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众所周知,老师理解学生是教好书的前提条件,而对学生的了解,不仅局限于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还包括学生的社会化表现。家庭最接近社会,如果要了解社会中的学生,就必须通过家访,家访依然是了解学生最有效的途径。虽然在信息时代,教师家访越来越少,但教育专家依然对家访持肯定态度。特别是在农村,留守儿童成为农村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因此教师走进每个孩子家庭家访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家访;留守儿童;农村;贫困;教育;心理障碍;行为异常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农民进城打工的人数不断增多,而农村家长则把孩子长期留在农村,跟着老人成长。然而许多老人对孙子辈总是娇宠、溺爱,事事包办,没有原则。不少留守儿童就养成了自私、任性、懒惰、依赖心强、自理能力差、不爱学习、缺乏爱心、没有礼貌等不良习惯。因此,老师走进孩子家庭,对孩子进行家访是很有必要的。
一、 家访的含义
家庭访问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简称家访。主要是解决儿童、青少年的个别的家庭教育问题。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这种指导方法比较灵活机动,便于进行,而且指导得比较具体,更具有针对性。
二、 家访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好处
新华社记者杨跃萍、陈瑜曾做过一个“教师家访”的调查。他们随机调查了50多名学生家长,有八成家长欢迎老师能走进家里,多数家长都希望老师能来家里坐一坐,面对面、平等地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
(一) 家访的必要性
虽然在信息时代,教育专家依然对家访持肯定态度,新形势下我们依然要提倡家访。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是学生与社会的桥梁,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尤其目前独生子女较多,了解他们的家庭教育更为重要。
所以,老师与学生家庭沟通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实践证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学生的发展就比较顺利;如果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善于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身心就会健康发展,学习成绩也会明显进步。
(二) 家访的紧迫性
在我多年的班主任实践中,见识了某些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缺位和错位导致孩子学习被耽误,心理、性格等方面的发展被扭曲。
部分家长有以下认识误区:
1. 认为现在通讯手段如此发达,老师没有必要上门家访。
2. 认为现在社会都讲究个人隐私,老师到家里多少有些尴尬,尤其是闹离婚、再婚或是单亲家长不想让教师知道自己家中的状况,常常以“没有时间”推托教师家访。
3. 认为自己会教育孩子,不需要老师的帮助。
(三) 家访的好处
1. 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性格、特长、学习和表现,对学生的教育会更有针对性。在家访中,教师也能真实地了解学生在家中生活、成长的情况,这是学校生活中无法涉及的方面,有利于教师在以后的教育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改善教学方法,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特别是对于“问题学生”,有利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更有利于找到施教的切入点。
2. 沟通了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教育上的认识,老师可以对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提出看法并给予指导,有利于帮助家长树立一种正确的教育观,有利于提高和完善老师自己的教育观点。
3. 赢得家长对老师的尊重,取得家长对教育的支持。正如物理学中“力”的分析方法,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由一个支点发出的两个分力,两种分力所形成的角度就决定了合力的大小,这个角度就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或教师与家长形成的某种关系。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方向越趋一致、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越趋融洽时,所形成的合力就越强大,即对受教育者正向的影响越大。
4. 当着家长的面肯定学生的优点可以给家长以信心,其对孩子的关注势必更多,可以给孩子以自信促其积极进取。当着家长的面指出学生的不足,可以给学生一种必须改正缺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 学生看到老师来看自己,会感觉老师心中装着他,这对学生来讲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6. 家长可以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有助于老师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实效。
三、 家访对留守孩子养成教育的作用
以爱动其心,从孩子内心改变开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例如我任2017级2班班主任时,班级有个男同学叫谢平,是一名留守儿童,和伯伯一起生活。他上课或搞小动作,或影响别人学习;下课打闹追逐,经常不做作业,而且总表现出对社会对他人一种仇恨。其他老师也是屡屡告状,说谢平在课堂是如何如何的不听话。对于谢平的状况,我没有放弃他,放学后我亲自去他家家访,了解到他的家庭状况:伯伯五十多岁,单身。农忙时节在家里干农活,空闲时经常去街上打麻将,天黑才回家,而孩子母亲在孩子两岁多就因病去世了,父亲长期在外打工一年只回来一两次。他还有两个哥哥读中学,伯伯管理三个十来岁的男孩根本管不住,孩子不听话就是棍棒教育,因此性格有点孤僻、暴躁。当了解到这些情况时,我私下找孩子交流谈心,在生活上给予孩子关爱,我还亲自给他洗脸、洗手、修剪指甲。我天天和他聊天、谈心,在生活上、学习上尽力关心他,并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他分外地感动,在课堂纪律和学习上有很大进步。孩子渐渐内心也不再有那么多仇恨,还学会了感恩。一天,孩子腼腆地来到办公室,慌忙塞了一張纸条在我办公桌抽屉后跑了。我打开上面这样写着:“我最敬爱的陈老师,从小我没了妈妈,如今您就是我的妈妈,六年来,感谢您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我,我会永远把您当我最亲的妈妈,我爱您,妈妈,!”那一瞬间,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家访是我一直坚持的工作。我也看到了通过家访,孩子们的一些变化。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还有贫困学生,通过亲自走访,打开了留守儿童的心结,改变了留守孩子孤僻的性格,圆了留守孩子心中的梦想。所以,以后的教学中,家访我也将一直坚持。我也期待更多的老师能把家访工作坚持。
作者简介:
陈帮兰,重庆市,重庆市渝北区茨竹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