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姬
摘 要 新时期,随着鱼类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提高了对鱼类产品质量的关注度。为了提高春季池塘鱼类养殖水平,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研究春季池塘鱼类健康养殖技术,其中包括鱼类放养前的准备工作开展、如何进行饲喂、管理等,希望结合进一步研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鱼类养殖经济效益,为相关养殖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春季;池塘鱼养殖;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964.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9.075
鱼类产品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物。要提高鱼的产品品质,需要加强其养殖管理。基于此,对春季池塘鱼类健康养殖技术进行分析,总结春季池塘鱼类的养殖流程。
1 放养前准备
1.1 池塘修整消毒
春季作为水产品养殖最重要的季节,对养殖户而言意义重大。所以,在此季节必须做好鱼塘的内部消毒工作,避免杂菌给鱼苗带来为害。为进一步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在养殖前要对鱼塘内部进行充分的清洗和消毒。清洗鱼塘时,要求去除鱼塘内的杂草、淤泥,并清理鱼塘的底部。此外,应加固鱼塘,利用生石灰对鱼塘进行消毒,充分杀死有害病原体和野杂鱼。同时,生石灰水呈碱性,能够中和酸性物质,提高鱼塘pH值,从而产生更多营养物质。经修整的池塘需曝晒20~30 d。鱼塘养殖所用设备也应进行修整,检修投饵机、增氧机、抽水泵等必须使用或常用的设备,避免使用时出现故障影响养殖[1]。
1.2 追施肥料
在鱼池追施肥料有以下3点好处。1)可以为鱼苗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使鱼苗在短时间内拥有良好的生存空间。肥料还可以促进微生物生长,使藻类以及栖息于池塘底部的动物获得充足的养料。2)肥料的二次添加为鲢、鳙等肥水性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饲料,可以为其后续生长提供保障。3)池塘水温在8~10 ℃时添加肥料,此时在鱼塘内添加生石灰、磷肥混合堆沤发酵畜禽粪肥(鸡粪最佳),每667 m2投放量为250~350。还可以施加尿素和过磷酸钙,每667 m2投放量分别为2.5 kg和5 kg。
2 科学放养
2.1 苗种筛选要严格
在为鱼苗提供安全可靠的生存环境后,需要从根源上解决鱼苗的大量死亡问题。要按照规定筛选鱼苗鱼种,从根源解决病害问题。常言道“种好半塘鱼”,可见鱼苗的成活率与鱼种质量的优劣有直接关系,应该选择优质鱼种进行养殖。筛选鱼种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鱼苗保持色泽鲜明,活力充沛;2)鱼苗在水中游动迅速,并且可以长时间来回反复流动,跳跃激烈;3)对食物欲望增强,并且喜欢群居,在逆水流时更有活力;4)鱼苗的外形无明显伤痕,无明显重大疾病症状,鳞片、鳍条无损坏。此外,要在指定的有水产苗种检疫合格证、水产苗种无病残证明、苗种生产许可证的正规单位选种购买[2]。
2.2 苗种投放要合理
池塘的水质根据不同的高度有特殊的层次划分,每层水质都对应着适宜在该层水质中生长的鱼群种类。所以,放养时要根据鱼苗的喜好和生长需求进行位置选择。比如:水质肥沃区域可以放养鲢鱼、鳙鱼;水质清澈位置可以放养吃食类鱼苗,并适当混养鲢鱼、鳙鱼;水中植物生长茂盛区域可以放养食草类鱼苗,还可以继续种植水草或添加饵料,为鱼苗打造更舒适的生存空间。根据不同的位置需求、水质状况和机械配置,选择适宜的鱼类品种,让每一个位置都有良好的循环机理,提高鱼苗成活率[3]。
2.3 苗种放养前要消毒
不经过消毒处理的鱼种容易将病原带入池塘。在满足其生长条件时,病原会迅速繁殖,引起塘鱼生病,所以在鱼种放养前一定要消毒处理苗种。鱼种消毒采用药液浸洗法,常用的消毒药物有漂白粉、硫酸铜、高锰酸钾以及食盐等[4]。
2.4 放养时间要准确
鱼苗的生长能力有限,在进行空间转换时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因而池塘水温控制极其重要。捕捞放养鱼苗的最佳温度为7~8 ℃,在此温度条件下,鱼苗鳞片排列紧密,在水中活力较强,能够长时间适应运输环境,生命力最顽强。放养时最好选择温度适宜的晴天。在阴雨冰冻天气时,较低的池塘温度不适合鱼类生长。放养前需要测量池塘温度,确保运输水温与池塘温度的温差在3 ℃以内,放养位置最好为避风、阳光直射处,放养时将盆或桶缓慢倾斜,使鱼类自行游入池塘内即可。
3 及时调控
春季前后温度变化比较明显,外部气温对水温的影响较大。池塘水会因温度变化生成大量微生物,此时温度调节对后续的鱼苗生长具有决定性作用。
3.1 保持适宜水深
早春季节由于没有雨水和井水的补充,所以池塘水量较少、水位较低。此时,水体由于鱼类排泄物、施肥等多种因素的影響,水质变差。如果温度急剧升高,则水体内部会滋生大量有害细菌。因而,早春季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鱼塘中添加外源水。如果添加河水,则需要去表层水,添加频次为7~10 d一次,每次添加20~30 cm。
水位提高时还要补充氧气,以改善现有水质环境,让鱼类有良好的生存空间。此外,旱季时需要15 d左右加一次水,水量为30 cm。早春季节鱼苗个体小,活动空间和进食量都有限,所以鱼塘水不易过深,1 m左右即可。除早春、旱季要加水外,春夏交际时也应加水,要求少量多次加水,每10 d加一次。
3.2 稳定pH值
pH值是水质状况的一项反映指标,代表现有水体自身的健康状况。根据pH值可以了解鱼苗生存空间的质量,同时可以据其变化情况改善水质。水体污染、温度、天气状况等因素会影响鱼塘水体的pH。由于鱼类生长需要大量氧气,因此在光合作用充足且温度合适的情况下,水体pH值较高。在水体内部进行生物调节,利用生物的呼吸是维持pH值呈正常状态的主要办法。此外,pH值到8.5~9.0时,可以换水10~15 cm,换水过程中扬入沸石灰,同时添入饵料控制水质。
3.3 适时增加氧气
鱼类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氧气,一旦鱼塘水中氧气不充足,鱼类就会批量死亡,影响后期繁殖,因此增氧调节水质至关重要。在阴雨天时,水中氧气不足,可以用大型增氧机械向水中添加氧气,并及时排出有害气体,为鱼群提供优良水质和适宜的生存空间。如果池塘内部急剧缺氧,水质出现明显变化,可以利用化学增氧方式,使池塘短时间内快速增氧,改善水体环境。
3.4 合理施肥
春季池塘浮游生物较少,此时可以利用施肥的办法,为鱼苗提供食物充足的生存空间。施肥也需要做到少量多次,要看水施肥。老鱼塘可适当追加复合肥,每次每667 m2用量为5 kg。鱼塘水以黄绿色或油青色为最佳,水体透明度为30~40 cm。若水体透明度超过40 cm且水温上升10 ℃,还要进行追肥。追肥可以是有机肥,也可以是无机肥,但同样要做到少量多次,每667 m2有机肥用量为150~200 kg。若鱼塘水质变为偏酸性,则要用深山新水调节,同时加入20~30 kg生石灰溶液,促使水质平衡。
3.5 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
鱼塘要及时进行杀虫处理。在杀虫灭菌3~5 d后,向水中添加微生物制剂,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是提高水体质量的最佳时期。有机物被降解后,会减少亚硝酸盐、甲烷、硫化氢等众多有害气体的产生。此外,通过调节水中植物、浮游动物比例,同样可以控制水体环境,提高水体质量。
4 科学投饵
春季是投放饵料的最佳时期,此时需要科学投放饵料。一般在水体温度在5 ℃以上时投放,此时淡水养殖的鲤鱼、鲫鱼、鳊鱼等鱼类开始摄食。水温在10 ℃以上时,可以投放营养价值更高的颗粒饲料。为进一步吸引鱼类摄食,还可以投放鱼类容易消化的青饲料。投放时间通常在晴天的中午,每天一次。投放饵料要根据天气和水体温度确定投放时间,并在鱼类活跃时投放饵料。
5 加强日常管理
春季是池塘放养鱼苗的最佳时期。鱼苗放养后,需要制定高效的管理措施。在进行鱼塘管理时,应及时监测外部环境和天气变化,做好早、中、晚巡逻任务,并按时观察记录池塘的水质变化和鱼群的活动状况。此外,应根据要求释放鱼苗,注意记录放养数量,定期补给养料,做好杀菌工作。
6 做好鱼病预防
早春给鱼塘加水时会带入少量的病菌,十分不利于鱼苗的生长。为了避免鱼病大肆蔓延(多为水霉病),需要对病害进行及时控制。水霉病主要是在鱼苗投放时由于投放方式不当而造成鱼体受伤后感染细菌,可采用食盐和小苏打混合剂,撒入鱼塘或浸洗鱼体进行防治。此外,鱼类还很容易感染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病,需要将0.7 mg·L-1的硫酸铜与硫酸亚铁按5∶2的比例制成混合剂进行泼洒治疗。
7 结语
通过以上有效分析,提出了春季池塘鱼类健康养殖具体措施,希望有效的技术研究能够不断提高养殖人员技术水平,從而实现鱼养殖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顾兆俊,程果锋,田昌凤,等.设施化池塘序批式养殖系统构建技术与应用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2018(16):214-215.
[2] 王东.池塘鱼类养殖常见水质问题及调控方法[J].渔业致富指南,2018(10):26-29.
[3] 张开松.春季池塘鱼类健康养殖关键技术[J].河南水产,2018(2):8-10.
[4] 葛建国.池塘低碳高效循环流水健康养殖模式的构建途径[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12):32.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