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

2019-08-13 08:12刘玉凤
新课程·小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

刘玉凤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本细读的应用策略,期望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细读;策略

一、文本细读的概念及作用

1.文本细读的概念

文本细读是一种教师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所进行的阅读教学法,要求教师从标点符号、字词句、文本结构等方面对文本进行表层和深层的理解。表层理解包括字音、字义、句式、人物形象等,深层理解包括句子隐含义、修辞用法、文章主题等。

2.文本细读对学生的意义

第一,文本细读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文本细读要求教师从文本的背景入手,挖掘分析文本的标点、字句、语言等,让学生从细微处理解文本,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第二,文本细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文本细读法让学生感受到了文本细节对文本整体效果的影响,有利于提醒学生在写作中注意标点、字词、句子、修辞手法等因素的运用,进而提高了作文写作水平。

第三,文本细读有利于促进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通过文本细读,不仅让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还能够通过细读中对文本的分析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学会做人。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文本解析过细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盲目灌输阅读知识,代替了很多应让学生做的工作,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对学生缺乏有效的指导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不注重引导教学,只在意学生的阅读结果,对学生的有效阅读缺乏引导,导致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深刻,阅读积极性低。另外,还有的教师的阅读引导只停留在表面,不利于学生的理解。

3.盲目拓展阅读内容

在文本细读中,多数教师虽然注重知识的扩展,但所扩展的内容与文本没有多大的关系,导致阅读教学成为了听故事、看热闹的平台,不利于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明确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教学目标,丰富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师应鼓励学生从文本中找寻作者得到思想,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2.合理拓展教学内容

教师应合理延伸,区分阅读的难易度。教师还应多在课堂上搜集学生的阅读成果,对其进行评价,引导学生阅读。另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作业,让学生利用细读法进行阅读,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文本主旨。

3.文本细读的具体步骤

第一,带领学生细读文本的背景。文本的背景是文本产生时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也包含了作者的心境。只有读懂文本的背景,才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文本的含义。一方面,细读社会背景。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文章很多,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等,这些文章富含浓厚的时代气息,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和学习。但要读懂鲁迅的文章就需要读懂鲁迅生活的年代。以《少年闰土》为例,在教学前,教师应介绍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让学生读懂鲁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新社会的向往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了解作者的生平。文本是作者内心想法的吐露,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生平所创作的精华,因此,有必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例如,在学习《怀念母亲》时,教师就应该向学生展示季羡林先生的生平:“季羡林因求学、战乱的影响和生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6年,而在异国他乡有16年”,这样学生就会理解季羡林先生怀念母亲、怀念祖国母亲的感情。

第二,细读文本的语言。一方面,要细读文本的关键字、词、句。例如,在《怀念秋天》中有这样的关键句:“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解读作者为何要用“扑”“抓”,让学生理解母爱这一主题,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另一方面,要细读文本的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看似细微,实则作用巨大。例如,在《慈母情深》中,作者就将感恩和敬重渗透在了标点符号中,例如“妈——”“妈——”“我……”“我……要钱……”等,教师就应为学生进行一一解读,让学生领略虽然都是字句很少,但其中蕴含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纠结,更包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恩。

第三,细读文本结构。一方面,要读懂文本句段结构。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分析句段结构,从“桂林山水甲天下”入手,让学生理解第二、第三段就是围绕这句话写的,写出了桂林山水的秀美风。作者虽然使用了大量的精美语言,但句段结构更是精妙,将课文的美充分展示了出来。另一方面,分析文本线索。线索是文本的灵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线索,明确文章的脉络。例如,在学习《唯一的听众》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老教授的语言神态变化理解老教授的仁爱和睿智,让学生明确老教授的神态就是线索,从而抓住这一线索理解文章主旨。

第四,细读文本的写法。写法很多,如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在一般的教学中教师都很注重写法的解读。但在分析写法的同时,要注重与文本的主旨相联系,避免南辕北辙。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细读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掌握閱读规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孟素平.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8(10):122-123.

[2]蔡晓红.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运用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36.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Passage Four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