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福
摘 要:全国高考物理选择题每小题分值大,考察知识面广,对考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要求都很高,因此研究全国卷物理选择题的内容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解题策略探讨,对提高复习质量大有益处。
关键词: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策略;探讨
近三年来多数省市普通高考都已回归全国卷,选择题历来是一个重要的题型,特别是物理部分一共有8道选择题,所占分数却有 48分,错一道题就扣6分,相当于半道计算題的分值,所以研究全国阅卷物理选择题的内容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解题策略探讨,对提高复习质量大有益处。
一、近三年全国高考选择题考察内容的统计分析
考察内容 考察次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力与运动关系) 5次
v-t图像,追击问题;x-t图像 4次
共点力的平衡(动态平衡) 6次
弹簧小球模型(力与运动、图像问题、能量关系) 2次
动能定理、功能关系 3次
平抛(运动的合成分解) 3次
竖直面圆周运动的力学综合 4次
万有引力定律 7次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物理量的比较+轨迹、电场线、等势面(电场力、加速度、速度、动能、电势能、机械能等) 10次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含容) 1次
通电直导线的磁场(磁场叠加、安培力) 4次
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运动(组合场、叠加场)的基本问题 5次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9次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1次
变压器原理(原线圈串电阻) 2次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 2次
原子物理 5次
从近三年全国高考物理选择题的考察来分析主要突出的是:聚焦主干知识;特别注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增加源于教材情境的试题;淡化数学运算技巧,但依然重视数学能力的考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基础为起点,综合为落点。
二、常见选择题的解题策略探讨
1.对比筛选——排除异己
当选择题提供的几个选项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可根据题设条件、备选选项的形式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分析、推理逐步排除不合理选项,最终留下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2.特例赋值——投机取巧
有些选择题,根据它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的一般情况,较难直接判断选项的正误时,可以让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代入到各选项中逐个进行检验。凡是用特殊值检验证明是不正确的选项,一定是错误的,可以排除。
3.图像图解——立竿见影
根据题目的内容画出图像或示意图,如物体的运动图像、光路图、气体的状态变化图像等,再利用图像分析寻找答案。图像图解法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便于了解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够避免繁琐的计算,迅速简便地找出正确答案。
4.对称分析——左右开弓
对称情况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应用这种对称性可以帮助我们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快速解题。
常见对称性:
(1)运动的对称:如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向上、向下同位置处速度大小相等,加速度相等
(2)结构的对称:如均匀带电圆环,在其圆心处的场强为0
(3)几何关系的对称:如单边界磁场
(4)场的对称:如等量同种、异种电荷的电场
5.极限思维——无所不“极”
物理中体现极限思维的常见方法有极限法、微元法。极限法是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从而做出科学的推理分析,给出判断或导出一般结论。该方法一般适用于题干中所涉及的物理量随条件单调变化的情况。微元法将研究过程或研究对象分解为众多细小的“微元”,只需分析这些“微元”,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便可将问题解决。极限思维法在进行某些物理过程分析时,具有独特作用,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逆向思维——另辟蹊径
很多物理过程具有可逆性(如运动的可逆性、光路的可逆性),在沿着正向过程或思维(由前到后或由因到果)分析受阻时,有时“反其道而行之”沿着逆向过程或思维(由后到前或由果到因)来思考,常常可以化难为易、出奇制胜。
7.二级结论——事半功倍
“二级结论”是由基本规律和基本公式导出的推论。熟记并巧用一些“二级结论”可以使思维过程简化,节约解题时间。(会推导才会应变,切忌生搬硬套)
常见二级结论:
(1)等时圆规律
(2)天体:黄金代换式
(3)平抛运动速度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中点;速度偏向角与位移偏向角关系
(4)同性带电粒子由静止经同一加速电场、偏转电场,粒子轨迹重合
(5)与电源断开,改变板间距离,不改变电场强度
(6)磁场中速度偏向角=圆心角=弦切角2倍
(7)圆形磁场,沿半径入,必沿半径出
(8)通电导线,同向相吸,反向相斥
(9)电磁感应中电量q=
8.模型思维——避繁就简
物理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是物理知识的一种直观表现。模型思维法是利用抽象化、理想化、简化、类比等手段,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把研究对象的物理本质特征抽象出来,从而研究、处理物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
9.反证例举——避实就虚
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带有“可能”“可以”等不确定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特殊例子证明它正确,就可以肯定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带有“一定”“不可能”等肯定的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驳倒这个选项,就可以排除这个选项。
10.转换对象——反客为主
一些复杂和陌生的问题,可以通过转换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物理模型和思维角度等,变成简单、熟悉的问题,以便达到巧解、速解的目的。
11.转换思维——绝处逢生
有些问题用常规的思维方法求解很繁琐,而且容易陷入困境。如果我们能灵活地采用等效转换等思维方法,则往往可以“绝处逢生”。
12.类比分析——以逸待劳
所谓类比分析法,就是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相互的联系或所遵循的规律,然后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比如我们对两个等质量的均匀星体中垂线上的引力场分布情况不熟悉,但等量同种电荷中垂线上电场强度大小分布规律我们却很熟悉,通过类比思维,使新颖的题目突然变得似曾相识了。
参考文献:
[1] 近三年全国普通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选择题。
[2] 《高中物理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杨建强(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版)2018年第1期。
(作者单位:四川眉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