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顺燕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确实,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既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也是学生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讲解课文的“切入处”,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笔者教给学生从课题处质疑的方法。如写人的文章,可以从作者的写作目的、人物的特点、选材方面去质疑;写景物的文章,可从写什么景物、景物的特点去质疑。
如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进行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写鲁迅先生呢?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是通过写什么来反应鲁迅先生的品质的?”这些问题的提出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也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把学生的思维带入积极状态中,唤起学生的探究激情,激发求知欲望。
在一篇文章中,往往有一句或几句话,或能透出中心思想,或能对表现中心思想起着较大的作用。这些句子概括性很强,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若教师能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中心句来提几个相关的问题。
如《心愿》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找出这篇课文的中心句“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句话提几个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学生便能提出像“‘我们共同的心愿是谁和谁的心愿?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共同的心愿?为什么我们共同的心愿是修一座友谊的长桥?”等问题。
有一些课文的句段,透过其表面所描写的现象,可体会到它暗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发问,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教材中含意深刻、表达精炼的重点句和表达文章中心的段落来提出问题,防止学生漫无边际地提问题。
如教学《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哪句话解释了课题的意思。学生很快找出课文的重点句“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我立刻追问:“读了这句话,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来研究?”学生纷纷就这个句子质疑。经过筛选,我挑选了两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发明家是怎样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的?”“坦克是怎样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这样对课文重点句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有的放矢。
引导学生质疑不仅仅要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更应着眼于单元训练重点,引导学生围绕单元训练重点对课文进行质疑。在教学每单元之前,我先让学生了解一下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弄清本单元重点训练什么,接着在讲授新课时,我会围绕训练重点项目进行示范提问,往下的就让学生按这思路自己来提出问题。
如第九册第三单元的读写重点项目是“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十里长街送总理》是其中的一篇课文,本课主要通过写人们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三部分内容表达人们对总理的崇敬、爱戴、怀念之情。教学时,我让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按单元训练重点先示范提出:“为什么天气又阴又冷,会有这么多男女老少来送周总理的灵车?”然后让学生透过内容来质疑。学生围绕这个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灵车开来,为什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站直身体,放声哭泣?”“灵车开过,为什么许多人追着灵车奔跑?”“灵车消失在月色中,为什么许多人还不肯离去?”等可以表达思想的问题。学生能按本单元训练重点有的放矢地提出问题,就学会了体会思想的方法,也就更深入地了解课文。
让学生质疑,不能仅仅局限于上述几方面,而应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学会在难点处求疑,困惑处求疑,易错处求疑,“矛盾”处求疑,让学生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例如在语言方面,在阅读时可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的,思考这些语言在表达内容或感情上起什么作用,又有何差别。如此,可培养学生推敲语言的能力。
如《一个苹果》中有一句“五连派来的一个火线运输员闪进了我们的防炮洞”。我先出示这样的填空题:“五连派来的一个火线运输员一进了我们的防炮洞。”让学生填后再让他们在书上找出這句话。当学生发现自己所填的跟书上的不一样时,纷纷举手提出:为什么课文用‘闪?我们填的‘直‘跑‘奔行不行?学生提出疑问,说明学生已品味作者用词之精妙,造词造句能力也得到提高。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