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艳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目前古诗词教学成效不够理想,在课堂当中老师不愿意多付出时间,学生也不具备学习兴趣,大多数课堂就好像摆设一样。因此,根据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结构、思维发展、文化弘扬等多个层面。古诗词属于中华文化的成果,老师可以运用古诗词教学强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古诗词的语言结构、感受到古人创造古诗词的时候所包含的感情与思想,体会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从而提升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况
1.学生对古诗词缺少学习兴趣
和一般的文章不一样,古诗词的语言十分短小,精练的几個字就可以描绘出一个宏伟庞大的场景还有作者丰富的感情,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语文阅读水平,更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人生经历,这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十分困难。此外,课本当中有许多要求背诵的古诗词,这样硬性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造成许多学生不乐于学习古诗词,因此学生本身对古诗词就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2.古诗词教学重视知识积累,轻视情感体验
在目前初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始终太过注重诗词的背诵与默写,大多只注重学生古诗词记忆背诵的广泛积累,而在指引学生步入诗词意境、感受古诗词潜在精髓和感情体会上面就具备一定的缺陷,古诗词的课堂教学很少会给学生留出联想与二次创作的余地。
3.教学太过功利化
大多数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更多的是按照考试的重点展开古诗词的字、词以及句的教学,包括古诗词的背诵,忽略了对诗词完整的认识与领悟,造成大多数学生即使已经明白诗词当中每一个字词表达的意思,也可以轻松背诵出诗词的内容,却很难切实认识到诗词所描述的内容,更难以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也就丧失了学习古诗词的真正价值[1]。
4.学生学习不够主动
每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引领学生展开主动学习可以明确学生的观念,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受到过去教学观念的影响,生搬硬套地展开语文教学,没有给学生创造思考和主动学习的契机,使学生难以展开主动学习,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绊脚石。
5.教和学趋向应试化
因为紧张的课程时间安排与琐碎的学习任务,在赏析古诗词的时候,大多数老师的教学方式时常是模式化的,也就是综合解释题目,了解作者,学习文章以及归纳诗歌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展传授。以老师为核心的教学与知识的传递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冲淡了学生对古文的记忆,忽略了学生情感上的体验。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古诗词仅仅为的是背诵、记忆,为了在考试的过程中取得优异的分数。目标单一,为了考试开展学习,忽视了个人的国学素养的有效培育[2]。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1.创新古诗词教学理念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古诗词赏析的学习效果不够显著的最直接因素其实就是教学理念的停滞不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很难落实语文教学目标,所以这种方法成效并不显著,所以老师首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勇于尝试开展实践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方面并不限制在教材当中,让学生可以得到更加宽广的学习空间,常常组织学生在课下展开古诗词的阅读理解研讨会,促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古诗词的真正魅力。其一,老师应该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水平有效融合在一起,多在学生的态度展现当中寻找适当的着手点,将学生引入一种和问题相关的实际场景当中,比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两句诗词需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生活当中的实例,深化认知;其二,应该致力于创设情境,给学生的观念予以想象的翅膀,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类似于“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等古诗句需要激励学生自主联想情景,来实现最佳的学习成效。
2.拓展记忆,大量积累
想要让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就一定要让学生扩展自身的诗词阅读量。老师可以把教材当中的文本当作示范性例子,促使学生按照这个专题展开扩展性的阅读。因为主体类似的古诗文当中应用的意象、语言等都存在一定的类似性,所以学生如果可以大量展开阅读,就能够激发一定的语感,加强学生古诗词的积累储备。在古诗词当中也包含很多以“月亮”知识为核心的,老师可以把教学中学习的苏轼词作《水调歌头》当作引子,促使学生主动开展扩展性阅读。学生察觉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当中也提到了月亮,不过此处的月亮最关键展现的是对大自然的体会,月亮代表着亘古不变的事物,体现了作者对宇宙与人生的思考。这与《水调歌头》后半段所呈现的韵味富有一定的类似之处。有些学生察觉,很多古诗词当中都融入“月亮”这个意象,呈现作者对家长或是家乡的惦念情怀。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苏轼其他的古诗词,同时试着分析苏轼的创作风格,阅读广泛的古诗词对学生的良好认知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学者甄书青在分析古诗词的教学时明确道:“老师可以首先带着学生诵读古诗词,后续让学生试着主动进行诵读,同时进行扩展性的阅读。”长此以往,就可以增添学生古诗词的储备粮,最终起到一览成诵的成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3]。
3.改善教学方式,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
(1)创设教学情境
在新课改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多媒体在课堂教学当中的运用逐渐广泛,针对设立特殊的情境也有很大的辅助功能。教学情境能够给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引起学生的专注力,带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加入到古诗词的学习当中。所以,老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务必要注意综合古诗词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在教学《关雎》这一古诗词时,老师可以综合古诗词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经过设立古诗词内容中的场景,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象以及美好事物的憧憬,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奏起琴瑟来亲近她、敲起钟来取悦她;利用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美好景色与事物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关雎》这首古诗词,体会古诗当中蕴藏的情感,探究作者为什么会抒发这种情怀,为何感叹。继而深化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促使学生更深层地了解古诗词的背景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指引学生把握“诗眼”,体会诗情
古诗词当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古诗词的“诗眼”在整个古诗中占据着中心地位,古诗的思想感情时常用一个字或者是一个词就能够形象地表达出来,并且在大多数的古诗词当中,诗人常常应用比喻、双关、拟人等展现方式来表达整首古诗的“诗眼”。所以,在初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当中老师应该善于指导学生把握整个古诗中的“诗眼”,促使学生精准掌握古诗词的情感基调,继而整体掌握古诗词所表述的情感。比如,在教学《归园田居》这一古诗词的时候,老师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诗人的写作背景:诗人看透了世态炎凉,退隐居田园,不问世事,生活简朴,继而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情感基调是孤寂的,从而学生就能够迅速把握全诗的诗眼是“归隐”,促使学生根据“归隐”展开多次诵读,深层品味,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所表达的作者的孤寂之情。
4.把学生喜爱的流行元素融入古诗词赏析中
笔者在开展古诗词教学的备课时,尽可能找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地方。凭借学生感兴趣的流行因素,歌曲,文化综艺节目譬如《经典咏流传》来营造氛围,在音乐的过程中展开联想,体会古诗词的魅力所在,学生就能够轻松地参与到课堂中。由一首歌,学习一首古诗;由学唱一首歌,学会背诵一首古诗,渐渐落实“学中玩,玩中学”。比如,在教学《雨霖铃》以前,首先让学生在课后寻找一首歌曲,也就是邓丽君演唱的一首《相看泪眼》。同时让学生在课后尝试学着唱这首歌曲。《相看泪眼》中的歌词与原诗的《雨霖铃》完全一致,歌曲的旋律和作者想要表述的意境也十分贴切。通过“找—听—唱”的方式,学生就能够在课后落实这首词的记忆了,不再排斥古诗词的学习。老师具备课堂开发的思想观念,那些被我们所忽略的流行因素才会结合到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作为着手点,继而给语文教学开创出一条新的道路。
5.培育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古诗词在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模式形象生动,内容多样化,是我国民族引以为傲的文化成果。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当中老師应该引领学生认识到我国民族的悠久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育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比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古诗词相关的辩论赛或者是演讲比赛等,深化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激励学生多读、多看和历史知识相关的电视节目;指引学生多关注《中华好诗词》或者是《诗词大会》等栏目的播出,促使学生体会到古诗词带给我们的优美情景,体会古诗词表达出的民族自豪感,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4]。
初中时期是学生受教育的最佳阶段,古诗词在传统文化当中具有关键的意义,需要在这个阶段被学生有效地吸收与学习。作为初中阶段的语文老师其一应该提高个人的传统文化素养,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确保优良的课堂环境;其二应该让学生深层了解古诗词当中所蕴藏的多样性传统文化的积极能量,致力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晓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5):134.
[2]张辉南.高效与任务:突破初中语文教学桎梏[J].中国校外教育,2019(5):135.
[3]毛文进.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林区教学,2019(2):55-57.
[4]李宏玲.谈初中语文讨论学习的开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9(4):109.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