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TV,下一个乐视?

2019-08-15 17:21沈思涵石丹
商学院 2019年7期
关键词:暴风影音

沈思涵 石丹

暴风TV最近遭遇了一场“欠薪风波”。

“暴风集团发布虚假公告,只字不提拖欠员工血汗钱!”、“暴风电视拖欠半年工资无人性,还我血汗钱!”这是两幅拉在北京暴风集团总部门口的横幅标语,而揭开这场“欠薪丑闻”的是9名在暴风TV工作的外地销售部门员工。

对此,《商学院》记者联系上暴风TV相关负责人,但对方拒绝回答欠薪等相关问题。尽管暴风集团在此后的回应中表示,此事已经得到妥善处理。但回顾事情的前因后果,显然此事并没有这么简单。

实际上,暴风TV自成立以来便面临着业务持续亏损等问题,这不仅影响到暴风TV员工的利益,同时也对暴风集团的其他业务也带来不利影响。

初涉电视,红海浮沉

2015年7月,暴风科技携手日日顺、奥飞动漫、三诺数码影音成立合资公司,正式宣布暴风TV诞生。彼时,暴风科技CEO冯鑫认为,要想做大“互联网+”模式,必须背靠实体产业完成对传统电视的改造和转型。

从当时的背景看,暴风集团布局电视业务,与乐视、小米等企业带动起的一股互联网电视风潮不无关系。借由互联网风口崛起,小米、乐视均在2013年纷纷试水电视市场,并正式提出互联网电视概念,试图颠覆由创维、海信等传统厂商主导的电视行业。

暴风TV进入市场不算早,为了在电视市场分一杯羹,暴风科技花费1.35亿元收购深圳暴风统帅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到30%左右,为布局互联网电视业务做好准备。

但在家电产业观察家、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看来,暴风TV进入电视行业即面临着一场激烈的搏斗。“之前互联网电视市场不仅有乐视、小米,同时还有一些传统厂商如海信、创维、长虹也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电视品牌。而没有资源、没有靠山、没有品牌拉动的暴风TV,面对这样的竞争环境,显然做出来并不容易。”

暴风必须将电视和内容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软硬件协同,才有可能从竞争对手手中抢夺用户资源,同时留住自有用户。

不过,此时正是暴风上市后不久,正处于急剧扩张期,并推出“DT大娱乐”战略,先后进入VR、TV、影业和体育等各种行业,而暴风TV则是其中的重点项目。

2015年12月,暴风超体电视正式在线上销售。2016年,暴风TV取得9.3亿元的营收,占到公司总收入占比50%以上,并在2017年将营收扩大至13.5亿元,暴风TV也就此成为暴风的重要业务增长点。

不过另一方面,暴风TV的支出成本也比收入要高。2016年,暴风电视销售毛利率为-15.29%,而2017年时则为-7.15%。也就是说,暴风TV虽然为公司创造大额营收,但是综合来看,其并没有为公司销售带来正面的贡献。

“从成立之初,暴风TV就是通过低价销售硬件的策略进入市场,这是互联网电视的常见手段,但是当时也给暴风TV带来不小的成本压力。”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表示。

亏损加剧,融资不顺

作为暴风的核心资产,暴风TV的营收在集团占比虽有提升,但近年来的亏损数额也在加剧。

据暴风集团公布的2018年全年财报显示,暴风集团全年营收为11.2694亿元,同比下降41.15%。在这其中,暴风TV为集团贡献营收达9.38亿元,占比超过83.23%。

与此同时,暴风TV在2018年的累计亏损高达11.91亿元。受此拖累影响,暴风集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达到10.9亿元。

对于这份亏损的业绩,暴风集团曾表示,这主要是由于暴风TV业务处于快速拓展期,导致成本费用增加的影响。此前2017年暴风TV的成本费用率就已达到130%,但2018年更是增长到187%(未经审计),同比增加57%。

产经评论家洪仕斌表示,成本上升对于互联网电视企业来说更为敏感,“特别是暴风电视持续打‘价格战的做法,使得成本提高,必然会对产品销售和企业经营造成很大压力。”

不过,倘若有雄厚的资金作为保障,暴风TV或许可以缓解成本上升的影响,但是其目前融资渠道受限,也导致了业务发展受到制约。据企查查信息显示,暴风TV从2015年成立至今仅有4次融资记录,除天使轮金额未知外,其余共计15亿元人民币。相比此前多次单笔融资便超过15亿元的乐视TV而言,暴风TV的融资能力显然不足,这也说明外界对于暴风TV的商业模式并不那么看好。

“互联网电视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主要是通过密集资金去推动战略模式的转型,还有商业模式的发展。”洪仕斌指出,“如果暴风TV没有融资进来,那么它的商业模式就很难转动,企业亏损在所难免。”

融资不顺之下,暴风TV的市场销量也并不乐观。尽管冯鑫曾在2018年给暴风TV定下年销量200万台的目标,但根据今年2月公布的公告显示,暴风智能电视2018年销量约为70万台。

“暴风做电视的思路并没有太大错误,但问题在于暴风不像小米有其他业务为电视输血。而电视业务是暴风的核心业务,一旦资金受限便‘牵一发而动全身。”梁振鹏对此指出,“现在互联网电视除了小米、酷开还有PPTV电视做得较好之外,其他的互联网电视日子并不好过,根本原因还是取決于融资问题。”

广告锐减,视频没落

从2018年暴风集团的年报数据上看,暴风在广告业务、暴风电视硬件收入、网络付费服务等三大核心板块的收入分别下降了66.74%、63.49%和31.24%。

不难看出,暴风集团的各项业务成绩均下滑严重,而这与暴风TV的亏损导致集团在其他业务上的“连环效应”不无关系。由于冯鑫在2018年提出“All For TV”的战略口号,使得集团在其他业务上的关注度正在下降,其中广告收入便受到严重的冲击。有数据统计,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暴风集团的广告收入分别为4.62亿元、5.78亿元和4.27亿元,其收入分别占总营收比例的70.90%、35.14%和22.33%。而根据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暴风集团在2018年的广告收入大幅下滑至1.42亿元,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低至12.6%。

从比例上来看,暴风集团广告收入从七成锐减至一成左右,其关键就在于集團对硬件的重视和支持,使得广告收入以及网络付费也受到波动。“事实上,暴风的影视剧内容、平台资源都不够丰富,对于消费者来说吸引力不够,其在这些方面收入下滑也是在所难免。”洪仕斌说道。

与此同时,暴风原来的另一个“招牌”暴风影音,目前在PC端和移动端的用户增长也几近停滞。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暴风在互联网视频平台的总体月度活跃用户约为2.1亿,其中PC端月度活跃用户约为1.6亿,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约为5000万人,而这一数据与三年前的数据基本持平。

除此之外,根据2018年移动视频APP排行榜上显示,腾讯视频、爱奇艺和优酷视频在榜上名列前三,曾经风靡一时的暴风影音仅排在第13位。

而在6月5日,暴风影音又发布了一个全新的极简版本“暴16”,以此纪念暴风影音发布16周年。值得一提的是,“暴16”与此前的暴风影音前代版本相比,直接砍掉了涉及在线视频的全部内容,也去掉捆绑软件和广告的出现。

这也说明了暴风影音已经放弃了在视频业务上的广告投入。洪仕斌对此认为,无论是广告收入的锐减,还是暴风影音地位的下滑,均说明暴风集团在互联网视频业务上无力做大,行业竞争的加剧也使得其利润大幅下滑。

而在暴风集团宣布全力押宝电视业务的同时,其也曾表示将远离长视频APP主战场,集中精力和资源,在未来3年内只做电视。

翻版乐视,如何翻盘

暴风以互联网视频起家,如今却孤注一掷将赌注押在电视上。倘若电视业务最终无法翻盘,那么暴风将步乐视的后尘吗?

在2015年暴风集团上市之时,其股价一路从7.14元的发行价飙涨到每股327.01元,并在40天里拿下 36个涨停板,市值一度达到近400亿元,这一表现也被业界誉为难得一见的“神话”。

然而,随着业绩表现的持续滑坡,暴风的股价也一路下滑至目前的7元左右,总市值在23亿元。这种大起大落的表现,也被市场称之为“翻版乐视”。

正如乐视在电视、手机甚至汽车行业扩张一般,暴风也在VR、体育和TV领域深入布局,但从目前的结果看,暴风VR和体育已经接连折戟,只剩下暴风TV这颗独苗尚且“硬撑”。

而在5月底暴风集团发布的公告中,其表示不会放弃市场前景广阔的互联网电视行业,未来将通过精细化运营改善经营状况。为了进一步优化结构、控制成本,暴风TV目前对行政、线下销售等部门进行了调整,但技术、产品运营等核心部门不受影响。

而在被传出“暴风TV事业部已经解散”的传闻之后,暴风集团也极力澄清表示,暴风TV并未解散,只是因为战略调整做了相应的架构调整和办公室搬迁。

但无论是否有实质性解散问题,从最近员工反映的拖欠半年工资一事来看,暴风TV正出于“内忧外患”当中,其经营能力备受外界质疑。

“暴风TV虽说主打人工智能,但产品本身除了价格之外并没有太大的优势。而且电视业务又存在这么多负面问题,根本不足以支撑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说道。

不过,暴风既然做出“All For TV”的战略决定,其也必然认定在电视市场上还有机会。而暴风眼下的目标,则是希望能在“2020年以互联网电视和家庭互联网的名义立足于世。”

但在洪仕斌看来,暴风电视要想翻盘,仍然需要在生态模式上着手。“暴风必须将电视和内容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软硬件协同,才有可能从竞争对手手中抢夺用户资源,同时留住自有用户。”

尽管成立仅有4年时间,但暴风TV在电视市场上的起伏,也反映出互联网电视要想做大做稳并不容易。单凭“性价比”和“价格战”,显然难以在这片竞争白热化的红海中维持长久。

暴风电视持续打“价格战”的做法,使得成本提高,必然会对产品销售和企业经营造成很大压力。

猜你喜欢
暴风影音
“满血复活”?暴风影音
影音
暴风魔镜陷入裁员风波
暴风影业成立
暴风集团:繁花落尽徒留悲伤
暴风体育成立
暴风科技推“暴风秀场”
影音
影音
影音月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