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运用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堂的一项主要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在素质教育理念得到广泛普及的教学背景下,这一教学内容也愈发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了当前数学教学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而本文的论述方向也取自于此,通过多种途径的教学为出发点,阐述了对小学阶段学生数学运用能力的培养方法,希望能为当前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用能力;课堂教学
数学本身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与我们的现实世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这一性质,也决定了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此即是对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教学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小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定中,我们还需紧密结合此阶段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其特有的身心发展规律两个层面作为考量重点。以下,笔者据此进行了相应的设定,并对课堂的教学过程作了大致的总结。
一、 结合生活素材,培养学生运用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正如上述所提,数学的学习意在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日常问题,故而,有鉴于此,对于数学运用能力的培养,当首先紧密结合生活素材为依托展开教学。即,教师根据所授相关知识,在教学中引用生活案例进行讲解,从而以此启发学生的运用意识,为进一步的培养作出铺垫。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节相关知识时,笔者便首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进行了导入。如:在这个周末学校要举办一个读书交流会,需要选购一些图书作为使用。现在某书店有一套图书,每套包括14本图书,现在我们需要购买3套,怎么计算得出一共有多少本呢?这一情境在于用旧知将学生引入相关情境。之后,当学生们提出14×3的算式后,笔者又继续逐渐增加套数,直到套数上升到两位数。以14套为例,此时,便超出了学生的旧知范围,将本节的新知成功引出。如此,在这一生活情境的启发下,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知识的应用所在,在拓宽了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更大范畴生活问题的意识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大大确保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 借助问题引导,激发学生运用探究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而对于这一心理特征,我们可以通过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方式来加以引导。即,教师结合数学知识内容,依托于对学生运用能力培养的方向,通过巧妙的设置,将相关知识转化为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此,便能够促使学生在问题的吸引下展开探究行为,为运用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例如:以《多边形的面积》一节相关知识为例。在教学中,笔者首先为学生们展示了一张长方形图片,带领学生回顾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知识。之后,笔者便将本节所涉及的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图片展示出来,并首次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将本节的主题引入。之后,笔者给出条件,并再次提问:“假如他的长、宽与长方形一样,那它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此处,问题提出以后,笔者便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两者的不同与相同之处,为“割补法”的计算方法进行铺垫。诸如此类,在相关知识的教学之余,笔者提出:“由平行四边形转化而来的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具有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和归纳的意义。如此,学生在问题的前提下,分别运用对新知和旧知的掌握进行了探究实践,从而使得课堂的教学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三、 利用任务驱动,增强学生运用实践
所谓任务驱动,即教师利用为学生布置作业任务的方式,促使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实践的运用,进而以此直接的方式达到对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一方法的实施,在有效规避了学生学习惰性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从根本上理解数学,从而达到加强巩固的效果,确保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以《数据收集整理》一节为例。在教学之余,笔者便为学生们设置了统计本地区上月天气气温变化情况,并根据相关数据对上月的天气状况进行简单分析的任务。这一任务活动的开展,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运用实践效率。过程中,学生们或独自完成任务,或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任务的实践。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了数据的查询和统计,并在统计表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分类,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本节知识运用的切身体会。之后,笔者在课堂中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数据呈现,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演讲,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和感悟,為学生更好地运用本节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述:数学运用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供我们切入的角度也十分丰富。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这些方法的应用,我们应善于将其与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有机结合,并作出适时地调整与优化,如此,才能为学生们创设出一个高效的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陈艳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青海教育,2018(Z1).
[2]濮丽娟.试论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J].学周刊,2016(21).
作者简介:
项俊,浙江省宁波市,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力洋镇前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