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瀚月
前段时间,我读了余华的《活着》,颇有感触。我被书中人物福贵戏剧性的一生打动了。读到书的后半部分,每逢一个角色离开人世,我的心都如刀绞一般痛,那种感受,不亚于至亲离开带来的悲痛。
这是为什么呢?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人”。好的文学作品通常有这样的作用:作者用文字构建出一个虚拟的世界,而读者将不知不觉地沉浸其中,心绪随书中情节起伏。愤怒、兴奋、快乐、同情,甚至虚荣,都会在这时趁机跑出来作祟。书中的故事即便再荒谬,再不正常,读的人也会在“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下,感同身受,从而接受一个他平时绝不会信服的世界。比如《变形记》一文,情节是多么让人摸不着头脑,多么荒诞无稽,可是当你静下心来分析它荒诞的背面,会惊奇地发现,它其实构建出了一种比真实世界还真实的“合理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者在读书时,或多或少会带入自己的意志,而这种意志通常因年龄、生活习惯、社会地位等的差异而各不相同,于是便造成“一百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的局面。但这种差异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当一个人将一本书读了进去,便会自然而然把自我的经历带进作品里,慢慢地,他关注的重点就会脱离原本熟悉的场景和事物。
到了这个时候,读者便开始放下“自我”这个包袱,大胆地在书中开启旅程。不同的人的意志在这时又显露了出来——各人带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去和书中的世界碰撞,这就可能会产生一些火花。这些火花有着一个响亮的名字——共鸣。这样的共鸣因人而异——或许是一两句话,或许是一整本书。它会在某些时候引诱读者把自己的人生加到别人的人生中去,然后在别人的人生中看见自己的过去与将来。读者有时会豁然开朗,有时会为未来担忧。
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能使读者在无形之中改变自己,能让读者从作者的文字里挖掘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然后在潜移默化中加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這其中包括对品格、意志、三观等的构建。但最重要的,它会唤醒一个人的记忆,使它们重新组合,让过去的重现眼前,把以前没做完的梦再做一次,把没想好的问题想透……这一切,都是在阅读过程中慢慢完成的。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能让人的灵魂在无形之中获得洗涤,造就出一个全新的“我”——一个“人”。所以说,好的文学作品遇见对的读者,其实是一种缘分。
我在书中寻找“人”——寻找喜怒哀乐,寻找过去、当下与将来。
(指导老师:邹仕泽)
编辑絮语
瀚月同学不但读了书,还思考了“人”,境界不可谓不高。瀚月同学通过设问句“这是为什么呢?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人”的方式立论,接着通过人在阅读中的三个阶段,论述“我在书中寻找‘人”的观点。第一阶段,“我”被书中人物和情节感染;第二阶段,“我”因书中人物和情节产生共鸣;第三阶段,“我”因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成就一个全新的“我”——一个“人”。全文逻辑严密,论述环环相扣,语言紧凑,说理明确,小编我就此也明白了读书的一大意义——在书中寻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