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帆
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外一科,广东惠东 516300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属于临床一种常见的高能量损伤骨折类型,该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会促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研究显示,若仅对患者行单侧钢板固定治疗,则容易因为固定不稳而引发继发性移位等现象,最终促使患膝关节发生内翻或者外翻畸形,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2]。随着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被广泛应用于该疾病治疗中[3-6]。本研究主要针对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5 年1 月~2018 年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6 例,纳入标准:Schatzker Ⅴ型、Ⅵ型骨折;自愿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高;存在正常的精神状况。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年龄25 ~59 岁,平均(38.6±6.2)岁,共28 例,男18 例,女10 例;致伤原因为摔伤、坠落伤、重物砸伤、交通事故伤的患者分别有10、5、13 例;Schatzker 分型为Ⅴ型、Ⅵ型的患者分别有19、9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6 ~60 岁,平均(39.1±7.0)岁,共28 例,男16 例,女12 例;致伤原因为摔伤、坠落伤、重物砸伤、交通事故伤的患者分别有8、6、14 例;Schatzker 分型为Ⅴ型、Ⅵ型的患者分别有20、8 例。本研究经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者均知情同意,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前均要行影像学检查,若发现患者合并有内科疾病,则要对其加强术前风险评估,避免其存在手术禁忌证,然后再择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手术开始前半小时给予患者头孢类抗生素注射,麻醉方式均选择硬膜外全身麻醉,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之后,将患者取平卧位,采用C 型臂 X 线进行辅助,全程监视手术过程;手术区域消毒铺无菌巾。对照组患者行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在患者膝关节前外侧位置作出一个手术切口,长度为10cm 左右,先切开关节囊,充分暴露关节面,促使其平整性有效恢复,如果发现有缺损或者塌陷现象出现在平台关节面,则要采用钝性器械对其加强复位处理,若患者出现了严重缺损现象,则可采用自体或异体松质骨对其进行填充,最大程度上将关节面的平整度恢复,进而获得良好的解剖复位效果;恢复胫骨到正常解剖力线之后,将克氏针打入,对其行临时固定处理,采用X 线机进行拍片,显示获得满意的位置之后,采用高尔夫锁定钢板妥善固定外侧髁平台处,对术口进行冲洗及止血之后,将其逐层缝合好,将患者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合理放置引流管。观察组行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在患者膝关节前内侧或者后内侧位置作出一个手术切口,长度为10cm 左右,将胫骨内侧平台位置、后侧缘位置充分暴露,将患者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合理解剖复位骨折部位,以此来确保胫骨内侧柱的力线恢复到正常状态,然后再合理选择支持钢板来妥善固定骨折部位;在膝关节前外侧作另一手术切口,长度控制在10cm 左右,充分松解组织之后,暴露膝关节、胫骨外侧髁,撬拔处于塌陷状态的关节面,促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将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合理填充松质骨,采用X 线机进行照射,确认关节面处于良好状态之后,合理选择胫骨平台外侧支持钢板,将其妥善固定好,冲洗,完全止血之后,对其行逐层缝合处理,将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对引流管进行合理放置。两组患者均在术后2d将引流管拔除,且采用抗生素行3d 治疗,术后第2天采用抗凝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以此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有效预防;术后第3 天时,指导患者在床上行肌肉锻炼与运动;术后患者膝关节需采用可调节支具固定4 ~6 周左右,术后第6 周时,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其下床进行适量运动;术后2 个月时,可指导患者开始行循序渐进的负重运动,告知患者出院之后及时回院接受复查,频率为每个月1 次。
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胫骨平台PA(后倾角)与TPA(内翻角)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膝关节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负重时间。分别在术后早期、术后12 个月时对两组患者摄片,观察胫骨平台PA(后倾角)与TPA(内翻角)变化情况[7-9]。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膝关节僵直、切口感染等。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膝关节锻炼时间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愈合时间、负重时间更早,手术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组别 n 膝关节锻炼时间(d) 愈合时间(周) 负重时间(周)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对照组 28 14.56±2.68 12.52±2.15 8.92±3.15 286.62±50.12 96.26±15.58观察组 28 5.36±1.52 17.52±3.27 13.28±4.15 289.58±49.85 75.05±15.28 t 15.8005 6.761 4.428 0.222 5.143 P 0.000 0.000 0.000 0.8255 0.000
两组患者术后早期、术后12 个月时的胫骨平台PA、TPA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胫骨平台PA、TPA比较,°)
表2 两组胫骨平台PA、TPA比较,°)
组别 n PA TPA术后早期 术后12个月 术后早期 术后12个月对照组 28 8.85±3.05 9.23±3.25 86.26±3.85 88.69±4.05观察组 28 9.15±3.15 9.46±3.18 86.98±3.16 86.26±3.85 t 0.362 0.268 0.765 2.301 P 0.719 0.790 0.448 0.025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组别 n 膝关节不稳 切口感染 总发生对照组 28 7(25.00) 1(3.57) 8(28.57)观察组 28 1(3.57) 1(3.57) 2(7.14)χ2 4.383 P 0.036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关节面相较于平常损伤更加严重,并且内外髁骨位置处的骨折难以在原本生理解剖位置上固定,所以具有较大的治疗难度[11]。并且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难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4]。
本研究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胫骨平台PA、TPA 对比无明显差异,说明这两种手术方式均可用来有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但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膝关节锻炼时间更早,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χ2=4.383,P <0.05),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相比,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能提早患者膝关节锻炼时间。这可能是因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不仅能为患者膝关节局部提供稳定、持续的固定力,同时还能对骨折力线改变、骨折移位进行有效预防,能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进行有效促进[12]。行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可能是因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后有利于患者及早活动膝关节,康复过程中可行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所以具有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3]。
综上所述,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均能有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但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膝关节锻炼时间更早,推广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