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基础开放式作业研究

2019-08-16 02:14贾立辉
职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问题的提出互联网+互联网

贾立辉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技术在生活、学习和工作领域广泛而快速的应用,开放式作业越来越受到师生青睐。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基础开放式作业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   中职计算机基础  开放式作业

一、问题的提出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全国两会的政府报告中着重强调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并提出了“互联网+”这个新概念。“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新的关注焦点和研究课题。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教育信息化一轮又一轮的变革,在这种不可阻挡的大趋势的推动下,教师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如何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全国多个地区都曾进行“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做作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传统作业存在以下弊端。

一是作业反馈滞后。传统的作业都是在教师上完课后统一布置的,教师统一收缴后再批改作业,批改后再反馈。学生至少下堂课才能得到作业反馈,教师对作业的讲评也只是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等到作业讲评时往往已经错过了学生渴望答疑的最佳时间。

二是学生兴趣不足。教师面对的是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传统的一刀切式的作业不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学生不能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体会完成作业的乐趣。

三是缺乏创新能力。传统的作业要求全班一样,作业答案标准统一,作业上交形式一致,缺乏个性和创新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式作业概述

1.开放式作业的概念

开放式作业以开放为特征,以学生中心为根本理念,在高度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生活体验的前提下,经过教师的有效分类、整理及创新,设计出科学性与操作性兼容的作业,从而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主性、主动性,提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2.“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式作业实施的意义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式作业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实施的,作业都具有针对性。

(1)开放式作业真正是以学生为中心。课前,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预习作业;课堂上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设定作业风格,作业难易层次也会因人而异;课后作业可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完成,作业评价也是多方面的。

(2)开放式作业真正让学生爱作业。课前学生通过扫二维码完成课前调查、MOOC在线预习、闯关游戏做题;课堂上学生演说家式介绍自己的作业、弹幕式评价;课后平台推送作业、收缴作业……“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式作业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喜欢做作业。

(3)开放式作业真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放式作业从学生内心需求出发,通过形式上的创新、内容上的分层、时间及空间上的合理安排,充分发挥了作业的本质功能。开放式的答案给了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摸索,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见下图)。

三、“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式作业的实施

开放式作业可操作性强,作业内容与作业结果都开放。首先,作业的素材可以从教师处、教材中获得的,也可以自己从网上下载,还可以自制素材。其次,作业的内容和容量不再是全班统一的,学生获取作业的途径不限于课堂,学生完成作业的地点不限于学校机房和家里。再次,学生可以安排学习进度,遇到困难可以通过学习平台随时获得来自教师或者同学的答疑,评判作业的不光是教师,可以是同学或行业专家。

1.作业形式的开放——形式多样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将“互联网+”引入开放式作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作业变成学生感兴趣的事。以“认识微型计算机”一节为例。

(1)课前作业。课前教师要求学生通过预习了解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及作用,了解目前主流产品。预习的课程资料会以多种形式存在以供学生选择:根据这节课内容,将“认识计算机的组成”“认识主板系统单元”“认识主板与外部设备的接口”理论部分与图片直接生成二维码,发布在班级的微信公众号,学生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观看预习;发布MOOC在线视频教程网址,学生可以在电脑上看视频教程在线预习;将预习需要掌握的内容制作成在线问卷,学生遇到不会的内容自己寻找资料学习,回答错误重新做,全部回答正确代表预习完成。

(2)课堂作业。本节课要求学生要掌握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这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后期组装电脑操作课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一节。笔者采用让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完成课堂作業,作业成品直接上传到班级网站,学生之间互相打分、评定作业。

(3)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教学过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首要作用在于巩固课堂学习效果。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回顾课堂教学内容、巩固知识点的过程。在设计开放性题目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提高”。

微型计算机的更新换代比较快,本节课的课后拓展作业是搜集目前流行的CPU、内存、主板的型号和主要参数信息。学生分组到附近的卖场去了解相关信息,然后用手机拍摄成介绍小视频发到班级的微信群。

2.作业内容的开放——层次分明

传统的教育思想中,作业的指向是从教师到学生,学生只有服从,对于“做什么”“怎么做”沒有发言权,这与“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作业设置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因此作业就必须分层。

(1)根据学习能力分层。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必须实施差异化的作业设计,尤其是要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分类设计,这为教学的差异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能有效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

准确掌握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是作业分层的关键,课前调查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利用问卷星制作问卷调查,学生扫描二维码完成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层设置学生作业。

例如,《获取网络信息》一节要求学生要会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掌握网页内容的存储、下载;会使用搜索引擎;会配置浏览器的常用参数。根据问卷星的调查结果可以将作业设置成“基础型”“提高型”“挑战型”(表1)。

(2)根据兴趣爱好分层。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喜好自然也不同,信息技术这门课实践性强、创造性强,作业设置如果能考虑学生兴趣爱好等因素,那么学生对完成作业的态度也会积极很多。

例如,PowerPoint 2010这一章学完后,课堂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操作,笔者要求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PPT演示文稿《我的家乡》,风格自拟,素材自己准备,完成后放在班级的网盘里,具体要求如下:主题明确、色调统一、布局合理;有封面、封底和目录页;插入视频、音乐、动画等可以加分;介绍内容要符合实际情况,可以去实地采访了解风土人情。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完成这项作业,作业的版式、色调都自己决定,内容的展现形式也没有框定。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完成作业,积极性就高了很多,作业质量也会提高。

(3)根据专业特色分层。学生的专业不同,思维方式和学习理解能力也有差异。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专业素养、学习理解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现实情况设置作业,优化作业形式,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将计算机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灵活的运用计算机解决生活实践问题,强化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

例如,高一电子专业,班级男生较多,动手能力强,喜欢电子元器件类小发明制作。在《加工处理音频与视频》这一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专业录制一个小发明的制作过程的视频,再对视频进行后期处理。这类作业可以分组进行,主题为“我爱发明”,内容结合专业特色,视频、图片、音乐素材由学生自己准备,使用软件不限,成品上传到优酷网,通过网络投票选出最佳作业。

3.作业主体的开放——主体多样

作业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由一个小组完成,还可以个人和小组分阶段完成。基础知识是每个人都要掌握的,和基础知识相关作业必须个人独自完成。一些涉及专业知识较多、难度较大或者必须多人完成的作业,可以小组合作完成。成品展示类作业可以用“个人+小组”的形式完成,个人完成单项作业后,全组组合成一个完整作品。

例如,《图文混合排版》一节要求学生掌握插入和编辑图片、艺术字、剪贴画、图表、文本框等,并能灵活运用制作出综合的文档。基本知识是每位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课前学生看视频教程并完成在线测试,通过预习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基本操作。课堂上要求每位学生制作一张贺卡,主题自选但组内不重复,组长负责协调,素材提前准备,课后再以班级为单位完成“贺卡之家”。

4.作业评价的开放——多元评价

开放式作业的鲜明特征是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好的作业评价方式可以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生长点,以评促学,可以激发学习潜能,培养学生诚实、公平公正的职业素养。

(1)学生自评:演说家式作品介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学生可以像演说家一样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讲解小组分工情况、设计意图和创作过程。介绍过程可以是在课堂上,也可以用“快手”分享视频。

(2)生生互评:展示作品发弹幕,直抒胸臆乐开怀。学生通过“快手”分享视频后,大家通过弹幕投票选出“最上镜”“合作最融洽奖”“效果最佳奖”等。学生个人的作品则用投票的方式选出得分最高的作业。

(3)教师点评:抓亮点鼓励点评,促学生自信增长。教师重点评价学生作品中优秀的地方,给学生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

(4)行业评价:在线联系行业专家,教学紧跟行业发展。学生作业上传到课堂学习平台后,由行业专家对作业进行在线点评,行业专家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给学生的作业进行指导。

借助“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学习平台,如“UMU”“课堂派”等课堂管理平台,使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行业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有机结合,使评价真正落到实处。

四、“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式作业的成效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将“开放式作业”引入中职计算机基础,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而且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开放式作业从学生内心需求出发,通过形式上的创新、内容上的分层、时间及空间上的合理安排,充分发挥了作业的本质功能。开放式作业最终激发的不只是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全面素质的提高(表2)。

1.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开放式作业在设计前已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同时又利用了互联网这种普遍受学生欢迎的媒介,使得开放式作业天然具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学生在完成开放式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多渠道地收集资料和相关信息,充分调动完成作业的实践意识,变静态的作业为动态的作业,而且作业的完成充分强调成就感,使得学生完成作业由被动向主动转变。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开放式作业的喜爱程度也很高。

2.激发了学生自主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的开放式作业采用不同的作业完成形式。有的作业形式是班级内部的小竞赛,有的是专业层次的小型展览,学生对这些作业会较为重视。作业完成的过程几经改进,从中锻炼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

3.开放式作业的开放式答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放式的答案给了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式作业不是在几十分钟就能完成的,往往需要几天的时间。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摸索,教师适时给予指导,作业完成的效果会越来越好。

五、实施“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式作业后的思考

开放式作业需要科学的设计和管控才能保证作业质量。

教师必须放下身段,融入学生群体,和学生共同理清思路,设计实践方案,分析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障碍,研究方法与对策。

不同的题目,应当有不同的时限要求。基于教材的题目,要求课堂当天完成;有所拓展、需要查找资料的题目,要求1~2天完成;需要通过实践调研的题目,要求在1周内完成。

题目下达之后,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分析题目要求,让学生充分明白题目提出了什么问题、要求解决什么问题,避免学生出现理解误差。在“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利用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资料,利用互联网技术跨年级、跨班级、跨地域,甚至跨国别开展讨论和探讨,学会批判性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苗,毕韬.基于互联网下现代信息技术如何应用于教学[J].现代商贸工业,2016(28).

[2]刘晓玲.互联网+时代开放性作业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甘肃科技,2017(15).

(作者单位:富阳学院)

猜你喜欢
问题的提出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沧州市中小学独生子女教师师德状况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