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
【摘 要】本文基于对产业融合内涵的梳理,从民族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工”、“农”、“旅”的融合发展展开分析,即对民族地区农业与旅游业、农业与工业、工业与旅游业以及“1+2+3”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探析。最后,基于以上探讨进行思考与总结,本文认为民族地区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更适合产业融合发展,而“1+2+3”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更利于民族地区全面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关键词】民族地区;产业融合;农业;旅游业;工业
一、产业融合的内涵
通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使得原有的产业边界逐渐显得模糊,由此而形成的新业态,即产业融合。马健从技术和管制的层面探讨,他认为产业融合是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所产生的技术融合。i韩小明从企业集合的角度分析,他认为产业融合体现在某种产业存在形式的企业集合,或从事相同经济活动而呈现多元化经营的形式。ii
综上所述,产业融合可以归纳为:不同经营产业之间以及同一产业下的不同行业之间通过相互交叉、融合,最后形成一种新的融合态势,突破单一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的快速發展。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于产业间的关联性和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iii即1+1>2的经济效益就是产业融合的驱动力iv。
二、民族地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在逐渐更新,生活在农村的居民开始追求精神享受,将外出旅游提上了日程;而长期生活在喧嚣大城市的人们便开启了“返璞归真”的模式,外出旅行时观光农业旅游、体验式的乡村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成了首选。近年来,“农旅融合”发展不仅在东部地区,民族地区的推广与发展也日新月异。对于东部较发达地区,采用创新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方式融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中,形成一种新型旅游模式;而民族地区则通过原滋原味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创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方式,不仅带动部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也使得有一定发展基础的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步伐,带动农业与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为当地创收带来了巨大推动作用。
我国在2001年才正式提出“农业旅游”概念,农业旅游即被认为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一种新业态。“农旅融合”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晚,相关的研究也在近几年才有所增多,相对而言,“农旅融合”是一个比较新的融合产业。所以,在我国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农旅融合”发展在顺势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民族地区农业部门与旅游部门的信息交流有待加强。其次,民族地区农民无法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而农业生产与旅游业发展独立经营仍然可以获得较大收益的条件下,农民与旅游开发商更愿意采取独立经营的方式。最后,政府的扶持力度以及宣传力度远远不够,使得“农旅融合”的发展形式难以得到推广,吸引游客的力度不强。
因此,民族地区农业与旅游业二者的融合发展虽然存在一些障碍,但是“农旅融合”发展不仅是对东部地区还是民族地区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逐渐攀升,民族地区“农旅融合”发展将是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的重大趋势。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民族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民族地区农业与工业融合发展
工业的兴起依托于农业的发展,农业的进步离不开工业的推动。工业与农业融合发展,似乎是难以实现的产业融合发展现象,但二者的融合发展可以大大地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族地区农业是全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农业的发展与我国农业发展息息相关。在经济发展迅猛的新时代,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也有了显著地提升,大到公司企业的规模化种植,小到农户自家的经营,都采用了较新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离不开工业发展的推动,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农业与工业融合发展首先在自然地理环境下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大型工业生产用地面积广阔,且对空气、土壤、水源有一定的污染性,这对民族地区发展工业无疑是一种较大的挑战。相反,农业生产即使在较小的范围也可进行小面积的种植或者养殖等等,这样的经营方式也更适合民族地区农业的发展。从这个层面而言,民族地区农业与工业的融合发展难以实现。但并非如此而没有农业与工业融合发展的机会。民族地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种植农业,在对农产品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就充分利用了工业发展的优势促进农业的进步,这便为民族地区农业和工业的融合发展带来很好的契机。即使在农业与工业融合发展方面对农业生产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并且工业生产可能对农业生产经营带来的负效用也难以控制,但农业与工业的融合发展并非是不可实现的。
四、民族地区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我国民族地区多为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的自然生态地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具有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民族地区工业的发展却并非如此,与东部发达地区工业相比差距极其明显。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应充分利用其发展的比较优势将发展的短板补齐,即充分发挥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带动民族地区工业的发展,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全面提高。
工业的发展带动城镇化,城镇化的发展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口,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密集使得城镇的空气、居住环境等方面与乡村有了较大的差距,外出旅游去感受田园风光、民族风情,体验乡村生活成了愈来愈多城镇居民的选择,由此更加快了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以广西为例,广西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桂林的山水、阳朔的自然风光吸引无数国内外游者前往观光,桂林以旅游之城而深受海内外游者的喜爱。除了桂林,柳州旅游的发展也不可小视,2018年仅就柳州市第三产业而言,其生产总值达到了40.93% v,占据该市生产总值的重要比重。但是相对旅游业的发展,柳州的工业发展更令人瞩目,仅就2018年柳州市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就达到了52.68% vi,占据总产值的半壁江山。而柳州工业中的汽车制造业则占据了“柳工”的绝大部分。柳州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广西经济的进步,也为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柳州市占有较大比重的第三产业在2018年中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飙升到了72.7% vii;而第二产业则为22.1% viii。柳州市不仅第二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又是一个新的关注点,而第三产业中具有一定比重的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也极其重要。由此可见,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并非不可能,并且产业的合理融合可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得以迅速提高。
柳州经济的发展仅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小部分,其他民族地区经济的可借鉴其优势舍其缺点以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各省份、各地区经济进步。
五、民族地区“1+2+3”之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农业产业的发展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根基,工业的发展是推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动力,旅游业的发展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的助力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日渐衰落,工业发展势头并不显著,而旅游业的发展却大幅度提升。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呈现不均衡的态势下,任意两种产业的融合发展都很难充分发挥各自产业的独特优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民族地区产业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由此可见,民族地区有效实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即实现“1+2+3”产业融合发展的效益将大于其中任一产业单独发展或任意两种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绩效,助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带动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有助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六、总结与思考
我国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关乎国家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不少成就,特别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农业与工业的融合发展中并没有想象中乐观。民族地区产业融合发展应该重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以促进产业结构全面转型升级,不能为了追求产业的融合发展而脱离现实。产业的融合发展,应确立人的主体性,发展离不开自然,也不能脱离人类而论发展,所以,无论是民族地区亦或者是其他地区产业的融合发展都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应秉持敬畏自然之心去发展产业;此外,产业的融合发展应注重人的主体地位,发展的关键在于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
注释:
i 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05):78-81.
ii 韩小明.对于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6(06):54-61.
iii 孙永波,王道平.产业融合及如何促進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05-110.
iv 李俊岭.我国多功能农业发展研究——基于产业融合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03):4-7+110.
v 柳州市统计局网:http://lztj.liuzhou.gov.cn/xxgk/jcxxgk/sjfb/tjnj/
vi 柳州市统计局网:http://lztj.liuzhou.gov.cn/xxgk/jcxxgk/sjfb/tjnj/
vii 柳州市统计局网:http://lztj.liuzhou.gov.cn/xxgk/jcxxgk/sjfb/tjnj/
viii 柳州市统计局网:http://lztj.liuzhou.gov.cn/xxgk/jcxxgk/sjfb/tjn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