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于 蓉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人地协调观”居于首要地位,说明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就“人地协调观”之关键能力培养适时做出深入解读并探寻适恰的教学策略,将凸显其当下的现实意义。尽管初高中地理课程具有育人目标的一致性、内容的连贯性以及核心素养构成的统一性,但是,初中学段又有其自身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及学段的独立完整性。鉴于此,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设立了“义务教育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研究”项目组,制订了“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框架”,将“人地协调观”分解为三个方面关键能力,每个能力再进一步分为三个水平能级。(见表1)
本文据此就初中学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人地协调观”中的关键能力结构、意涵等做深入解读,同时提出相应的课程实施策略。
表1“人地协调观”的三个关键能力及三级水平能级
“具有人地协调观的意识”是人地协调观念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初始状态。这一关键能力涵盖了“能关注到各类情境中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问题意识;“能用人地协调的观念看待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观念意识;“具有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的行为倾向”的行为意识三个水平能级。其中,“能关注到各类情境中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具有人地协调观意识”的基本要求,因为只有具备问题意识,才有可能根据已有观念去分析它,并进而可能采取相应的行为去解决它。而“能用人地协调的观念看待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即在关注到各类情境中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之后,能基于人地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些问题的利弊、优劣做出基本判断,为有关环境问题事实的认知提供一定程度的依据。至于所谓“行为倾向”即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作出行为选择的倾向性并非个体行为本身,而只是个体做出行动之前的思想倾向、意向等,如愿意为保护环境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愿意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等,然而正因为有了这一“倾向”,才有可能最终导致行为本身的出现。
“具备分析人地关系的能力”这一关键能力涵盖了“从人对地或地对人的角度看待人地关系”“从人地相互关系的角度辩证认识人地关系”“从人地相互关系动态变化的视角,全面、辩证地分析人地关系”三个水平能级。这其中,从“人对地”或者“地对人”的角度看待人地关系是分析人地关系能力的最低水平,分析的维度单一,没有形成对人地关系完整的认识;“从人地相互关系的角度辩证认识人地关系”相对于“从人对地或地对人的角度看待人地关系”是单向度分析到双向度分析的提升,体现了“人地关系分析”的辩证思想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从辩证的即双向互动的角度看待人地关系,同时也是客观全面分析人地关系这一关键能力的方法论要求的体现;“从人地相互关系动态变化的视角,全面、辩证地分析人地关系”属于“分析人地关系能力”中的最高水平。在“辩证认识人地关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全面认识人地关系”“动态认识人地关系”的分析视角。
“协调人地关系的策略”也相应包含三个水平能级要求。一是“能说出协调人地关系的一般措施”,该水平能级的一般措施不需要进行原因分析,只要求能说出如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质量、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再生能力、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以及倡导公众参与等措施就可以。该“一般措施”较为宽泛,没有针对具体人地关系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因此属于较低水平。二是“根据人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协调人地关系的具体措施”,该水平能级首先需要找出人地关系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造成或导致该问题的原因,追根溯源找出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措施,此处的“具体措施”则是针对某一具体的人地关系问题提出的解决策略,它较之宽泛的“一般措施”水平有所提高,属于较高水平能级。三是“能正确分析人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并能系统地提出协调人地关系的对策”,即对人地关系的研究要具体落实到区域,根据区域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分析该区域人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该区域协调人地关系的具体对策,属于最高水平能级。它要求不仅能分析主要原因,还能从不同层面发现与此相关的影响因素,同时注意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相对系统且完整地提出协调人地关系的对策。
首先,情境教学是培养“具有人地协调观的意识”关键能力的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需提供各类有针对性的地理内容情境,同时要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情境的选择要生动形象易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确定情境之后,还要选择与其匹配的呈现方式,可以以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视频材料等形式进行呈现。在地理内容情境及呈现方式确定后,还要根据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可以采用读图(尤其是蕴含一定哲理的漫画)、画图、比较、交流、辩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学习方式。例如,在学习“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问题”“人口多,还是人口少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辩论,而对于“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学习则可以从曲线统计图表中得到信息,总结出规律,这也是地理学科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其次,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关“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内容分布比较分散,七、八年级不同的章节都有涉及,教师不能孤立地设计教学,要有“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系统观念。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无论是“世界人口”还是“中国人口”,都要联系人生活的地理环境;同样教师在设计“资源”内容的学习时,不仅要知道并理解资源本身的概念和内涵,还要考虑到人对资源的利用与消耗等现实资源环境问题等。例如,在学习“天气”这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关注天气的变化,也要关注空气质量,知道空气的污染指数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学会通过媒体上公布的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通过学习思考,学生要知道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思考解决空气污染的办法,最后升华到为保护空气质量而改变自己日常的行为习惯。基于这些内容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综合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全面而辩证的加以理解,从学习形式上看,可以采取小组辩论或者以图表结构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
首先,“分析人地关系的能力”这一关键能力的重点应落在“分析”上。分析应该从外到里,从整体到局部。在教学中,具体的案例研究和实践调查都必不可少。人地关系分析,关键在于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协调或适应,因此,发现人地关系间矛盾或冲突的症结最为重要。对学生而言,培养或提高分析人地关系的能力,就是要在面对复杂的人地关系时,具备对有关人地关系的现象、过程、问题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等进行实践调查的能力和分析的能力,尤其是结合实践与具体的案例对人地关系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为处理和解决好人地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案例学习法是落实“具备分析人地关系的能力”的主要学习方法。对于为什么聚落多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为什么这里的聚落规模大,那里的聚落规模小?为什么这里的聚落呈团块状,那里的聚落呈条带状?为什么这里的传统民居墙厚、窗小,而那里的民居却墙高壁薄?诸如此类问题,教师可提供图片、资料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理解这些都是人类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同时,让学生明白人对地主要体现在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及保护方面。
其次,辩证法的思想也是落实“具备分析人地关系的能力”的基本思想方法。因为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需要辩证地看待,不仅要分析“人对地”也要考虑“地对人”的辩证的人地关系。例如,人类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依赖自然而生存,但是,如果不注意在开发利用中进行保护以及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自然就会反作用于人类。在教学中,小组合作讨论、分组辩论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的提高。
最后,在教学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如资源的利用,现代世界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环境的干预逐渐接近甚至超过了环境所能承受的程度。对资源的利用、争夺以及保护充斥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这里就需要让学生明白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资源及环境承载能力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有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以及地球家园的具体情况,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
第一,“提出协调人地关系的一般措施”应具有普适性,也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主要表现为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例如,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质量,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再生能力等,这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是比较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
第二,“提出协调人地关系的具体措施”在教学设计中是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的。首先要梳理或者归纳人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找出协调人地关系的具体措施。“措施”和“问题”一定是互相有关联的,也就是要有针对性。最通用的措施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开展各项人类活动,因地制宜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因地制宜也是协调人地关系最基础、最关键的思想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交流,还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如征集公益广告、小报评比、金点子大赛等等。根据学生提出的措施可以判断学生协调人地关系的水平和能力。
第三,“能系统地提出协调人地关系的对策”这条能级,对初中阶段的师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的能力,会从一般地理要素角度分析环境问题,会从要素导致人地矛盾方面找原因,会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因果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多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学生不仅能分析主要原因,还能从不同层面发现与此相关的影响因素,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系统且完整地提出协调人地关系的对策。
综上所述,在初中学段,要实现“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首先将该素养分解为三个方面的“关键能力”以及九条“学生表现”要点,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能级要求,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案,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当然,在初中学段,“人地协调观”素养分解为以上三个方面的关键能力是否科学,还需要在教学实践和评价中检验以便更好地改进及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