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伟伟
摘 要:无论是数学知识的学习还是解题技能的形式,变式训练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将变式训练设计应用其中,遵循新课程的教学原则,立足于课本实践,注重适度和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变式训练
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方式的影响,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导致学生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限制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在今后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积极应用变式训练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变式训练概念解释,突破教学重难点
变式其实就是创新。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实施变式训练应抓住思维训练这条主线,恰当地变更问题情境或改变思维角度,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多问、多思、多用等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深刻性。通过变式训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刚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在数学学习中会存在很多的困难和疑惑。由于数学的逻辑性和抽象思维性比较强,知识衔接程度比较紧密,各种公式、规律、概念、定理等比较复杂繁多,难免会为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也会出现知识混淆和难以理解的情况。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可以运用变式训练设计,紧紧抓住概念的本质,让学生循序渐进,进而掌握相关的概念知识,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例如教师在教授“数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数轴的概念本质。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数轴的绘制,进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进而了解数轴的三要素。最后通过数轴绘制,变式训练,总结数轴的代数特征和几何特征,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变式训练挖掘例题,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又用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因此数学的学习就要具有灵活性,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果在数学的学习中,只会静止地、孤立地解答某一道习题,一旦进行稍微的变动,学生就很难得出答案,那么这道习题再好,也只能用来解决一个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通过变式训练的设计,促使学生对习题进行深入挖掘研究,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就可以利用变式训练将习题转变为多种题目,让学生通过解答,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本质和特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例题:有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相距700km的两地。甲车从A地开往B地,速度为60km/h,乙车从B地开往A地,速度为80km/h,如果两辆车同时相向开出,它们几小时相遇?
变式训练1:有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相距700km的两地。甲车从A地开往B地,速度为60km/h,乙车从B地同时开往A地,5小时后它们相遇,求出乙车的速度?
变式训练2:有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相距800km的两地。甲车从A地开往B地需要10小时,乙车从B地开往A地需要8小时,如果甲车比乙车早出发两个小时,则乙车需要行驶多长时间可以与甲车相遇?
变式1是在原有的习题方程思想上建立的,数量关系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未知数发生了变动,学生可以依照原例题轻松列出方程。变式2是将两车相遇的条件进行隐藏,需要学生深入挖掘题目含义。这就需要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了解实际解题规律,进行不断分析实践,进而反馈出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巩固知识,加深记忆。
三、变式训练拓展教学习题,发散学生思维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也会涉及各种数学思维,比如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还要遵循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变式训练设计,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变式训练拓展教学习题,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还能够发散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对一道习题拥有多种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通过变式,学生就可以根据函数的性质来进行答案求解,发散了思维,还能够充分挖掘自身的学习优势和潜能。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变式训练设计,教师可以应用在概念解释中,也可以用在例题挖掘中,还可以用在习题拓展中,促使学生一步步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欧洋.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训练设计策略[J].神州,2017(28):161.
[2]陈小琴.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训练设计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40.
[3]周凌鹤.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训练设计策略[J].考试周刊,2017(65):110.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