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连宝
摘 要:小学数学应用题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的比重,其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是教师开展数学教学的重点。从小学应用题教学的实际出发,提出具有实用性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解题不仅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字阅读能力。而这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应用题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情景,并适时地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整体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降低学生的学习坡度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大部分的应用题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产生断层,导致学生在理解题意上面存在较大的难度,从而使一部分学生产生排斥数学应用题学习的心理。而针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即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题,进而通过应用题的内容,拉近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提升他们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力,并在此基础上,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提升整体的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质量。
比如,在讲授“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应用题,提升整体的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效果。我出设了如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在甲、乙、丙、丁四个班级中,甲班16人,乙班15人,丙班16人,丁班14人。(1)甲班和乙班一共多少人?(2)丙班比丁班的人数多吗?多多少人?(3)假如张老师要给四个班级买帽子,一共要买多少顶?其次,组织小组开展教学。我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性格在组中分别设置小组长、副组长、记录员和发演员。因为题型内容的设置更加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因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数学应用题的讨论中。在大部分的小组讨论结束后,我询问学生:“哪个小组可以分享本组探究的成果?”小陈积极地举手说:“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为一共31人,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为丙班比丁班多1人,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为62人。”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应用题,不仅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他们可以在相互讨论中获得了应用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了整体的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质量。
二、数学教学逻辑化,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小学生在做应用题时常常抓不住题中的关键知识点,因而他们在解题时无处入手,从而导致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差。而应用题大部分以文字的形式出现,这给一部分文字阅读能力差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困难。而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句子中的条件,并思考其中是否有隐含条件,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清晰地分析题目中所给条件以及所求题目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升学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比如,为了提升学生分析应用题中隐含条件的能力,我创设了如下的习题:小华有6个苹果,小红有30个苹果,问题为小张想给两人相同数量的苹果,从而让小红拥有的苹果数量是小华的4倍,那么小张同时给了两人多少个苹果?在这道题中隐含了小华和小红苹果数量只差保持不变的关系,而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入手,思考这道题的解题思路。而学生通过引导很容易发现:小华和小红之间所差的苹果数量是不变的,即相差24个,而当小红拥有苹果的数量是小华的4倍时,即24个苹果为两者相差的3倍,从而得出当小红拥有32个苹果时,小华有8个苹果,最终得出小张同时要给小红和小华两个苹果。而正是教师通过让学生分析这种类型的应用题,从而提升他们对条件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数学教学图形化,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应用题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由于学生的疏忽会导致应用题条件的误读。针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的方式展现应用题中的内容,从而让他们可以更加直观、全面地分析和运用题中条件,提升整体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比如,我在讲授如下这道题时,让学生将所给的条件一一用画图的方式展现出来,提升他们的解題正确率。具体应用题如下:一辆长3米的货车穿过一条长为37米的高架桥,它以每秒2米的速度前行,问题为这辆货车完全穿过这座立交桥一共用多长时间?学生看到这道题后,很容易就用37米除以2米,从而得出答案。而这种思路本身存在错误性,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的方式对题中的条件进行分析,得到这个货车整体要走的路程为37米+3米,从而得出正确答案。而这也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实际的应用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四、总结
在小学数学的解题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应用题内容,并对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进行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与此同时,数学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启发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运用应用题中的条件,进而增强学生的解题效率,提升整体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艳琴.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7(7).
[2]杨盛宇.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J].科普童话,2016(44).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