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师》中的女性生存境遇与反抗

2019-08-13 06:53邵丹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0期
关键词:生存困境反抗女性意识

摘  要: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于200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始终关注社会中女性的命运及生存困境,以独特的写作方式进行大胆的揭露与描写,《钢琴教师》是耶利内克女权主义的代表作。本文主要从女权主义理论出发,通过作品中女主人公与母亲和情人的关系来剖析女性在男权主导社会中的生存困境,以此对男权社会进行控诉与否定。

关键词:钢琴教师;生存困境;女性意识;反抗

作者简介:邵丹(1995-),女,黑龙江大庆人,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0--02

女权主义又被译为“女性主义”,女权主义运动是以争取男女平等为主旨的社会思潮。女权主义运动经历了两次高潮,伴随着第二次女权运动的高涨,在文学艺术领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潮也随之兴起。女权主义文论家反对作品中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框架,力图肯定女性在文学史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是现代女权主义代表作家之一。

耶利内克的创作一般都是以女性为主题,《钢琴教师》是作者批判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根深蒂固秩序的最具代表性作品。《钢琴教师》讲述了主人公埃里卡在长期受控制与压抑情况下的悲惨人生。母亲对埃里卡的生活实行严格变态的约束与管制,致使埃里卡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病态畸形的心理,在面对与学生克雷默尔的爱情时,一方面内心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又要求克雷默尔以残暴的方式对待自己,克雷默尔感到自己的男性尊严受到挑战,最后在欲望的驱使下,对埃里卡实施了性虐待,故事以埃里卡复仇未果,将刀刺向自己的肩膀走向家中为结局。

一、女性的生存境遇

几千年以来,父权制的思想观念一直根深蒂固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之中。耶利内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展现男权对女性的压迫,父亲离开以后,母亲成为家庭生活的掌控者,与传统意义上温柔慈爱的母亲形象不同,埃里卡的母亲以一个霸道统治者的身份展现在读者眼前。文章的开篇这样写道:“母亲被人一致公认为是在国家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集中世纪异端裁判所的审讯官和下枪决命令者于一身的人物。”

罗莎琳德·考尔德说过“一个人的权力被視为对另一个人的自主的剥夺……权力(支配别人的欲望)”。埃里卡的母亲一直生活在男权制社会的权力统治下,在埃里卡父亲离开后,又自动地接过权力的指挥棒,控制自己的女儿。在人生道路选择方面,母亲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女儿的人生进行了规划,钢琴是埃里卡生活的全部内容。在穿着方面,母亲对埃里卡外出所要穿的衣服样式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在对待男性方面,母亲不同意埃里卡与男人接触,其目的是她不想与任何其他男人分享对埃里卡的控制权。然而,母亲如此热衷于权力的深层原因是她早已经不自觉地接受了千百年来男权专制的思想,并内化于家庭生活中。以母亲对女儿的压迫代替父亲的直接压迫看似是消解了男性的权威,实质上却更加表现了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的生存的艰难。

李银河曾说:“性别歧视深植于文化之中,这一文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克雷默尔与埃里卡的恋情中,更加真实地体现了男性权力对社会中女性的欺压。克雷默尔对埃里卡的追求不是源于真正的爱情,而是为了满足男性的控制欲望,为了体现男性自身的权威。克雷默尔对女主人公的追求,是为了以后更加轻松的追求其他年轻姑娘,埃里卡不过是克雷默尔爱情中的试验品。父权制的文化价值体系就像一张巨大密织的罗网,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无处可逃,女性在这种社会环境中艰难地生存,父权制的思想价值体系无时不在压抑着生活在其中的女性。

二、女性意识的觉醒

母代父职的家庭生活中,埃里卡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极度压抑的生存环境使她感到窒息,她要努力改变自身的处境,摆脱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的附属地位。耶利内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敢于挑战男性权威的女性,她的反叛主要表现为她的虐恋行为。

埃里卡对男性话语权的挑战集中体现在她与克雷默尔的爱情关系中。在这段恋情中,埃里卡多次试图掌握主动权,对克雷默尔施加命令。在厕所里,埃里卡在勾起了克雷默尔的情欲后,却命令他就此打住自己的性行为,埃里卡命令克雷默尔保持沉默并不要乱动,否则她就会离开,而她在观察研究克雷默尔的生殖器。在传统的两性关系中,只有男性有权命令女性,如小说中在普拉特谷地里媾和的土耳其男人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性行为,完全不顾女伴的请求,而埃里卡对克雷默尔的控制正是对这一传统男女性关系中女性要完全听命于男性指令的反叛,从而将支配权握在自己的手里。埃里卡在爱情中有着明显的受虐倾向,她要求克雷默尔在性关系中虐待自己,在给他的信里,埃里卡描述了详细地对自己施加虐待的过程。她要求克雷默尔用绳索把她绑牢,用鞭子狠狠地打她,并用东西把她的嘴塞住,要求克雷默尔尽其全力并几个小时地对她进行性虐待。在正常人看来,埃里卡的信是极其变态的,然而她的受虐倾向背后所隐藏的是她想在男女的性关系中成为支配者,从男性手中争夺一份权力。 “克里菲娅指出:虐恋的要点不是痛苦,而是权力。”埃里卡在信中的受虐狂想,只是她在受到压抑后的一种极端发泄方式,而不是天生就具有受虐狂想症,埃里卡的受虐心理表明的恰恰是对父权制社会中男女权力关系的一种反叛,是对男性话语权的有力争夺,埃里卡的反抗具有革命性的意味。

三、女性反抗的悲剧性结局

埃里卡一直生活在母亲的控制之下,在这种母亲代替父亲行使男性权力的压抑家庭环境下,主人公的反抗意识开始苏醒,然而她的抗争最终却以悲剧性为结局。文章的最后埃里卡欲向克雷默尔报仇,最后却将匕首刺进了自己的肩膀。埃里卡的反抗是悲剧性的,然而,造成这一反抗的悲剧性结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女性反抗的悲剧性结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中无处不在的男权专制。在埃里卡的生活中,尽管父亲一直处于缺席位置,但是父权的专制并没有因此消失,反而更加变本加厉。男权制社会的专制思想直接内化到埃里卡母亲身上,在埃里卡父亲被送往疗养院后,母亲成为行使专制权力的继承人,母亲在无形中已经接受了父权社会的专制思想,女儿埃里卡要完全服从于自己的命令。小说中的其他地方也无不体现着这种社会约定俗成的男性权力,在音乐上埃里卡是克雷默尔的老师,但是在音乐之外克雷默尔却时时想成为埃里卡的老师,使她服从于自己,以及埃里卡母亲对待年轻表弟布尔希的态度和布尔希对待追求者的态度,处处都体现着男性至高无上的优越地位,男性对女性的蔑视与压迫。

女性对父权制社会权力关系的深层次认同是造成这一悲剧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伍尔夫对女性在社会中生存地位的研究后发现:“千百年来人类社会一直在父权制的控制下,父权制的思想文化传统被潜移默化地渗进了每个人的骨髓里,在它的影响下,广大妇女常常被麻痹,心甘情愿地屈从于男性,把男性标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否定自我,轻视自我。”在男权制社会专制思想的统治下,埃里卡的母亲不但没有反抗自身的处境,反而成为这一专制思想的执行者,付诸在自己女儿身上;在游戏中布尔希以一种肮脏的手段使姑娘们跪倒在自己面前亲吻自己的双脚,姑娘们却乐此不疲,可见女性对男性的权力已经自觉地认同和接纳,这种思想价值观念深深的荼毒着社会中的女性成员。

结语:

耶利内克是一位极具人文关怀的现实主义作家,与以往的女权主义小说不同,《钢琴教师》没有直接书写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小说中父亲退居幕后,女性成为小说的主角,公然挑战男性的权威。耶利内克以一种极端的写作方式向我们展示了社会中无处不在的男性权威以及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艰难生存,《钢琴教师》是深刻的,耶利内克揭示了女性反抗的悲剧不仅源于父权制的思想价值体系,更源于女性自身的桎梏,女性只有摆脱自身的精神枷锁,才能走出男权制社会的巨大樊笼。耶利内克是一位真正的女性主义作家,她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真实的现实世界。

参考文献:

[1]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钢琴教师[M].宁瑛,郑华汉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

[2]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4]吴庆宏.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权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神庆丽.女权主义视野中的耶利内克创作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生存困境反抗女性意识
浅析《孔雀东南飞》悲剧之因
农村教师生存困境分析
论被拐卖女性的生存困境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论新写实小说中普通人物的生存困境
压抑与反抗
买卖婚姻中“挥刀女性”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