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上前纵隔淋巴瘤坏死的相关因素

2019-08-13 09:49冯文秋赵绍宏方瑞徐倩迟红卫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霍奇金腺瘤淋巴瘤

冯文秋,赵绍宏,方瑞,徐倩,迟红卫

1.华北石油总医院医学影像科,河北任丘 062552;2.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北京 100853;

淋巴瘤是前纵隔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原发于纵隔淋巴结或起源于胸腺组织[1],病理学上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2],其发病率仅次于胸腺瘤[3]。近年前纵隔淋巴瘤发病率升高,约为0.80~1.39/10万人[1]。与其他部位淋巴瘤相比,前纵隔淋巴瘤更易出现坏死[4],既往研究多局限于影像特征的描述,关于前纵隔淋巴瘤出现坏死的相关因素研究较少。前纵隔淋巴瘤出现坏死时,影像学上与胸腺瘤难以鉴别,但两者的治疗方案截然不同,术前鉴别具有一定的意义[5]。本研究拟分析淋巴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寻找淋巴瘤坏死的相关风险因素,进一步加深对前纵隔淋巴瘤生长方式、组织学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的多样性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为前纵隔肿块,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瘤的41例患者的资料,排除既往有治疗史的病例,年龄5~54岁,平均(26±12)岁。临床症状以胸闷、气促、间断性低热、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扫描参数:X线管旋转速度0.33 s/r,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00 mA,螺距1.5,准直0.5 mm ×64。常规扫描层厚5.0 mm,薄层重建层厚1.0 mm;CT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普罗胺(300 mgI/ml,拜耳先灵药业),成人流速3.5 ml/s,儿童流速1.5 mm/s,25~30 s和60~65 s进行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造影剂注射剂量:成人1.5~2 mm/kg,儿童1~1.5 ml/kg。肺窗:窗宽1500 Hu,窗位-600 Hu;纵隔窗:窗宽350 Hu,窗位35 Hu。

1.3 分组及分类方法 根据影像学上有无坏死分为坏死组和无坏死组。病理组织学分类:按2016年WHO淋巴瘤分类标准,将41例前纵隔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霍奇金淋巴瘤分为经典型(结节硬化型、富淋巴细胞型、淋巴细胞减少型及混合细胞型)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分为B细胞和T细胞起源,纵隔内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灰区淋巴瘤等。

1.4 评估内容 由2名从事胸部CT诊断15年以上的医师分析原始薄层图像,包括病变大小、生长方式(中央对称生长和偏侧生长)、密度,其内是否有低密度无强化区及无强化区的分布(病灶中央或边缘)、强化程度及合并其他异常。由1名从事胸部病理学诊断10年以上的医师对穿刺组织进行分析,包括病灶的组织学类型及其内是否有坏死区。坏死:病理学上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死亡;胸部CT表现为实性病灶内部低密度区,CT值为10~20 Hu,增强扫描无强化。强化程度:胸部CT平扫病灶内实性成分的平均CT值与增强扫描实性成分的平均CT值之差。生长方式:以胸骨柄中线为准,一侧病变最大径超过对侧2倍为偏心性生长,反之为对称性生长。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患者年龄、病变大小、强化CT值比较采用成组资料t检验,性别、病理类型、生长方式比较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病变坏死相关变量的最佳临界值及曲线下面积,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分类 41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病理学分类见表1。坏死组与无坏死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前纵隔淋巴瘤生长方式、强化幅度与坏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理类型、病灶大小与坏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1 前纵隔淋巴瘤病理类型比较 坏死组和无坏死组的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4,P=0.001),见表2。27例前纵隔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类型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5例,其中1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图1),图1病例免疫组化显示:网状淋巴细胞一线标记抗体LCA(+),CD10、CD20、CD23(FDC)、CD30、CD3、CD5均呈阳性,CD15、CD117呈阴性,B淋巴细胞瘤-2/6基因BCL-2、BCL-6呈阳性,Ki-67%(80%+),多发性骨髓瘤致癌基因-1阳性,TDT(-),干细胞关键蛋白抗体-4阴性;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2例,其中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9,P=0.04),见表2。14例霍奇金淋巴瘤中,12例无明显坏死(图2);图2病例免疫组化显示:CD3、CD15、CD20、CD30呈阳性,Ki-67(40%+),大细胞异质性PAX5(+),细胞角蛋白CK(-)、CK19(-),上皮膜抗原(-)。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

2.1.2 前纵隔淋巴瘤大小比较 坏死组和无坏死组患者的病变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0,P=0.006)。对坏死组和无坏死组进行ROC曲线分析,病变大小临界值为9.0 cm,曲线下面积为0.774,出现坏死的敏感度为65.0%、特异度为95.2%(图3)。

2.2 Logistic回归分析坏死相关因素 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前纵隔淋巴瘤坏死的影响因素包括病灶大小(OR=1.401,95% CI 1.011~1.940,P<0.05)及病理类型(OR=7.739,95% CI 1.316~45.520,P<0.05),其OR值均>1。

表1 坏死组与无坏死组淋巴瘤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表2 坏死组与无坏死组淋巴瘤的病理类型比较(例)

图1 女,41岁,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A~C为胸部CT平扫纵隔窗、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图像,显示前纵隔偏左侧生长的软组织肿块,大小7.2 cm×6.5 cm,增强扫描其内可见大片状无强化低密度区(箭),实性成分平均强化CT值40 Hu;病理结果示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伴大片坏死(星号,HE,×40,D)

图2 女,28岁,前纵隔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A~C为胸部CT平扫纵隔窗、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图像,显示前纵隔偏左侧生长的软组织肿块(箭),大小7.8 cm×7.3 cm,增强扫描平均强化CT值约21 Hu,其内未见明显坏死;病理结果示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箭头,HE,×40,D)

图3 病灶大小鉴别诊断病灶有无坏死的ROC曲线

3 讨论

近年胸部淋巴瘤的发病率升高,最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纵隔和双侧肺门对称性肿块,既往报道的纵隔肿块为主要影像学表现的淋巴瘤少见,可原发于前纵隔或作为全身淋巴瘤的一部分,出现坏死时与前纵隔其他肿瘤,尤其是胸腺瘤鉴别有一定的困难[6]。本研究中,41例患者均以前纵隔肿块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累及大血管间隙,居中央向两侧生长或偏侧生长,肿块周围有大小不等的淋巴结,部分肿块表现为多结节融合;继发性淋巴瘤可合并肺门、腋窝或颈部淋巴结增大[6-7]。

3.1 前纵隔淋巴瘤坏死相关因素 前纵隔淋巴瘤坏死的几率较其他部位淋巴瘤高[6]。Wernecke等[8]研究认为CT增强扫描时21%的前纵隔淋巴瘤患者可出现低密度坏死区。本研究显示,20例(49%)前纵隔淋巴瘤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其发生率高于Wernecke等[8]的报道。既往关于前纵隔淋巴瘤坏死的相关因素研究较少。张文浩等[4]研究显示,前纵隔淋巴瘤的大小和增强扫描后CT净增值与坏死相关,轻至中度强化是淋巴瘤与其他出现坏死的纵隔肿瘤的鉴别要点之一,该研究发现病灶>7.5 cm时易出现坏死。Ouassou等[9]研究显示,前纵隔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容易出现坏死,坏死与病理类型有关。本研究中,前纵隔淋巴瘤出现坏死与病灶大小和病理类型相关,当病灶大小>9.0 cm时易出现坏死,大于张文浩等[4]报道的病灶大小。此外,前纵隔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较其他类型的淋巴瘤更易出现坏死,与Ouassou等[9]的报道相符。病理学上前纵隔淋巴瘤属于少血供肿瘤,肿瘤生长过快、过大时易引起肿瘤组织缺血坏死,且坏死多位于病灶中央(本研究中16例),由于病灶边缘的肿瘤组织易对周围血管发生窃血从而不易发生坏死,而肿瘤中央组织窃血能力降低,易发生缺血坏死。本研究显示,27例(66%)前纵隔淋巴瘤增强扫描实性成分CT净增值<25 Hu,强化幅度与坏死无关,与 张文浩等[4]的报道不符,其原因为淋巴瘤属于少血供肿瘤,强化幅度较低,多为轻至中度强化,CT值多为15~25 Hu,差距较小,不能很好地预测坏死的可能性,但可与胸腺瘤相鉴别,杨志惠[10]研究显示,72%的胸腺瘤增强扫描后实质成分明显强化,强化CT值约30~50 Hu,强化幅度明显高于淋巴瘤。

3.2 前纵隔坏死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 前纵隔淋巴瘤出现坏死时需与胸腺瘤相鉴别,①发病年龄:淋巴瘤多见于年轻人,胸腺瘤多见于中老年人;②生长方式:淋巴瘤多倾向于中央向两侧生长,胸腺瘤多见于偏侧生长;③强化幅度:淋巴瘤多发生轻至中度强化,极少数可明显强化[11];胸腺瘤多为中至明显强化;④周围结构改变:淋巴瘤对周围结构呈包绕性生长,可见“血管漂浮征”,血管管腔、形态无明显变化,胸腺瘤多呈侵蚀性生长,血管可变形、管腔变窄;⑤形态特征:淋巴瘤表现为多结节融合,此特征在胸腺瘤中少见;⑥前纵隔继发的淋巴瘤可合并其他部位淋巴结肿大,如颈部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而胸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时一般仅见于病变周围,其他部位淋巴结转移少见。但部分病例鉴别困难,需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鉴别。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样本量相对较少,需增加样本量进一步证实前纵隔淋巴瘤坏死的相关因素;②病灶大小及强化CT值的测量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有助于减小误差。

总之,与其他部位淋巴瘤相比,前纵隔淋巴瘤易出现坏死病灶与其病理类型和大小有关,在临床工作中需提高对前纵隔淋巴瘤的组织学特征、生长方式及影像学表现多样性的认识。

猜你喜欢
霍奇金腺瘤淋巴瘤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结直肠腺瘤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1990—2019年中国霍奇金淋巴瘤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分析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当心! 淋巴瘤会伪装
HBsAg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抗HBV治疗期间HBV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分析
霍奇金:利用X射线解析生化物质结构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