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是现代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恒星。她笔下的字里行间不仅反映出当时女性内心存在的原罪心理,而且包含着对父权意识的反抗和对现下社会腐朽的揭露、失望及排斥。
关键词:原罪心理;劣根性
作者简介:刘骁(1999-),男,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0-0-01
一、女性原罪心理的揭露
在张爱玲创作的众多悲剧小说中,突出描写的便是生活在民国时期最为普通的社会中下层女性以及导致她们悲剧的主要原因——内心深处难以改观的封建传统思想。这些女性要么受红尘里男女之间的情爱所困扰,要么为生活所迫去依附男人,都落得悲剧结尾。张爱玲通过这样的结局揭露并痛斥困扰了中国女性千百年来的主要问题——原罪心理。
1944年出版的张爱玲的中、短篇小说集《传奇》是当时女性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被收录在《传奇》小说集的文章中所刻画的女性,她们或是市井底层平凡的普通人,或是接受过西式教育的先进女性,或是纯洁有个性的大学生,这些经历、学历不同、性格迥异的女子,内心深处都存在着相类似的腐朽的封建思想。即便是受过西洋教育的知识女性,在她的心中也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依附男性、追求利益的原罪心理,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则是旧时代的传统。她们大多成长于旧家庭,接受时代的馈赠,顺应时代的发展,但在她们的骨子里,始终保留着女性千百年延续下来传统的对于男性和金钱的依附、甘愿为其奴役的定势思维。
《金锁记》中曹七巧这一人物悲剧的结局深刻揭露了当时女性受金钱迫害、奴役这一常见现象。曹七巧是典型的“黄金的奴隶”。为了金钱,她牺牲青春,在姜家被折磨了30余年;舍弃了爱情,守着一个瘫痪的丈夫,长久以来在财欲、情欲和姜家所带来的三重折磨下,即便她最终如愿得到了金钱,但她同时也丧失了人性,她的心理已然扭曲,为了补偿自己曾经的牺牲,她可以用变态的手段去迫害任何人,不论对方是否为自己的亲骨肉。表面上,造成曹七巧悲剧的原因是情欲、是难以得到的爱,她以为自己嫁到姜家是为了爱情,是为了季泽,但情欲的最深处,真正的始作俑者是黄金,最终当她真正面对年少的恋人时,她用内心仅剩的那些为数不多的情欲与黄金做考量。当她断定昔日恋人是为了骗取自己的金钱时,她毅然丢弃了感情而保全自己的黄金,她已然被黄金榨干,变成一副只认金钱的行尸走肉。
曹七巧的人物形象是令人唾弃的、是可悲的,但也是受人同情的。她是黄金的奴隶,也是迫害自己儿女的奴隶主。张爱玲把自己的想法注入人物的灵魂并使其鲜活,给予她“迫害儿女”的方式来宣泄自己内心深处对现实、对境遇的不满,以这种变态的方式表达她对于现实的反抗。造成其悲剧的重要原因,是腐朽的社会,是封建的制度,是她内心深处的女性原罪意识。
二、女性视角下的劣根性批判
傅雷曾經评价,读张爱玲的《金锁记》同鲁迅的《狂人日记》有着某些相似的韵味。的确,张爱玲小说的特点可以和鲁迅文学中某些特点相提并论。鲁迅的文字适应当下时代,有积极的现代思想,从全方位角度批判国民精神,执笔积极地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揭露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反抗精神和现代意识。对比张爱玲,她孩童时期便受母亲影响接触西洋文化,创作时从女性角度入手,作品致力于反映当下女性的凄惨生活和悲凉命运。当其他作家在积极歌颂英雄、歌颂革命时,张爱玲借助描写红尘间男女的情爱来给予女性命运充分的关注和同情,揭露女性的封建意识,以女性悲剧的结局来映射传统观念下大时代的腐朽和阴暗,鲁迅的创作动机是对当时国人的劣根性进行揭露和抨击,张爱玲对女性原罪意识的批判,同鲁迅的创作动机不谋而合,为女性意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鲁迅面向的是大的角度,而张爱玲是此角度下涵盖的一个方面。
当然,鲁迅也有对女性命运的描写。对比张爱玲,鲁迅从“外观式”的角度揭露了传统女性心中根深蒂固的奴性心理:《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一生坎坷,结局凄凉。她寄希望于封建迷信改变命运,却不为推翻真正导致她悲剧、压在她身上的封建制度而反抗,或许她早已没有了反抗精神,成了被封建礼教制度和迷信所吞噬的行尸走肉;《离婚》中的传统农村妇女爱姑,虽然表面大胆反抗,痛斥丈夫的行为、婆家的虐待,但是她内心盘踞的是封建传统思想,即便是如此境遇仍不愿离婚,宁可“对付着”同丈夫继续婚姻。她受女性“从一而终”的传统所束缚,虽然有表面的行动上的反抗,但思想仍是封建的、未解放的。鲁迅以一个个传统女性的悲剧折射国民的劣根性,从女性角度来揭露国民性的落后。反观张爱玲,身为一个女子,她以一种“内省式”的方式来剖析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张爱玲直接一针见血地表达出:这些女性受困于金钱、利益、欲望、依附等,统统可以归类到“原罪”中。
张爱玲的文章大多描写悲剧,批判当下、揭露社会现实,其笔下塑造的也都是个个的普通人、都有着令人鄙夷诟病的缺陷,但在鄙视他们的同时也给予他们同情和怜悯,也许张爱玲在塑造小说中人物时,内心里也包含着对自身的同情和感叹。
当代著名作家叶兆言曾评价张爱玲道:她的一生,如同一个苍凉的手势,又好似声重重的叹息。
参考文献:
[1]张爱玲:《金锁记》,哈尔滨出版社,2005年。
[2]张爱玲:《张爱玲全集:倾城之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
[3]于青:《张爱玲传》,花城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