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兴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因

2019-08-16 04:11陈霞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内生动力激发学习兴趣

陈霞明

摘要:本文主要就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思想情感与审美情趣的熏陶,美好理想的确立,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与激励机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有益的教学活动,重视表扬学生等方面阐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关键词 学习兴趣 激发 内生动力

0引言

学生兴味十足地学习与索然寡味地学习,其效果有着天壤之别。教学如果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效果就好不到哪里去。兴趣是成功的天使,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能使学生把学习化作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学生的兴趣越高,内生动力就越强。

1师生间建立平等互爱的亲和关系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情感基础

初中生多处于明辨是非、情感憎爱的朦胧阶段,可塑性大。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威望如何,与师生间的感情的亲切度密不可分。现代著名作家魏巍在评价“老师”时曾说:“这种职业——据我想——并不仅仅依靠丰富的学识,也不仅仅依靠这种或那种的教学方法,这只不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也许正因为这样,教师——这才被称作高尚的职业。”这段精辟的语言,辩证地指明了,做教师不仅要有学识,懂教法,更重要的是“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与成才中的威力是不可低估的。尊重他们的情感和人格,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不看不起他们的表现,不态度粗暴、随意呵斥谩骂他们,了解倾听他们的心声,走进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能人,有个性的人。

2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是学生保持兴趣的持久力

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不是亘古不变的。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不行的。那样形成的兴趣便如水中浮萍、墙头小草,飘摇不定,时有时无。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稳固的心理态势。根据中学生生理和心理趋向成熟的年龄特征及个性可塑性大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就要早期着手,经常指导,严格督促。“课标”要求“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的良好习惯包括:善于合理支配学习时间,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劳逸结合;善于适应各种学习的自然环境;讲求良好的读书卫生习惯;养成常规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课中专心听讲,善于质疑,发表意见,课后复习,温故知新;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敢于创新,不断奋斗。学生有了学习的良好习惯,才能练好基本功,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素质。兴趣才会有稳固的持久力,兴趣才会有发展的广阔阵地,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奇珍异宝。

3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感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是培养学生具有浓厚兴趣的思想源泉

现代心理学指出,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人们的思想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倍增。学生如果在这种情感状态中学习,将会兴趣盎然,精神愉悦,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反之,消极不健康的情感则会使智力活动受到抑制,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感与高雅的审美情趣的培养,使他们的兴趣有不尽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挖掘思想情感的内涵与美学因素,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感与高雅的审美情趣,将会使他们的兴趣灌注在情感与情趣的“活水”之中,终生受益,兴趣永存。

4课堂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战场,教师要向课堂要质量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课堂上,感情充沛、热情饱满,语言生动活泼、趣味横生,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师,总是备受学生青睐的。教他们聚精会神地听,仔仔细细地看,好好地想,认认真真地做,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们“学知”、“明知”、“用知”,把学习效率搞上去。一句话,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受益,实现课堂教学最大效益化。

5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使兴趣服务于理想,理想指引兴趣,使兴趣植根升华于肥沃的基地

中学时代,正是学生萌发与孕育理想的时期。作为语文教师就不能不重视学生的理想教育。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正是因为在少年时代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所以有积极投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中去的兴趣;并在以后的革命征程中,为国家、为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理想是指引兴趣的明灯,兴趣只有植根于理想的肥沃土壤之中,才会获得永久的生命源泉,才会似黄河之水天上来,源源不断。

6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活磁石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都将是激起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我在教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冬天捕鸟的一段时,我便设置情境,让学生登台表演捕鸟的过程,结果学生的兴趣很浓,一下子就将那些准确的动词铭记于心了。又如,在学习冰心奶奶的《小橘灯》时,关于小姑娘如何制作小橘灯,我也没多讲,只是让学生动手做,到课堂上进行表演,看谁做得对,做得好,让学生在实践与比较中学,结果同学们的反响强烈,兴趣自生,效果好。曾经开展过读书读报谈体会、讲方法、传经、说收获的活动,结果有两个学生:罗晓、吴小青光荣地成为北方文研所少年作家创作中心的小作家。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情趣,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學生很有兴趣。总之,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使他们从思想上、心理上感受到:学有学头,玩有玩头,都出名堂。

7结语

由此可见,现代科技手段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灌注了新鲜的血液,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即见即得的幻灯片,栩栩如生的动画,短小精悍的微课,生动逼真的视频……无一不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有力推手与技术手段。此外,适当地运用竞争机制,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办法。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之有利于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愿热心于教育事业的朋友们,在广阔的艺术园地里不断开拓进取。

参考文献

[1] 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M].张春城,唐超权译.九州出版社,2010.

[2] 石义堂,李金云.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 严先元.学科教学如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内生动力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哈尔滨市长宋希斌:深挖“内生动力”,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