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 陈杰明 李晓敏 吕小亮 梁敏莹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 江门529099)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其独立危险因素。中医认为,急性脑梗死属“中风病”范畴,常见风痰瘀阻等证候,可应用化痰通络法治疗[1]。但目前关于化痰通络法治疗急性脑梗死、调节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对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化痰通络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4 月~2018 年1 月于我院治疗的5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常规组各28 例。治疗组男16 例,女12 例;年龄49~75 岁,平均年龄(57.61±5.23)岁;病程10 h~10 d,平均病程(5.85±0.87)d;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9 例。对照组男19 例,女9 例;年龄52~71 岁,平均年龄(58.14±5.52)岁;病程9 h~8.5 d,平均病程(5.97±0.73)d;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或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甘露醇(国药准字H11020861)静脉输注治疗脑水肿,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31020143)或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000542)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193144)调脂稳定斑块、胞磷胆碱营养脑神经,同时积极治疗合并症,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痰通络汤治疗:半夏9 g,白术9 g,天麻12 g,丹参15 g,香附9 g,酒大黄6 g,胆南星6 g,桃仁12 g,红花6 g,川芎9 g,水煎服,1 剂/d,分早晚2 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3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苔白腻、言语蹇涩等中医证候评分,按无、轻、中、重分4个等级记分,无记0 分;轻记2 分;中记2 分;重记6分。(3)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值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高。(4)治疗前及治疗3 d、1 周、3周,抽取两组静脉血,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1.4 疗效评价标准 NIH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90%为痊愈;NIH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46%~90%为显效;NIH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18%~45%为有效;NIH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17%或较治疗前上升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P<0.05。
?
2.3 两组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NIHS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NIHS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2815.33±1.794.81±2.67#*常规组2815.12±1.816.05±1.26#
2.4 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1 周、3 周后,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治疗1 周、3周后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μmol/L
表4 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μmol/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3 d 后 治疗1 周后 治疗3 周后治疗组2825.42±5.4421.34±5.67#15.87±5.23#*11.16±7.71#*常规组2824.78±5.7122.08±5.6619.28±5.32# 15.62±7.63#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危重急症,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在急性期积极治疗可降低病死率、致残率。中医学认为,脑梗死属于“中风”范畴,其证候包括风痰、火亢、气虚、血瘀等,而急性脑梗死多为风痰瘀阻证[2]。针对此证候以化痰通络法治疗可使气旺而促血行,促进血运及血脉通畅、脑脉恢复滋养。方中丹参、川芎可活血养精、疏通经络;天麻、半夏可祛湿化痰、止眩熄风;白术、香附可健脾燥湿、消痰理气;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胆南星清化痰热;酒大黄清热逐瘀。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NIHSS 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化痰通络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临床症状。分析原因为:化痰通络法可针对脑梗死风痰瘀阻证候的病理进行治疗,缓解由痰瘀所致的阴阳失调和气血逆乱,较单纯应用西医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有较好的清热化痰、平熄肝火、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同时方剂中半夏及白术等药物还具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凝集、抗氧化等作用,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3]。此外,本研究中治疗3 d、1 周、3 周后,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治疗1 周、3 周后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化痰通络汤可迅速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血管内皮损伤、脂代谢紊乱、纤溶失衡及氧化应激反应相关,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助于缓解急性脑梗死病情、改善预后[4]。赵广峰等[5]对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化痰通络汤可显著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且可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与本研究结论一致。综上所述,化痰通络法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