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琳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的教育目标也在发生变化,写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对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以小学语文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为研究课题展开研究内容。
一、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的定义
虚构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本质在于对实际生活中一些情感或思考进行表达,作文虚构教学就是以虚构手法在作文中的使用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写人记事作文是指通过对某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起因、过程、结果的描述说明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变化、情绪转变等等内容的写作成果。因此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研究就是指对作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学会用虚拟的写作手法构建出一个事件或是某一主要人物,通过对这一事件或人物的描写表现自己对真实生活事件中一些问题的思考与情绪表达的研究。
二、实施小学语文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的原因
(一)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
1.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与核心素养为目标。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育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语言能力、词汇量、语言思维与语感的基础知识教育,并且使其高效率地转化为学生的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的能力。
2.注意语文功能性的发挥。语文学科教育的特点在于其人文内涵对人精神世界的熏陶,通过语文教学,学生能够塑造自身的精神世界,拥有较高的精神层次。
(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成为学校改革的方向。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其核心素养可以概括为语言理解能力、语言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审美能力四个方面。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本文之所以选择小学语文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为主题进行研究,是因为在教师的作文教学和学生的写作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
其一,在作文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多强调写作技巧,而忽略了教育学生如何对情感进行表达,使学生的作文存在明显的模板化,缺乏新颖的思路,同时学生在学习时也容易失去兴趣。
其二,教师在介绍文学艺术手段时未考虑到学生的吸收理解能力,学生使用虚拟手法进行写作时完全脱离生活与真实情感,对虚拟与现实的关系理解错误,并且对学生作文虚构能力提出过高要求,写作时,面对的压力较强,完成教学任务的难度加大。
其三,对于写作练习的方式大多采取写日记、作文的方式,需要学生进行大篇幅的写作,而较少让学生进行美文欣赏、佳句仿写等语言表达的基础练习,语文功底较差的学生写作练习的效果不理想。
从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来说,也有很多需要进行转变的问题:(1)语文教学的文章中具有很多侧面或较为隐蔽的描写方式,例如烘托、反衬、先抑后扬、讽刺等多种写作方法,都是学生在现有水平中不容易理解的,因此对这些内容的学习难度较大,需要时间来培养。(2)学生在作文审题、内容构思、表现手段运用等方面的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从作文题目中解读出对作文中心思想的要求,写出的作文没有重点、语言表达青涩、内容言之无物、缺乏情感表达的情况极为突出。
三、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实施的分层目标
第一,对写人记事作文的虚构表达手法的内涵及使用方法进行研究;第二,就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策略与语文教研组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座谈,根据教师的日常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其中的技术要点进行讨论;第三,将获得教研组教师认可的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策略应用与作文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观察其对学生的指导效果是否明显,对学生使用了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策略后是否能单独完成写人记事作文,并使用虚构手法。
四、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内容
第一,教师在运用虚构手法教学写人记事作文时首先需要向学生讲解虚构的概念,明确虚构与编造是具有差别的,虚构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或精神的升华,而编造的内容在现实中没有原型和基础;第二,要向学生教授在写人记事作文中使用虚构手法的效果如何,让学生体会在作文中使用虚构手法和不使用虚构手法的区别,从而形成对虚构手法作用的概念,应当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内容之二;第三,教师在进行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时还应当对学生讲解虚构手法以什么样的现实为依托,在真实的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拿来作为虚构手法的现实依托,而是需要进行某一方面的选择,应当作为本课题研究的提高性内容;第四,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在作文中应用虚构手法,教师还需要在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中介绍虚拟手法的使用原则,引导学生在哪种情况下可以使用虚拟手法,哪种情况下不适合使用,应当作为本课题研究的规定性内容;第五,教师需要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得学生从整体上对虚构手法的内涵与使用形成概念,并且通过学习到的内容指导或引导自己独立完成在写人记事作文中运用虚构手段,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
五、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的重点及策略形成思路
第一,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包含对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手法概念的介绍、虚拟手法所起到的效果、虚拟手法以怎样的现实为依托、需采取怎样的使用原则,因此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的重点在于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的应用;第二,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策略的形成思路为:首先,充分收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并概括出每一类别的特征与问题的关键点;其次,选定一个学生语文水平分层较少的班级实施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策略;最后,与实施教学策略前的学生语文作文水平进行比较,并对其中的经验与问题加以总结,最终得出完善的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策略。
六、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策略实施步骤
第一,準备阶段。在课题研究开始之前,设计以定性定量相结合为原则的调查表,对小学生写作水平、能力、问题进行广泛调查。
第二,实施阶段。在实验班级开展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按照教学策略系统安排教学计划,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数据进行定期收集与记录,以便在实验总结时作为数据支持。
第三,总结阶段。系统整理过程资料,总结研究经验、成果;组织实验教师上结题研究课;将经过实践验证并进行修改后的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策略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实施。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