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翌阳
上初中后,我来到了一所陌生的学校上学。原本就不擅长交际的我,变得愈加沉默寡言。我经常一个人上下学,一个人戴着耳机听音乐,一个人看漫画,一个人或喜或悲……
南方的天气多变,从秋天过渡到冬天,似乎只用了一夜的时间。初冬的冷风,躲在斜织的密雨里,侵袭着校园。中午放學后,我把自己裹得紧紧的,像往常一样独自走向食堂。
看着来往的同学三五成群,有说有笑地走向食堂,我赶紧低下头,并加快脚步,试图用“匆忙”来掩饰自己形单影只的落寞与尴尬。
雨后的路面到处坑坑洼洼,里面蓄满了雨水。我一不留神,竟摔倒在一个大水坑里。尽管我反手撑着地,还是一屁股坐到了泥水里。
“哈!”旁边男生的一声笑,好像一根引线,顿时将全场的笑声都点燃了,也将我的糗样扩大到极限。极度的羞愧感使我不知所措,一时竟忘了起身离开。正巧赶上饭点,来来往往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路过时,都不忘幸灾乐祸地看我几眼。
“哎哟!我差点就摔倒了!”一个男孩子被身边的伙伴轻轻推了一下,然后,他照着我刚刚的动作,佯装要摔倒。
“嘿!别推!裤子要湿了!”又一个男孩子学着女孩子的声调阴阳怪气地说道。说完,引起了一阵哄笑。
听到此起彼伏的嘲笑声,我的脸越来越红。我的脑袋“嗡嗡嗡”地响着,时间好像静止了一般。
天越来越凉。明明身边这么多人,我却感觉自己像被丢弃在了荒野。我在人群的嘲笑声中固执地沉默着。落寞、难过、无措感不断袭来,慢慢地将我吞没。
突然,周边陷入了一片死寂。我抬头,发现了教导主任的身影。他眼神冷峻,透着一股不容挑衅的威严。他就这样瞪着那些带头取乐的人,不怒而威。而那几个同学呢,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赶紧溜走了。
“你有没有受伤?”他走过来,伸出手想要把我拉起来。我望着那只离我仅一寸距离的大手,鼻子一酸,滚烫的泪水差点就流了出来。这时,我不知从哪冒出来一股倔劲儿,将眼泪逼了回去,然后一骨碌站起来,转身离开,将那只充满温度的手晾在了一旁。
没有人知道,在无数个夜里,每当我记起那离我一寸之隔的手,我的心就变得温暖无比……
(指导老师:周 周)
编辑絮语
这是一篇兼具画面感与真实感的作文。画面感主要体现在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而真实感主要体现在心理描写,尤其是“我”摔倒前后的一系列心理,作者描述得尤为细腻。我特别喜欢倒数第二段的描写——当“我”获得教导主任的帮助时,“我”心里是感激的,却没有正面接受他的好意。这样写,更加符合前文表达的“我”孤僻、敏感、倔强的个性,从而更显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