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清
摘 要:如何切实有效地执行“以学定教”的理念,成为了当下一大难题。针对这一难题,从以生为本的角度,浅谈一名一线初中科学教师的实践工作感悟。
关键词:以学定教;以生为本;实践感悟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在教材设计上,十分注重前后知识内容的联系性、统整性,知识难度上理化生又呈现螺旋式递升。而这些特点,在每一个章节内更加明显。因此我将以华师大初中科学七下2012年第1版第一章《水》的教学为例,来论述在实践教学中如何从以生为本的角度落实“以学定教”的理念,争做教学的最佳配角。
一、“备”在教学前
所谓“有备而无患”,教师在开展新课教学前,需备教材、备学生。在教材的处理上,教师应该全面了解本章知识的重难点,以抓住重点为中心,深入琢磨如何富有创意地攻克教学难点,使整个教学过程充实丰满又不失智慧风趣。例如,在本章第1节《地球上的水》的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一张关系图将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分别写在一个菱形的四个端点上,然后请学生分别来描述这四类分布不同的水的基本情况,从学生的讲述中我提取重要的信息将图形充实完整,这样就紧紧抓住了本节课的重点,整个过程有序而且有效地进行,而我只是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学生的发言一次又一次地让我成为课堂中的配角,但又自然地融在这帮孩子里面。最后在讨论地球上的水循环时,我在之前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在原有关系图上用不同顏色的粉笔添上箭头表示各种水的转换关系,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又充满了智慧,使人回味无穷。
二、“动”在教学中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在一节40分钟的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稳定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针对这些特征,在课堂上我则带动学生“三动”,所谓的“三动”指的是一动脑、二动口和三动手。例如,在上本章第2节《水的三态变化》汽化和液化这部分内容时,我先用10分钟时间讲述汽化和液化的定义、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接下来的10分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转述这些概念,并且引导学生根据汽化和液化的定义来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及时给予掌声进行鼓励。20分钟后,学生逐渐出现课堂疲劳现象,有个别学生开始明显走神,我魔术般地拿出本节课的演示实验器材,让学生上来挑出自己认识的实验器材,并把它介绍给同伴,学生的积极性再次高涨。在接下来开展的课堂演示实验过程中,我在讲台上边讲解边操作,让学生在下面边学着说边跟着动手模拟,将每一个学生都调动起来,进入“课堂模拟实验室”,整个实验持续15分钟左右。在下课前5分钟,学生的精神状态渐佳,我进行较为简短的课堂总结,牢牢地抓住课堂重点。
三、“评”在教学后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考试则是最传统的评价方式之一,但是只通过考试就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也显得过于单一。此外考试分数=学生掌握程度这个公式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若要让考试发挥其更大的激励作用,不妨也可以创新一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设立了“借分制”,比如对于本章单元考试考了89分的学生,我先借给他1分使其达到优秀,在下章测试中则要求其还2分,这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大大提升,让其找到了学习的目标和乐趣,充分体现了评价的价值。例如,在第一章《水》作业检测中,班上有一名平时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发挥不理想,只考了89分,他一直郁郁寡欢,最后来找我借分数。在“分数负债”的学习当中,我发现他表现得更加成熟和积极,最终不负期望在下一次测试中得了99分,还了我2分。当然评价方式远远不止考试一种,还可以通过奖励小红花、优秀盖章等,让学生在老师的赞许中成长,不断给成长注入正能量,孩子的内心会更加阳光。
记得于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只会对学生捶胸顿足呵斥的老师,他注定是失败的”。师爱是一种甘若醴的博爱,淡淡地渗入教学,让学生终生回味。默默地做最好的教学配角,立足每一位学生,为其打造一条有利于其终身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蔡锦珠.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J].科普童话,2017(8):48.
[2]刘田华.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生本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J].高考,2016(27):81.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