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proBNP 与热性惊厥儿童血Na 水平的相关性*

2019-08-14 07:53:28柴鸣荣王宁李锦开徐小娟邸晓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7期
关键词:管中热性血钠

柴鸣荣 王宁 李锦开 徐小娟 邸晓华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儿科一区 东莞523000)

热性惊厥(FC)是由发热性疾病引起的惊厥综合征,发病群体多为儿童。目前临床上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该病与脑利钠肽前体(proBNP)、抗利尿激素(ADH)以及血钠(Na)水平等关系密切[1]。近年来研究发现[2],血钠、ADH 以及proBNP 水平可能在FC 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热性惊厥儿童血钠水平与ADH、proBNP 水平的关系,为预防FS 患儿反复抽搐发作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经检查和诊断符合热性惊厥诊断标准[3]的患儿;年龄小于14 岁的患儿;患儿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严重感染的患儿;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影响研究的患儿;精神异常、精神障碍等无法配合研究的患儿。选取我院2016 年9 月~2017 年9 月收治的60 例热性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热性惊厥分型分为单纯型热性惊厥(SFC)组、复杂型热性惊厥(CFC)组。另选取同时期住院的呼吸道感染致发热,体温≥38.0 ℃,不伴惊厥患儿50 例为对照组。SFC 组患儿30 例,男18 例,女12 例;年龄3 个月~12 岁,平均年龄(3.8±0.6)岁;体温37.8~40.6 ℃,平均体温(39.1±0.6)℃。CFC 组患儿30 例(全年共收治的CFC 病例共115 例,随机抽选30 例作为研究对象),男16 例,女14 例;年龄3 个月~12 岁,平均年龄(3.9±0.8)岁;体温37.6~40.8 ℃,平均体温(39.3±0.8)℃。对照组患儿50 例,男35 例,女15例;年龄3 个月~13 岁,平均年龄(4.1±0.8)岁;体温36.4~37.2 ℃,平均体温(36.9±0.2)℃。各组儿童性别、年龄、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能够对比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标本采集 所有研究患儿均采用静脉血3 ml,标本采集后进行旋转离心,3 000 r/min,10 min后收血浆,置入-20 ℃冰箱保存备用。

1.2.2 ADH 水平检测 取若干圆底聚苯乙烯试管,标记为编号NSB、S0~S6 和待测样品管,分别向总T管、NSB 管、S0 管 以 及S1~S6 管 加 入100 μl 的125I-ADH 标记物。分别向S0、S1~S6 管中加入200 μl兔抗ADH 抗体,充分混匀后置于30 ℃室温下孵育1 h。向NSB 管、S0、S1~S6 及样品管中加入500 μl分离剂,充分摇匀后,室温下放置15 min,3 500 r/min 离心20 min,弃除上清液,测定60 s 沉淀管中放射性。结果计算公式:B/B0=(B-NSB)/(B0-NSB)×100%。

1.2.3 proBNP 水平测定 取若干圆底聚苯乙烯试管,标记编号NSB、S0~S5 和待测样品管。分别向总T 管、NSB 管、S0、S1~S5 以及样品管中加入100 μl的125I-proBNP 标记物,分别向S0、S1~S5 以及样品管中加入100 μl 兔抗proBNP 抗体,充分混匀后置于4 ℃下放置24 h。充分摇匀后室温下放置15 min,3 500 r/min 离心旋转,15 min 后弃除上清液,测定各管中放射性计数(cpm)。

1.2.4 Na 水平测定 血浆Na 离子浓度水平采用由美国Beckman 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测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热性惊厥患儿惊厥发生2 h 以内、对照组急性发热48 h 以内的Na、ADH 以及proBNP 水平,分析热性惊厥患儿Na 水平与ADH、proBNP 水平的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计算相关性,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儿Na、ADH 以及proBNP 水平对比与SFC 组相比,CFC 组的血钠水平较低,ADH 及proBNP 均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CFC 组、SFC 组的血钠水平均较低,ADH 及proBNP 水平均较高(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儿Na、ADH 以及proBNP 水平对比

表1 各组患儿Na、ADH 以及proBNP 水平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SFC 组相比,#P<0.05。

组别 n Na(mmol/L) ADH(ng/L) proBNP(pg/ml)C S对t FF照CC 组组组3 3 5 0 0 0 1 1 1 1 2 3 3 4 7 2 7.3...5 7 4 6 0 7 0 9±±±7 5 6...0 7 0 3 0 2**#6 5 4 8 0 1 4.2...7 4 4 4 0 2 0 5±±±1 9 11 0.6..4 7 2 0 3**#2 2 1 2 9 4 9.4...7 4 7 6 7 0 0 8±±±6 5 5...8 5 0 7 2 1**#P<0.05<0.05<0.05

2.2 热性惊厥儿童Na水平与ADH、proBNP 水平的关系 热性惊厥患儿Na 水平与ADH、proBNP 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756、-0.634,P<0.05)。见表2。

表2 热性惊厥儿童Na 水平与ADH、proBNP 水平的关系

3 讨论

热性惊厥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目前认为引起热性惊厥的主要因素有遗传因素、神经生化、脑发育情况、感染、免疫因素等[4~5]。近年来对热性惊厥的不断深入研究,使热性惊厥的分类也越来越细致,如何有效鉴别热性惊厥的类型成为研究热点[6]。

研究[7]表明发现血钠、ADH 以及proBNP 水平对热性惊厥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ADH 是垂体分泌物,具有抗利尿、缩血管、调节血浆渗透压等作用[8]。在患儿发生热性惊厥时,ADH 水平明显升高。本研究中发现CFC 患儿的ADH 水平明显升高,提示ADH 可能参与了热性惊厥的发生和发展。proBNP是利钠肽中的肽类激素,主要分布于脑、心、肺、脊髓等组织,与抗利尿激素神经元和纤维相互重叠[9]。proBNP 可抑制精氨酸加压素(AVP)分泌及交感神经的保钠作用,还能有效排水,降低周围血管循环张力,提高肾小球滤过率[10]。在作用于神经中枢时proBNP 具有抑制机体饮水行为、抑制钠盐的摄入、抑制AVP 的释放、参与神经中枢的血压调节以及利尿利钠排钾。在本研究中发现血钠水平CFC 组低于SFC 组;ADH 以及proBNP 水平CFC 组高于SFC组。提示可能由于发热使ADH 的分泌增加,高水平的ADH 降低了FS 的阈值,提高了机体对惊厥的易感性,使惊厥易于发生。反复、长时间惊厥可导致患儿发生惊厥性脑损伤,使下丘脑ADH、proBNP 分泌增加,从而进一步加重惊厥和脑损伤的发生,形成恶性循环。ADH 水平增高使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血浆渗透压下降,产生稀释性低钠血症;proBNP水平增高抑制醛固酮系统,保钠保水作用下降;两者共同调节机体水盐代谢,使血钠水平下降。低钠血症导致脑水肿,神经元膜电位改变,提高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降低惊厥的阈值,使惊厥反复发生。ADH 可刺激proBNP 的分泌,高水平proBNP 反过来抑制ADH 的分泌,ADH、proBNP 之间相互作用,使血钠和ADH 水平共同参与了热性惊厥的发生。但对于proBNP 在FC 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综上所述,发热引起患儿ADH、proBNP 水平升高,造成Na 水平降低,可能是导致患儿更易发生复杂型热性惊厥的重要因素,Na、ADH 以及proBNP 水平的检测有助于鉴别发热惊厥儿童的惊厥类型。

猜你喜欢
管中热性血钠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血钠水平对30 d内死亡率的影响
血钠波动值在预警院内死亡中的价值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后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睁大眼睛“看”清楚
睁大眼睛“看”清楚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不同血钠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山东医药(2016年17期)2016-09-05 09:28:4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量泵输液连接管中残留醋酸奥曲肽的浓度水平
热性惊厥首次复发的相关因素探讨
西南军医(2015年6期)2015-01-23 01: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