发表成果评估,因此这种畸形的唯学术成果评价论,以论文为敲门砖的形式也直接导致高校学者思想异化——产生学术不端行为。

(二)内部原因

1、高校学者缺乏系统学术研究认识

学术不端行为最根本的原因是自身素质问题,近年学校扩招本科生与研究生,准入机制放松,使得科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校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素质缺乏前期系统培养,当前高校注重对学生智力成绩考核培养,忽视学生实际思想道德素养,尤其对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更加缺乏。因此无论是目前的高校教授或是未来的科研生力军——高校学生,都存在对学术研究的不重视现象,甚至不少学生都不明确学术不端的界定。

2、高校学生自身学术水平不足

高校学生是学术不端行为的主体。高等教育普及,大量学校扩招。社会中大量本科生充斥,造成学历贬值,普通高校学生就业难度加大,因此部分高校学生学习更强调功利性、目的性。用人单位往往通过学生发表的论文来作为其科研能力的认定。但本科生学习理论知识尚不扎实,往往多门科目多方面培养,而缺乏对专业学科内容的深入挖掘,因此在论文创作时理论水平不足,无法进行有价值的科学研究。也并非所有本科生、研究生都适合科研学术项目,因此在毕业论文或是就业压力下,许多学生由于自身学术水平限制、侥幸心理及迫切的求职需要驱使,选择学术不端行为。[6]

三、结语

目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频发,引起社会及政府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强调我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良好的科研生态是人才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术不端行为的形成是由于当前社会、高校以及科研人员三者因素共同作用,因此对于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治理必须依靠整体社会“事前预防、事后惩戒、防治结合”措施予以有效整治,加强学术规范教育,建设科研诚信机制。守住学术底线,才能撑起民族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2016

[2]《政府工作报告》,2019

[3]凌国华.北大博士论文抄袭拷问高校学术生态.人民网,2014,8,25

[4]刘普.我国学术不端问题的现状与治理路径——基于媒体报道的64起学术不端典型案例的分析[J].中国科学基金,2018,32(06):637-644.

[5]王建升.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危害及治理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36(05):154-156.

[6]卢珊.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122.

猜你喜欢
学术不端高校现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