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律蓉
“妈,我回家了。”每次周五放学回家,我都会在门口“通报”一声。妈妈通常会在里屋大声应答,这次却没有回答我。
我进屋放下书包,在里屋找了一圈也没看到她。我来到前院,发现原先堆放在院子里的缸瓦少了一半。我走到屋后一看,房顶的青瓦都已被拆下来堆在了地上,爸爸则正蹲在屋顶上盖缸瓦。
我见状,对爸爸说:“爸,我上来帮你。”
爸爸欣然应允,说道:“你赶紧上来,我正好差一个帮手。”
“你要小心点。”旁边的妈妈叮嘱道。
我沿着高高的楼梯爬上屋顶,看到后屋的瓦片已经被爸爸盖得差不多了。那些天蓝色的缸瓦在夕阳的照射下发出刺眼的光。爸爸说,趁今天天气好,得将屋顶的瓦片全部换好,不然等到下雨就不好盖了。
我想起,前几天夜里突然下大雨,原先屋顶的青瓦年久失修,雨水顺着破损的瓦片不停往下流,整个楼板上都湿漉漉的。我们一家人又是拿桶接雨水,又是拿扫把扫雨水,好一阵忙活。当时爸爸就说,一定要把屋顶的青瓦全部换成缸瓦。
我拿起一片缸瓦仔细看了看。瓦面呈波浪状,大概一尺长、八寸宽,拿在手上挺沉的。我正准备踩在刚铺好的缸瓦上,又把脚缩了回来,担心地问爸爸:“这瓦踩得不?”
“踩不烂,你当心滑就是。”爸爸乐呵呵地说道。
妈妈从前院搬来一堆缸瓦后,便去做晚饭了,我和爸爸则继续盖缸瓦。爸爸教我用电钻固定瓦片。只见他将瓦片按照纹路铺好后,用电钻在瓦片和屋顶的木架上各钻一个孔,又拿出一枚螺纹钉,穿过瓦片上的孔,把它旋进木头里。我照葫芦画瓢,没想到一下就成功了。我兴奋极了,干起活来更加起劲。不知不觉,太阳就下山了。
妈妈已将饭菜做好,叫我们下去吃饭。下去后,我兴许是饿了,端起碗便开始狼吞虎咽。妈妈走过来敲了敲我的脑袋,说:“你还没洗手,怎么就开始吃了?赶紧洗手去!”没办法,我只好极不情愿地去洗手。吃完饭,我简单地洗漱后,倒头就睡了。那一晚,我睡得格外香甜。
第二天一大早,爸爸就过来叫我起床,说前屋的缸瓦还没有盖好。我从床上爬起来时,全身酸痛得不行,可拗不过爸爸,还是帮他干了一上午的活。
吃完中饭,爸爸抽完一根烟后,我们就开始做最后的工作——封顶(盖屋脊)。封顶用的瓦片与别处的不一样,是半圆形的,而且,顶上左沿和右沿盖的是一片又长又翘的瓦。我想,这样大概是为了看起来美观吧!
爸爸拿着工具先上到屋顶,然后吩咐我将几片青瓦放进水中浸泡,再把泡好的瓦连同那两片长瓦一起拿上屋顶。我拿着瓦小心翼翼地爬上屋顶,再递给爸爸。他接过后,用泥瓦刀把青瓦砍成碎片,放在了屋脊两端,又弄了些水泥将它们和在一起,最后又用水泥将长瓦粘在上面。
“大功告成!”爸爸大叫道。
妈妈抬头看着我们,笑着说道:“这下不用半夜起来接水了。”
我从屋顶下来后,便迫不及待地跑到屋前欣赏我们家新盖的瓦。那天蓝色的缸瓦在翠绿大樹的掩映下,实在美不胜收!
(指导老师:张仁军)
编辑絮语
本文基本上是平铺直叙。作者原原本本地叙述了盖瓦的过程,使文章显得很有生活气息。对于盖缸瓦这件事,爸爸担当了作为一家之主的责任,妈妈则表示不用再担心下雨天时手忙脚乱,“我”却将其当成了一件好玩的事情——由此可见,作者将不同身份人物的“特征”准确地呈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