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东/南京博物院
1914年8月,欧洲大陆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惨烈的战争造成了数百万人的伤亡和不计其数的财产损失。一战的爆发也引起了当时中国北洋政府的关注。北洋政府不仅派出了以何遂等人为代表的一战欧洲观摩团,而且还派遣了14万华工参战。这段历史也对近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次在整理南京博物院院藏文物过程中,发现的何遂一战欧洲观摩团旧照,就真实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这批珍贵旧照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现在本人就结合这批宝贵资料,与各位同仁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以求从中得到一些历史启发。
何遂(1888—1968),字叙甫,福建闽侯人[1]。1904年16岁的他进入了由闽浙总督许应骙创办的福建武备学堂学习,也开始了其反对清王朝腐朽统治的革命历程。21岁时何遂毕业于当时赫赫有名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在校期间他思想积极,并参加了由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中国同盟会,成为广西同盟会的创建人之一。他在革命工作中努力发展组织力量,并创办《南报》,积极宣传革命思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年轻的何遂成为反对封建帝制的革命中的急先锋。1913年至1915年何遂赴日考察军事。回国后应黎元洪的邀请到陆军大学任战术教官,与李济深先生共事,彼此相交甚契,随后参与了中国北方地区最早的反袁行动。袁世凯死后,何遂被北洋政府派往欧洲观摩一战,并在归国后撰写了《欧洲观战记》一书。1917年孙中山先生在广东组织护法军政府,何遂南下任靖闽军司令,后再次东渡日本。1924年何遂参与了由冯玉祥、孙岳、胡景翼发动的“北京政变”,囚禁了贿选总统曹锟,建立国民军,通电全国欢迎孙中山先生北上共商国是,何遂随后就任国民军第三军参谋长、第四师师长,还担任北京政府的航空署长、国民军空军司令。1928年何遂应李济深邀请,到广州担任总参议,同年5月出任黄埔军校代理校长,即“代校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何遂积极为抗日力量募捐筹款,不惜将自己在北京的房产变卖,支援热河抗战。在此期间,何遂出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在南京还会见了以周恩来、博古等为代表的中共中央代表团,自此以后就与中国共产党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子女也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期间,何遂认为抗日战争使得中国的老百姓深受苦难,国家也积贫积弱,需要休养生息。他极力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这种在特殊战线上的斗争一直延续到了国民党撤退台湾以后。
何遂一生的传奇经历,正是中国从辛亥革命爆发到新中国建立,这一时期一个中国正直热血革命军人的真实写照。
这批馆藏何遂一战观摩团旧照共三册,两百四十余张。由于旧照时隔百年,其来源尚未查明,但根据已有的线索推断,可能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夹杂在何遂捐赠的文物中,进入馆藏。旧照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以下我们就对此进行说明和分析。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实际上由黎元洪和段祺瑞所控制。在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且进入了焦灼的状态,于是黎元洪委派何遂、沈鸿烈、郑恒等四人组成一战观摩团,远赴欧洲考察观摩军事及战争的具体形势。段祺瑞也拿出一万银元加以资助。从一战欧洲观摩团成员的旧照中可以看出,本次考察都是选择富有军事经历的年轻军官参加,这些人大都参加过中国近代的旧陆军和新式陆军的建设,在他们以后的发展中对中国近代史也会产生各自不同的影响。这次观摩考察从1916年12月至1918年7月,历时约1年半,在欧洲先后考察了英、法、美、意、比等国家及所属军队的建设、武器装备和部署情况。在考察过程中何遂还对考察的各国做出了评价,并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如在参观一战法军以后就做出了以下评论:法军是协约国之中的中坚力量,军事进步,武器精良,部队运输皆用火车及汽车,少有用马车者。1921年何遂回国后还基于这段经历出版了7万多字的《欧洲观战记》一书,力主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这本书堪称国人“打开国门,直面世界”之先声(见图2、3、4)。
中国一战欧洲观摩团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观摩学习,加强中国军队的自身建设,在指挥、装备及训练上全面学习欧洲的先进经验。
1.图5、图6为一战时观摩团考察坦克的照片。坦克作为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具有直射火力强、越野能力好、装甲防护力坚固的特点,在陆地武器中的重要性,远远高于轮式装甲车辆。坦克主要执行与敌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以及压制、摧毁工事、歼灭敌方陆上力量的任务。它由英国人发明,在一战中首次使用,也是当时的最先进武器装备之一,中国欧洲观摩团对此种新武器是比较重视的,若干年后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也开始了少量的装备。
在1928年何遂出任黄埔军校代理校长期间,由于当时经费有限,还不能在军队中装备坦克,但在黄埔军校的演习中就已经出现了坦克模型的身形,如图7。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飞机被首先用于战场上空指引炮兵射击、侦察和轰炸。中国一战欧洲观摩团也非常关注航空武器的发展和作战效能,图8为观摩团所拍摄的协约国使用战斗机的照片。
1924年何遂任北京政府的航空署长、国民军空军司令期间,也开始大力发展中国的空军和航空工业,但终因国家战乱不休、政府经费捉襟见肘而作罢,但在以后的黄埔军校的演习中有所体现,如图9、图10。
3.作为战争之神的火炮,也是中国一战欧洲观摩团在装备考察中的重点项目。中国陆军对火炮的迷恋由来已久,从中国清末的洋务运动开始,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在此期间中国也从欧洲购买了很多各型巨炮。何遂在黄埔军校期间也是如此,非常重视火炮的装备发展及其训练方法。黄埔军校特别开有炮科,培养炮兵指挥人才,如图11、12。
4.在战术的指挥层面上,一战欧洲观摩团也很注重向欧洲各国学习,他们收集和拍摄了大量的阵地航空照片,用以分析和研究战场的形势和各国军队的部署,并对各国的战法优势和弱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如图13、14。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随着战势的不断扩大和战争时间的不断延续,交战各方的有生力量逐渐消耗殆尽,后勤补给也随着劳动力的短缺而捉襟见肘。特别是在1916年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后,这种情况更加突出[2]。1916年,在北洋政府的协助下,法国军方代表与天津惠民公司签订了委托招工合同。同年,英国也来华招募华工。英法两国此番总计向中国招募了约14万名华工,其中法国约4—5万名,英国约10万名。这些华工大都来自中国的山东省,华工的出现有效地缓解了协约国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华工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而且蒙受了巨大的牺牲。当中国北洋政府基于借机挽回被侵占的国家利益考量而宣布参战时,这些华工又被赋予了代表国家参战所承担的“以工代兵”义务。中国一战欧洲观摩团作为中国国家主体派往欧洲战场的准军事代表,何遂等人也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在欧洲参战华工的艰辛,如图15、16、17、18,这些影像资料是无比珍贵的。
从何遂拍摄的一战欧洲战场华工的的照片可以看出,华工都为身体健壮的中青年男性,他们身穿协约国军队所提供的统一服装,在欧洲战场上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如运输粮食、木材、弹药等战争物资,以及修筑战壕等。从照片中还显示华工虽然从事着艰苦的劳动,但在其精神层面上还是比较乐观的。
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魏源等改革派就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治国方针。随后的洋务运动中,西方近代先进的军事训练与管理方法不断被引进,军事理论、战略战术、武器制造相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辛亥革命以后,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为全面吸收西方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西方军事制度的效仿、吸收和改造,无不体现了觉醒后的中国军事管理者对西方军事文化的主动态度。一战观摩团军事旧照,就有效地证明了这一点。1916年的这次考察对于中国近代军事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向北波及东北军队的改良和建设,向南波及黄埔军校的建设。这为以后中国更加彻底的革命打下了很好的军事基础。
在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上,英国外交大臣巴尔福声称,一战期间中国为战争“未花一先令,未死一个人”。这一违背史实的论调,立即遭到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顾维钧的厉声反驳:中国14万华工在欧洲战场浴血奋战,有谁敢否认他们的贡献和作用?何遂所拍摄的这些珍贵照片有效地证明了中国华工在一战中所发挥的作用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3]。正如蔡元培先生在庆祝一战胜利的演讲中所说:“我们要认清他们的价值,劳工神圣!”随后在中国发生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在国内外强大压力下,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未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也未在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爆发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综合以上的说明和分析,可知何遂一战观摩团旧照,真实地反映了在一战期间近代中国努力向西方学习军事的实际行动,另外还反映了参战的14万华工对一战协约国的胜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期待在以后的研究中会有更多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