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调查分析

2019-08-13 08:12陈世姿
新课程·小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调查问卷学困生

摘 要:结合横沥镇内5所小学的学困生进行抽样调查,对问卷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及分析,从中可见家庭、学校都对学困生的学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特提出了转化学困生的建议:家庭应给予子女更多的关爱、鼓励及耐心,学校老师应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家校合作、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对症下药,以此培养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学困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一、前言

“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没有明显的身体疾病及精神问题,但受正常智力发展之外的因素影响,学习成绩长期达不到预期水平,自律能力有限,教学要求不达标的学生。在农村小学中这类型的学困生存在尤为普遍,而且是“大面积”存在。这是一些农村小学常年抓教学达标的原因。同时这一现象的存在,也拖累了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效果,使得质量、效果提高不明显,严重阻碍了我国素质教育前进的步伐。学生学习困难首先影响的是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一旦下降,随之而来的便是心理问题,从而诱发不良行为的产生,乃至于其后的学习生涯、生活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学生和家长必须严肃认真对待这些问题,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这也是所有农村教育工作者及学校教育教学当务之急的重要问题。

本文拟对横沥镇5所小学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以便进一步分析学困生的成因,为大家提供一些对策。

二、對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以横沥镇内5所小学的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为研究总体,以学生的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测验成绩和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综合评价为基准,选择调查对象。具体选择标准如:①智力发展正常。②各科考试成绩长期处于中下等水平。③没有明显的身体疾病或者精神问题。④各班主任、任课教师均认为学生“学习困难”。每所学校的四、五、六年级中每个年级各选取10~12名学困生,作问卷调查。

2.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设计以封闭式问题为主的调查表,对5所小学的3个年级共165人进行调查,发出调查表165份,回收165份,回收率达到100%。

三、结果与分析

1.对第一部分问卷做统计得出下表

表1说明,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是:同学影响50.9%;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49%;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43.6%。这说明了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都是以主观原因为主。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阶段,大部分小学生还没有一个正确判断事物对与错的标准,而且他们在学习上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坚韧性,容易出现从众心理。因此,他们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导致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卑感,行为上也常常表现得比较孤独,羞怯。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采用学生之间互助学习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胜任某项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减少、矫正学生的自卑心理。

2.对第二部分问卷统计得出下表

表2中,可以清楚发现学困生都能从自己身上找出造成学业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如自己太过懒散、自己不努力、自己本身学习基础不好等,只有少数学生会从外部因素找原因。依据这些数据可以发现本镇5所小学的学困生都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自律性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学习又不能持之以恒,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这些学生大多渴望成功,他们完全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来达到学习目的,进而完成学习任务。而之所以成为学困生,都归咎于内因。外因是诱发条件,内因是存在基础,两者总是此消彼长。只可惜本镇5所小学的学困生存在较多:有的父母忙于生计,忽视或者无暇督促子女的学习;有的父母离异或父母一方亡故而处于单亲家庭,孩子更多时候和老人一起生活,而“隔辈亲”使孩子缺少严厉的管教和正确的关爱,导致学困生在学习上随意懈怠,无人引导或督促,这样必然会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四、结论与建议

1.自律性差是造成农村学困生学业成绩不理想的首要原因

学生的自律性差在农村小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大部分学生的家长平时都忙于农作或出外打工,平时回家也不定时,有些一周才回家一次,甚至一个多月才回家一次,对孩子照看只能依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老人们本身文化素质低,家里还有一些农活要做,孩子回到家中,只能做到自己关心自己,这样必然造成孩子在家中放任自由,在家中已这样了,在学校更会是一样。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学困生的纪律教育、学习习惯的培养,从严要求,并且教师要说到做到,持之以恒地实施。同时还要做好三结合工作,学生的思想教育光凭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特别是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要针对这部分学生勤于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如电话、家访、短信等方式,从中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现状,让家长对孩子当前阶段的状况有充分的了解,以便在家里给予学生适当的关爱、帮助和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责备、迁就、溺爱,或放任,帮助孩子改掉任性、贪玩的不良习惯,培养爱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在平时家访或电访当中教师还要特别注意与家长的沟通方式、方法,不能怀有“告状”的心理,以免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要通过多方面的合作以及相关的纪律教育,规范学困生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云:“严师出高徒”,教师要着眼平时的细微事情,从小事抓起,防微杜渐。在进行教育时,应秉持爱心、耐心、细心,并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让他们从中辨析对错,分清是非,提高认识,适时地“导之以行”,使学困生乐而行之“改过自新”。

2.自信心弱(自我效能感)是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

自我效能感对人的行为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习活动中,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能否胜任某项学习任务能力的相信程度。学生自我效能感强,就会具有较强的自信心,知道什么适合自己,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并且能够胜任,总能使自己精神百倍,愈发自信;自我效能感差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人的缺点和潜在的困难上,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使自信心严重缺失,越来越消极、被动,往往把困难看得比实际更严重,以逃避困难,知难而退的敷衍方式来对待学习。学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差,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不敢轻易尝试,在学习中缩手缩脚,充满焦虑,不能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忽略了自己巨大的潜能。有时经历一次困难,也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沉,不敢再次战胜困难。学习者亲身經历的成败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教师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引导这些学生树立自信心,可对这部分学困生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同时善于抓住学困生的“闪光点”,并在集体活动中及时表扬、赞美和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发掘他们积极的潜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3.学习方法对克服学生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起着重要作用

困难对于学困生就相当于“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一些学生不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导致一步差,步步差,逐渐不爱学习,成绩必定会随之下降。如此下去,心理受到影响,对老师、同学的关心及帮助会产生抵触,影响师生、同学关系等。

如何改变学习困境,教师除课堂传授知识外,还需营造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重点观察学困生,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思维方式,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培训学习技能。对学生身上的优点和日常微小的进步给予肯定,多鼓励、表扬。培养他们学会思考、加强思考,如何听讲、操作等基本的学习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课堂中授课外,对于学困生还需多花些时间和心思在课外进行适当的辅导,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摒弃自我封闭的学习方式,克服心理障碍,不盲目跟随,坚定信心,一路向前,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伯黍.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罗正华.教育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9.

[3]姚冰著.论教书育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4]柳海民.教育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唐浩,隋雪.学习困难的表现成因及解决办法[J].辽宁教育,2007.

[6]纪红艳.试论学习困难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

作者简介:陈世姿,出生年月:1979年1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广东番禺,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冯马小学,毕业院校:广东教育学院,毕业专业:体育教育,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德育教学。

编辑 张佳琪

猜你喜欢
调查问卷学困生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