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公立医院健康促进工作实践与创新刘晓坤

2019-08-15 02:18陈明雁郭晶傅谭娉行辰邢丝雨段文利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5期
关键词:健康促进健康中国创新实践

陈明雁 郭晶 傅谭娉 行辰 邢丝雨 段文利

[摘要]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被纳入国家发展基本方略和系列国家级健康政策出台,新时期的健康中国建设和健康素养促进蓝图逐步形成。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主体,是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健康素养促进工作的主力军。面对新时期的新要求,北京协和医院在历史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系列健康素养促进实践与创新,回应时代和人民的健康需求。

[关键词] 健康中国;健康促进;公立医院;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5(c)-0101-02

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政策逐漸贯穿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的提供主体,也面临着“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的新要求和新挑战[1]。健康促进作为公立医院职能之一,对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有积极作用,在新形势下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做出相应创新。

1  健康促进与公立医院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发布,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提高人民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意味着我国有了首部国家层面关于全民健康的中、长期战略规划,《纲要》第四章“加强健康教育”的第一节“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点明了健康促进工作的重大意义。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纳入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把人民健康置于“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地位。随着系列国家级健康政策的出台,新时期的健康中国建设和健康素养促进蓝图逐步形成。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提供主体,承担着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价廉、方便的医疗服务的责任,是我国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2],是辐射病患人群的主要阵地,传递健康信息的权威中心。

2  新时期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对大型公立医院的要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为贯彻落实国家级健康政策,特制定《“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对新时期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提出规划与构思,其中对大型公立医院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把健康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建设,制定媒体健康科普工作规范与指南,创建健康支持性环境,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科普专项行动,加强科普平台建设,打造优秀科普作品,培养科普人才梯队,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健康知识等。

3  北京协和医院新时期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实践与创新

3.1  进一步加强健促工作的组织建设

北京协和医院在原有健康促进组织基础上,新成立了由健康医学部、国际医疗部、保健医疗部、临床营养科和物理医学康复科等三大平台科室及两个临床科室组成的健康医学系[3]。作为健康管理组织机构的一次创新性尝试,该学系既能为医院的医学科普工作提供学术保障,也能在新兴的全周期健康管理、营养管理、老龄化应对和慢病管理等领域占领高地,又能与传统的健康促进组织形成合力,为健康素养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有效的组织保障,该专科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首次发布的健康管理专科综合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8名。

3.2  积极探索并制定健康科普工作规范与指南

为对抗大量“伪专家”和“伪科普”的混淆视听与恶意引导,健康科普领域亟需医学专家和传播专家牵头制定科学、专业的准入制度、工作规范和传播指南。北京协和医院共计产生了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专家、北京市科委科普专家、北京市慢病防治微博专家和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等近百名,推动专科领域的科普内容创作和传播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参与探索并制定行业内医学科普规范与指南,对优质科普内容的正向传播起到助推作用[4]。同时,北京协和医院积极探索并成立医学科学普及委员会,制定相关章程、准入制度和评价体系,对专业医学科普创作及传播行为进行系统规范和全面指导。

3.3  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科普专项行动

在“健康中国”战略提出后,北京协和医院连续举办“健康中国 协和行动”健康科普能力大赛,比赛引入“中国好声音”等脍炙人口的娱乐节目赛制,邀请到医学界和媒体界的顶级专家坐镇指导,开设多平台直播与话题互动,既确保比赛科学性又增强观赏性和传播力。活动成效显著,累计收集优秀科普文章近千篇,吸引200余位医务人员参赛,开办专题培训班20余次,在线观看量超过60万人次。比赛结束后,比赛成果持续发酵和广泛转播,以首届科普大赛为例,直接产出科普文章370篇、科普视频74个,衍生纸媒科普文章70余篇、自媒体科普文章112篇、科普电视节目26期、网络视频及广播节目百余个。协和健康科普能力大赛也因此斩获多项健康传播类大奖,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3.4  顺应新媒体潮流,打造权威科普平台

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体迅速崛起,在近十年间就积累了传统报纸、广播和电视积累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用户群[5]。为了顺应新媒体发展的潮流,北京协和医院在官方网站、官方APP、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澎湃、搜狐等主流客户端布局科普平台,并于2017年创办“协和医生说”科普公众号,吸引了近百位临床医生撰写优质科普稿件200余篇,其中不乏大量原创稿件被其他媒体平台二次转发,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应,覆盖到更广用户群。

3.5  加强医媒合作,倍增推广效果

在科普类资讯井喷式增长的基础上,网民的阅读要求也发生了很大提升。北京协和医院在政策指导下充分借助互联网、融媒体、大数据等新技术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进一步深化医媒合作,尤其是与主流媒体和健康栏目合作,如新华社、人民日报、健康报等媒体和《健康之路》《养生堂》《我是大医生》《生命缘》等栏目,使科普传播效果倍增,最大限度提升优质科普的可及性和覆盖度。

3.6  创新科普形式,力求覆盖全人群

《“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创建健康支持性环境,推动健康促进医院、社区和学校等场所的建设。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北京市健康促进示范医院、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共建基地,在科普形式的创新和科普内容的推广上一直秉承全人群、全周期和全覆盖的原则,以医院为中心,辐射周边学校与社区,直接影响最远到达北京市遠郊区和对应扶贫地区[6]。科普传播形式主要包括:专家义诊、健康课堂与科普讲座、疾病日宣教、住院床旁宣教、候诊区宣教、志愿者宣教等;科普硬件建设包括覆盖全院区的电视屏、院报、科普海报、科普手册、科普图书等;科普软件包括科普文章、视频、动漫、流程图等;科普社群包括“粉红花园”乳腺癌患友会、糖尿病患友会等。为了提升科普服务的可及性,协和还将义诊服务和健康宣教“送货上门”,如口腔科和眼科分别策划系列健康大课堂活动,在医院的门诊大厅和周边中小学举行现场义诊和科普讲座,为易感人群分发宣教品。

3.7  打造科普梯队,加强医生群体的模范引领作用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科普专家团队和可持续的梯队建设。北京协和医院凭借多学科综合优势,建成了多科专家汇聚,多年龄段分布的科普专家矩阵。医院注重年轻科普力量的发掘与培养,在准入制度和评价体系的制度基础上,医院不仅邀请科技部科普专家和主流媒体的传媒导师对科普种子选手和院内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还为青年科普爱好者争取公共演讲和对外传播的机会。随着科普专家的个人成长,医生IP的个人品牌影响力也逐渐生成,也逐渐成为各自领域的领衔专家。

3.8  创作优秀科普作品,提倡疾病预防和防治结合

相较于传统的入院及出院患者健康教育,随着健康关口的前移,人民群众对疾病预防、健康养生的科普知识需求日益强烈,因此,科普内容亟需实现从疾病治疗的病种科普向构建健康生活方式的新科普方向转变[7-8]。对此,北京协和医院的科普专家作出相应调整,围绕健康生活方式和疾病预防等话题,创作了大量优质科普,获得大量受众的阅读与喜爱。

[参考文献]

[1]  Simonds SK.Health education as social policy[J].Health Education Monographs,1974(21):1-10.

[2]  杨廷忠,郑建中.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  “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EB/OL].(2017-01-12)[2018-09-29].http://www.ndrc.gov.cn/fzgggz/fzgh/ghwb/gjjgh/201707/t20170720_855011.html.

[4]  李莉,田凤华,唐芹,等.新媒体在健康科普传播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2):188.

[5]  陈阳,程雪莲,唐贵忠,等.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背景的健康教育创新机制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8(1):71-73.

[6]  李亚梅,李永莲,王素霞.网络新媒体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微—以丁香园新媒体矩阵和四川大学华西系列附属医院“两微一网”为例[J].现代预防医学,2018(12):2184-2186,2190.

[7]  孙国涛,李靖,邱凤霞.国内健康素养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可视化分析—基于CNKI核心期刊论文[J].现代预防医学,2018(6):1063-1067.

[8]  Seligman M.真实的幸福[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141-171.

(收稿日期:2019-02-22)

[作者简介] 刘晓坤(1991-),女,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医院管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健康促进健康中国创新实践
健康中国战略下武术对学生的健康促进研究
健康促进对航海类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上海市某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健康促进干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