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月”自古以来都是中国文人偏爱的意象,人们常常把它作为一种纯洁、善良、含蓄的象征,后世文学中的月亮逐渐被文人赋予某种色彩,借以表达不同的心境。在《荷塘月色》中,“月”是整个环境的背景底色,无论是月光下的荷塘,还是荷塘上的月色,都营造出了和谐、静谧的氛围,完美烘托出朱自清当时所思所想。由于“月”的朗照而带来的种种意境,从柔和的月光到朦胧的月色再到深沉的月影,却恰恰可以反映出作者的由不平静到平静再归于不平静的心境变化。
关键词:荷塘 月色 颇不宁静
月亮本身就带有安宁与静谧的情感色彩,于无形中营造出恬淡美好的意境。《荷塘月色》全篇提到“月”不下五处,今夜的“满月”、渐渐升高的月亮、淡淡的月光、苍茫的月下等等,尤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最为生动,通过月色、月光、月影营造出的特定意境来烘托人物不同的心境。全文以作者内心的情感为主线,从一开头就提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他接下来独自去荷塘散步做好了情感铺垫。但与往日不同的是,今日的月是“满月”,给他造成一种心灵上的错觉,自认为“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但“总该”二字却已暴露出真实的荷塘夜景并非如此,只不过是作者内心的希冀罢了。
“满月”给人一种月色明朗、豁然之感,可这里的月光却是淡淡的,没有过多的修饰,“淡淡”二字就已为夜晚的荷塘增添了一份柔和之美。月光笼罩之下,物是美的,人也是美的,不经意间就触发了作者的情感,从而引发了一系列似真似幻的场景变换。走出家门后的“我”独自漫步在荷塘,淡淡的月光使得平日阴森森的路都变得不那么怕人,更营造出一种恬淡、和谐的意境,甚至让“不平静的我”觉得:“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时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在这个世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将作者由内心的苦闷转为轻松、自由的心境变化表达地淋漓尽致,而这份轻松和自由恰恰是他平时体会不到的。从这个角度看,“另一个世界”不仅仅是指月下的荷塘,更是作者内心为了暂时逃避现实世界而营造的超越现实的世界。荷塘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月光却是让人捉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作者以其独特的审美艺术构思,把“荷塘”与“朗月”融合在一起,虚实结合,将自身情感依托于客观真实存在加以表现。静谧的荷塘让他的心态格外地平和,让他暂时忘掉了生活的烦恼,忘我地享受着美景,感受着难得的“自由”,这时的“我”已将自己完全融入到了月光映照下的荷塘里。
这就要考虑到当时的社会背景,据朱自清夫人陈竹隐的回忆及陈孝全《朱自清传》中所说: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大批屠杀共产党人,时局剧烈动荡,白色恐怖的浓雾弥漫全国[1]。此时的朱自清不仅面临政治上的抉择,更肩负着养活妻儿的重任。压抑、苦恼的现实世界是他无法逃离的,无奈只能将月色下的荷塘幻化成另一个世界,抛却大大小小的烦恼,以寻求这短暂的安宁与平静,“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享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个“且”字,将他的无奈之情抒发地淋漓尽致。
“荷”和“月”是《荷塘月色》中的两个主体,它们是相互独立却又紧密融合的存在,朱自清将夜晚的清华园分成了两个场景,分别描绘了“月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两个部分,看似割裂,实则二者相互映衬,承载着作者浓浓的的哀伤与淡淡的喜悦。
朱自清工于描摹景物,他从荷叶、荷花、荷波、流水着手,以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再现场景,仿佛将一幅灵动的荷塘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栩栩如生。他对荷塘的描写虽从未提到月色,但月色作为整个景致的底色,是始终笼罩着荷塘的。“淡淡的月光”下的荷花就像“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明珠和星星本应是晶莹剔透、璀璨夺目的,但因“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再加上浮在荷塘中“薄薄的浓雾”,使得“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亦真亦幻,这种不能道明的情境却恰恰是最吸引人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月光虽真实存在,却是无形的,但一个“泻”字,把本来静止的月光写出了动态之感,使沉寂的月光变得灵动起来,仿佛在静谧的夜里激起了一点点的涟漪。云作月的陪衬,给月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周围的一切也都变得朦胧起来,真实中又掺杂了一抹虚幻,作者也似乎陷入这种恍恍惚惚的意境中无法自拔。“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把“清香”与“歌声”联系在一起,而“缕缕”和“渺茫”两个词语又使这种朦胧感变得悠远、绵长,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这种美是朦胧不明的,恰如朱自清此时的心境,飘忽不定,他陶醉在荷塘月色的美景中,喜悦而又忧伤。
月给人高洁、清冷之感,是人无法碰触、更不能亵渎的。飘洒而下的月光也同样散发着纯洁的光芒,于无形中给人希望。文中的“月光”就像是作者在长期生活的黑暗环境中见到的一抹亮光,代表了他对光明无限的向往和渴望,在它的包围之下,夜晚的荷塘是那么的柔和、寂静,像未曾沾染世俗之气的净地,这恰恰是作者此时迫切希望的“世界”,没有战争和杀戮。场景的朦胧在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他矛盾、纠结的心理活动。
方道在《散文学综述》中说:“散文创作主要用作品所体现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把对自然图景或社会生活的感受与自身主观情感相融合[2]”。朱自清在文中呈现了完整的荷塘月色图,同时又将自身情感完全融入到這幅景色图中,他的思想是随着景色的变化而变化的。
“月光如流水一般”照亮了整个荷塘,即使不能“朗照”,也依旧散发着光芒。与刚刚优美的荷塘月色不同,月影是黯淡的、阴森的。“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画在荷叶上”,寥寥几笔,却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使读者对“月”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视觉冲击和心灵触动。空中稀疏的云,地面暗沉的影,明暗交织,相互映衬。接着,作者又写道:“这些树将荷塘重重围住”,给人一种压抑之感,但幸好,“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月光虽稀疏,却在黑暗中带来了一丝光亮,使得“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这一段的刻画很浓重,安静地有些压抑,连“路灯”都像是“渴睡人的眼”,忽明忽暗。但幸好“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打破了这样的寂静,给整幅景色增添了一抹亮色和动感,一下子有了生气,但同时,也将作者拉回了现实世界,意识到“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恰如阴沉的月影,逐渐回到现实世界的作者的心情也是低落的,促使他不得不去面对没有“热闹”的生活,内心孤独却无人能解。
自古“月”就有思乡的意味,“天上满月”必然让朱自清“低头思故乡”。他的故乡在江南,荷塘的寂静不禁让他回想起江南“热闹”和“有趣”的场景。正如后文中作者所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3]”文中的月下荷塘、荷塘月色便是作者在心境的作用下幻化出来的情境,这种境界亦真亦幻,妙不可言,颇有空灵之感。与其说这是清华园中那个作者“日日走过的荷塘”,倒不如说是作者在心情放松之下幻化出来的世界,由于倾注了作者的情感,今晚“满月”的荷塘才会如此地美。无论是月色、月光还是月影,都不过是作者心境的映照罢了,从明亮到朦胧再到黑暗,由月亮光线的变化折射出作者的心情从不平静到平静再归于不平静的变化,以此表达他对时局的忧患和个人处境的苦闷。
[1]陈孝全.朱自清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28.
[2]方道.散文学综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国维.人间词话[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20.
(作者介绍:王丽艳,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