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观察力
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便是其中之一。因此,教师要以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为抓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 培养小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观察力是保证学生有效读图识图的基本能力之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读图时观察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往往只注意图画中较明显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观察也很肤浅。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有序、有目的的观察能力,可以从观察内容、观察顺序、观察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的。
观察内容的指导:如,《数一数》这一课,出示情境图后,教师问学生: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他们的回答就像语文课的看图说话一样,不包含数学信息,而且很凌乱。这时候需要教师来告诉学生要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的内容。不能只看有什么,还要数出数量各有多少。学生经过训练后,会逐步从数量上去观察图,关注含有数字的信息。
观察顺序的指导:面对一幅画面活泼,有着丰富内容的情境图,要求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点拨者、指导者。指导他们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体;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的方法观察情境图。老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不能让学生盲目的看画面情境,而要指导学生有序地、用最恰当的方法去观察画面的各个部分,用心去思考各部分画面中呈现的数学问题,以提高观察的质量。
观察方法的指导:如将情境图中的情节采用动态的方式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或者将情境图中的内容变为实际操作,丰富学生对数学信息感知的深度和广度,以最大限度地唤起和运用他们的已有生活经验来解决数学问题。如:小学生刚接触加减法时,可以把图分步骤以动态的形式出示,从中可以看到数量的变化,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加减法的意义,弄清算理。
二、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
(一) 敢说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渗透“说”的思想,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刚开始学生的回答,可能不是很好,有时还很凌乱,说不到点上去,教师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二) 会说
在课堂上要教会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用简单的语言把条件和问题串起来,完整地表达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例如,在教材中除了大量的情景图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去说以外,还有一些实际的“看图列式”图,这些图的特点是由数字、实物图与数学符号组合而成,这时可以培养学生先观察图,找出条件和问题,用三句话连接起来,再找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并用语言说出来。当学生会“看”图找出数量条件与问题,并用简单的语言“说”出图意,列式计算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 多说
“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已经知道了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图的意思时,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看图了,让学生自己分析,从图中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要允许学生看的不全面,说的不完整。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互相补充,逐步来完善。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思考每一幅图,多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 不断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知道了什么”“怎么解答”“解答正确吗?”提示,引導学生体会到要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些都是在逐步帮助一年级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 画图策略
例如,一年级上册79页例6、一年级下册20页的例5、例6的教学中都明确要求突出画图的策略,学生要通过画图的策略来理解“求另一个加数”并认识到多余条件在解决问题中是没有用处的;用画图来沟通“比多少”问题与原来认识的减法模型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获得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画图既反映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又提供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模型。
学生说出图意后,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列式,而是引导学生用图形、符号、画直观图将图意以个性化的方式展现出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题意的深度理解,使学生获得分析理解题意的好经验,有的学生用画圆圈,有的画三角,还有的直接用数字表示,虽然粗糙,但却简洁明了,这既是学生一次浅显的尝试,也是体现学生对数学问题数学化的处理过程。
(二) 转化、多样化的思想
“转化”的思想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要吃透教材,把编者的意图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去,把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放在首位。例如,一年级下册教材第21页的例6中就运用到“转化”的思想,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转化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将新问题转化成旧问题加以解决,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体现了转化思想的价值。
再如,一年级下册教材第46页的例7还体现了多样化的思想,学生可以借助画图,也可以用数的组成来解决,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数,以后还可以列算式解决。
(三) 列表的策略
列表时可以把一些复杂的,不容易归纳清楚的问题列举出来,从而使得问题简单清楚。如一年级下册教材第77页的例4就初次渗透了列表的策略,让学生画图并用加法或列表的多种策略解决问题,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问题的结构,丰富用同数连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经验,搭建由加法到乘法过渡的桥梁。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解决数学问题重在过程,重在对学生方法的指导、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这不仅是培养学生用数学来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少银.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1).
作者简介:
殷石呷,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拉克乡明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