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德育”模式的理论建构及实践路径

2019-08-13 09:11卢迎丽卢旭
中小学德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建构道德

卢迎丽 卢旭

摘    要 微德育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种以学生生活为中心、以网络媒体为中介的微观化和可操作的新型德育模式。它以网络技术为媒介,以个体需要为价值导向,以体验为教育方式。落实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微德育强调以学生的自我建构为重点,选取富有生活色彩的德育内容,营造富有亲和力的德育环境。

关 键 词 微德育;新媒体;德育变革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7-00-04

随着网络技术在社会诸领域的广泛应用,学生的生活世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面对的道德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传统的学校德育活动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道德需求,迫切需要在形态、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变革。有鉴于此,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学校、家庭、生活和网络世界中的“微”事物为基点,顺应时代发展吁求的“微德育”逐渐走入研究者的视野。我们有必要在明晰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和学校德育变革趋势的基础上,建构“微德育”理论,并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探索其在学校领域中的实践路径。

一、德育变革的现实背景

当前,互联网已经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导致其遇到的道德问题与以往迥然相异。传统的学校德育活动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方式上,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为此,新型德育形态的生成变得愈发迫切。

(一)新媒体时代的推动

新媒体是指以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为载体,以电脑、手机、数字化电视等为终端来满足用户在信息、娱乐等多方面需求的媒体形态。如今,各类新媒体已逐步扩展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充实学生业余生活、拓宽学习视野的同时,也在深刻地改变着师生之间的交往方式与传统的德育环境,使得学校德育任务更加艰巨。

其一,师生关系转变。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封闭式的学校教育系统已被打破,教师已不再是唯一的信息传授者,而学生可以通过开放性的网络渠道获取大量价值观念方面的信息。由此,传统学校德育的独断地位被逐步消解,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也从传统的知识授受转变为平等的信息拥有。其二,知识传递形式转变。多样化的信息传递形式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也为其搭建了自由表达思想的平台。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也实现了从单向被动型到双向互动型的转变,使得学生社会参与感和主体性得以增强,拥有更多的信息自主权。然而,在学生拥有更多信息自主权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危机。“教育者道德话语的‘霸权同时受到了各方面的监督与质疑,其后果便是因普遍怀疑而产生的新的信仰危机。”[1]对于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的学生而言,其价值取向极易受到网络文化的侵扰而变得混淆不清甚至被误导。

(二)学校德育变革的需要

尽管我国学校德育变革一直在努力中,但当前的学校德育依旧未能突破传统德育的桎梏,无法真正满足时代要求和学生的内在需求。

细言之,一是德育知识脱离学生的生活實际。日益扩张的虚拟世界催生出根植于网络社会的文化和伦理道德,在规范网民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遗憾的是,当前学校德育传递的知识并没有充分涵括网络文化和知识,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二是道德规范难以回应学生的道德问题。传统学校德育传递的德育规范往往致力于维护学生的现实生活,却无法掌控虚拟世界滋生的道德问题。调查显示:在网络游戏中,有42.9%的中学生会说脏话,16.19%的中学生表示说脏话已成为一种习惯,有47.5%的中学生认为周围同学有模拟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行为。[2]三是德育形式难以引发学生兴趣。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虽然有利于道德知识和规范的传递,但一方面忽视了学生的道德体验,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无法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道德需求,导致德育效果难以真正获得实效。

为了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满足学校德育变革的需求,探索新的德育模式已刻不容缓。微德育正是在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而生成的一种新思维、新思路、新形态。

二、微德育模式的理论建构

“微德育”是以网络技术为媒介,积极开发利用富有价值引导功能的“微”事物、“微”产品,依托碎片化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出调动学生幸福感和体验感的德育环境,引导学生在“无意”中体会道德的内涵,养成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培养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德育形态。

(一)以网络技术为媒介

微德育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微情、微语和微意等微事物为中介,让时空要素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导学生获得良好的道德发展。

具体而言,一是体察微情。相较于现实世界,虚拟的网络空间给予个体更多自由展示和表达的机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展露的内心情感,个体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媒介传达出来。例如,实时更新的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记录着学生的生活经历、情绪状态。而这也为学校德育工作者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拓展了途径。二是传达微意。与传统德育教学活动中黑板、书本等固化形态不同,网络技术具有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可以突破固定媒介的限制。德育工作者可以借助“微”平台,将德育内容进行数字化包装,以图片、视频、音频等形象化的方式将理念传达给学生。这样既可以做到灵活多样,也可以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三是利用微语。德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空间中流行的微言微语,将要传达的价值观念分解为短小精湛、逐条分类、诙谐幽默的句子,然后发布在微博或公众号上,让学生在兴致盎然中受到熏陶。四是把握微时。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在课后、放学后开展德育活动,将富含德育意义的微事件、微理念散播到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以便让经常置身于网络世界中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道德熏陶,化解在网络世界中遇到的道德难题,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二)以学生需要为导向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3]实践证明,主体行为的选择、生发与其内生需要密不可分。这意味着,德育工作的开展必须以个体需要为核心的内在驱动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然而,学生需要不只是“我想要”式的本能需求,而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伦理性,由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其中的社会建构。[4]学生需要的形成更离不开主流价值观的引导,这有赖学校德育功能的发挥。“微德育”突破传统德育模式的禁锢,利用信息化传播技术,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开放性的平台。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准则、规范,而是依托于新媒体的互动交流平台产生的、针对现实和网络世界的“微内容”。

微德育在为德育工作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使得在施教过程中被挤压和忽略的学生个性化需求得以满足。每位同学都可以从自身的兴趣点出发,通过网络检索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道德知识。同时,教师也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筛选功能营造洁净的网络环境,以此引导学生需要的形成。

(三)以亲身体验为方式

“道德准则,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5]只有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将生硬的说教转变为生动的自主感悟,才能让学生产生情感认同并外化为道德行为。

关注细微之处的微德育则重视学生的道德体验,并将之与学生真实的生活境况联系起来。它主张从细微之处入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微德育模式中,教师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微型的道德问题,并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对德育问题进行剖析、阐释。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心智活动和内在情感、信念能够通过身边的小事来实现内化与提升。德育工作者可以将实践活动微缩至课堂环境中,利用多媒体技术铺设微小德育情境,搭建出能够直接对接学生生活的体验平台。这样可以在丰富教学形式的同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三、微德育模式的实施路径

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微德育模式重视学生的自主建构、创制生动的德育内容、营造极具亲和力的德育环境。

(一)重视德育主体的自主建构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6]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此,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和激发学生的自我,引导学生自我建构,激活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动性。

“微德育”模式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实践思路。一是师生共同参与德育内容的选择和创作。微德育立足于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强调师生共同体验、一同改进德育产品,使学生也成为德育产品的生产者和工作者。[7]具体而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分享学习、交往中所遇到的道德问题,并在真诚、理解的前提下与学生共同探讨,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建构。二是为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建构提供条件。个体在选择与建构知识时都有不同的偏向,并基于自身的经验以其独特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德育工作者应利用新媒体所创设的德育情境,通过微博、微信、微课等形式为学习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使个体能够自主选取自身需要的产品,使得在传统施教过程中被忽视、挤压的个性化得以凸显。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开放化的网络空间,引导个体在成千上万的信息资源中寻找独属于自己的“微德育”产品。[8]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世界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良的信息,而学生并不能时时有效地进行识别或拒绝。这就需要教师提前把握和筛选,从而为学生价值观念的自主建构创设良好的条件。

(二)增强德育内容的生活色彩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的内容无论是在呈现方式上,还是在育人作用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德育内容必须注入新的活力,并探寻新的呈现形式。

一方面,利用“微”技术。“微”技术是指借助于网络平台,以微博、微信、微课、QQ等形式来呈现的信息传播技術。[9]这种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德育内容呈现方式,在提高德育内容传播速度的同时,也使其以更加形象、生动、立体、多维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而言,德育工作者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中用音频、视频这种动态化的方式,向学生传达德育理念;也可以让微博成为德育内容选择的资料库,如添加富有教育意义的新闻、热点内容。这种技术的运用,既可以让德育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德育教条、德育规范,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德育内容的生动性。

另一方面,挖掘“微”产品。“微”德育产品是由一系列小现象、小事物、小问题组成的“微”内容,以一张图片、一段故事、一个视频等“微”形式展现出来,经德育工作者加工、改造、筛选、定制使其融入“微”技术平台之中,最终发挥德育功能的产品。“微”产品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可以通过本土化、生活化的内容形式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利于化解学生与理论知识之间的间隔,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和体验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情境,彰显主体道德实践的魅力。

(三)营造富有亲和力的德育环境

为受教育者营造一个具有自我实现幸福感的道德体验环境,是微德育模式在学校实践的重要一环。

一方面,利用“微”产品点缀校园环境。取之于生活且具个性化色彩的“微”产品与传统德育产品相比,更能调动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用其点缀校园文化,可使校园中的墙壁、教室、走廊、树木等都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增强德育环境的亲和力。另一方面,利用“微”理念形塑校园文化。“微”,从哲学意义出发,“微”即“温暖”或“生命本微”。[10]学校管理者从多处着手营造温暖、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最大的耐心和爱心面对每位学生,以关爱、理解的心态与同学相处。

微德育模式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是学校德育变革的需要,是一种能够真正贴近学生生活,化解学生遇到的网络道德难题的德育思路和方式。它积极开发利用富有价值引导功能的“微”事物、“微”产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微”时间,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学校德育工作中逐步落实,并展开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易连云,兰英.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0(5):67-70.

[2]孙彩平,等.全国中学生网络生活10年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网友对青少年的影响正在扩大[J].辽宁教育,2016(8):12-15.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革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86.

[4]谭斌.论学生的需要——兼与张华《我国课程与教学的概念重建》演讲的商榷[J].教育学报,2005(5):34-43.

[5]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39.

[6]陈晓云,朱新卓.师生关系:从主客体之争到以学生为中心[J].现代大学教育,2015(3):36-41.

[7][10]季海菊.微德育: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的新形式——基于"长尾理论"的延伸与应用[J].学海,2012(6):176-180.

[8]唐琳.高校"微德育"新方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7(24):46-47.

[9]朱慧.利用"微"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J].当代教研论丛,2014(7):70.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建构道德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跟踪导练(五)(2)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道德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建构游戏玩不够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