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档盘点 宋代绍兴墓志铭档案介绍

2019-08-13 12:21周国行绍兴市档案馆
浙江档案 2019年7期
关键词:拓片墓志铭墓志

周国行/绍兴市档案馆

2018年,绍兴市档案馆接收了本市会稽金石博物馆馆长张笑荣先生捐赠的宋代墓志铭拓片,共119方,系张笑荣先生多年收藏的宋代绍兴墓志和买地券档案中的一部分。这批墓志档案的进馆较好地填补了市档案馆馆藏宋代历史文化档案的空白,同时对于挖掘绍兴历史档案、深化越地文化研究、传承乡贤品德风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墓志铭是我国古代安葬逝者时存放于墓穴中的刻石,其文字的内容相当于现代的悼词。这批墓志铭所在墓葬基本集中在绍兴本地,即宋代越州府(北宋)和绍兴府(南宋)地域范围,其中地处会稽县的47方、山阴县的50方,其余还有当时上虞县、馀姚县、临安府临安县等地的宋代墓葬22方。墓志铭的时间跨度从北宋淳化五年(994)至南宋咸淳九年(1273),将近300年。这些墓志铭形制各异、辞采典雅、文字简洁、书法精湛、镌刻美观,记录了不同墓主人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持家、学问、郡望、官衔、政绩、功业、技艺等,有的还记录了家族的迁徙流源、家训、风俗民情以及物品、地名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在对这批墓志铭档案进行系统整理时我们发现,宋代绍兴地域的墓志铭内涵十分丰富,文章的体例格式也迥然不同。从墓志铭的文章结构看,一篇完整的、典型的墓志铭一般由序、志、铭三部分组成。序,描述的是撰写者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情况下接受或承担撰文任务的,说明撰写墓志铭的缘由、背景。志,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基本用散文体裁撰写,叙述墓主人的姓名、生卒年月、籍贯、官职、生平事迹、道德品行等,这是墓志铭的主体部分。铭,为文章的结尾部分,一般用四言或七言韵文概括全篇,对逝者生平进行综述,高度评价逝者事迹与品行,同时表达对逝者强烈的悲痛追思之情。我们还发现宋代绍兴墓志铭对墓主人多持高度肯定的、正面的评价,几乎没有负面的内容,更没有否定方面的内容。从宋代绍兴墓志铭的体例看,如墓主人属于达官显贵,则撰文均比较考究,表现为文字多、篇幅长、辞藻华丽、镌刻精美,而且序、志、铭三部分都比较完整齐全;普通人的墓志铭写得比较简单,有的开门见山直接写“志”,省略了“序”和“铭”两个部分,这样也显得既朴实又简明扼要。

宋代绍兴墓志铭除了体例方面的特征外,还具有以下较为明显的特征。一是墓志铭刻石形状和大小不同。基本为长方形,正方形的较少。高度一般在50厘米到80厘米之间,宽度一般在40厘米到60厘米之间,从中可见宋代绍兴墓葬墓志刻石的形制和规格是约定俗成的。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宋代绍兴墓志铭制作过程中采石、运输、加工的劳动生产能力以及家庭置办墓葬的经济成本。但也有形制特别大的墓志铭,如《史岩之墓志》(此档案目前未正式进馆)长203厘米,宽103厘米。史岩之(1193—1270)系嘉定十年(1217)进士,官至资政殿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不难想象,其豪华的墓志铭与墓主显赫的身份是分不开的。二是墓志铭有不同的名称。第一类是带“墓”字的。这类最多,具体有称“墓志铭”的,如《宋汤君夫人周氏墓志铭》;有称“墓铭”的,如《宋故马君夫人潘氏墓铭》;有称“墓记”的,如《宋故朱君仁仲墓记》;还有称“墓志”的,如《先妣墓志》,119通墓志铭中以“墓”相称的有88通。第二类是带“圹”字的。称“圹志”“圹铭”“圹记”等,如《有宋季公圹志》《宋故路帅唐公圹记》等,这一类的数量比较多。另外,还有零星的称作“窆铭”“柩”的。极少数省略题名,直接进入正文的。三是题额位置与格式不同。从题额的位置看,大多数墓志铭均横刻在正文上部,用篆体书写为多,也有用楷书、隶书书写的。有的墓志铭题写在正文最右侧位置,顶格竖刻,正文在其左侧从顶格往下自右往左直排竖刻,落款在正文的最左侧,如同古文的写作格式,题名的字体和大小与正文一致。其他有11通墓志铭题额竖刻在正文中间,字体以楷书为主,篆书、隶书比较少见。四是起草墓志铭的作者和字数不同。从馆藏墓志拓片看,其中有一部分是逝者家属请当时名人撰写的,如《宋故承议郎朱君墓志铭》,其撰文者为上官均,据《宋史》记载,上官均字彦衡,邵武人,为神宗熙宁年间进士,是历经神宗、哲宗、徽宗三朝的重臣。但名人所撰的墓志毕竟还是少数,普通人家一般都委托亲眷中有文化的人来撰写,如《先妣墓志》的撰写者就是逝者的儿子马举,《韩干卿之妻吴氏墓志》的撰写者就是吴氏的丈夫韩干卿,其他还有的是逝者侄子、外甥、女婿等撰写的。家人、亲戚对逝者有深厚的感情,并对逝者本人生平了解颇多颇深,因此撰文虽不及名人文采飞扬,但情真意切。从志文的内容看,绍兴宋代墓志层次分明、叙事语言精练、情感真切,字数大多在300字至500字之间,最短的《宋赵氏孺人墓志》仅69字,最长的《宋故右中奉大夫秘阁修撰宋公墓志铭》超过2000字。

南宋时绍兴一度成为南宋皇朝的首都,定都临安后,绍兴仍是事实上的陪都。因此,宋代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对于绍兴乃至整个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宋代绍兴墓志是研究宋代历史文化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实物,可以作为研究开发的第一手资料。

墓志档案的价值,首先,体现在能够对绍兴宋代历史(地方志)起到补证作用上。绍兴市档案馆馆藏的这批墓志档案中有部分墓主是宋代的达官显贵,有的还是朝廷重臣,如《宋故武功大夫高州刺史冯公墓志铭》墓主是授武功大夫、高州刺史冯邦正,《史岩之墓志》墓主人为史岩之(前文已提及),这些志文记述的内容往往是绍兴宋代历史的补证材料,有助于对宋代绍兴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作出较为客观、真实、完整的评价。另外,在墓志铭中,一般会对墓主的生卒年月、籍贯、墓葬地点、生平事迹、道德品行等情况作出明确记载,因此墓志铭也是编修家谱、地方志的基本素材。其次,体现在对宋代绍兴社会生态方面的研究价值上。如有的墓志铭记录和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社会民情,有的记录了墓主人生前做官的任职经历、异地交流转任等情况,对于研究宋代诸如官制、地名、风俗等具有重要价值。再次,体现在文学及书法方面的研究价值上。馆藏的墓志铭中不乏修辞典雅、文采精美、书法精湛的极妙文章,这些作品往往都出自宋代不同时期的达官显贵、大家名流之手,这些墓志不仅较好地保存了这些大家的艺术珍品,对于研究宋代绍兴碑铭文化和书法艺术具有极高的价值。

古代墓志石刻档案是一种宝贵的历史档案,更是国家和社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档案部门对其有着义不容辞的收藏和保护责任,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开发利用好。宋代绍兴墓志铭拓片是民间收藏爱好者经过多年收集积累的,几经转展反复,其大多数拓片纸张已开始发黄,并呈卷曲皱褶状,有的还产生了破损霉变,情况比较严重,档案质量堪忧。这批珍贵档案接收进馆后,绍兴市档案馆及时组织力量进行熨整和防霉防虫处理,同时开展数字化扫描等一系列原件保护工作,并按年代顺序进行整理编目,赋予每一张墓志铭拓片新的题名和馆编档号,第一时间放进档案特藏库进行永久保存。与此同时,市档案馆邀请相关博物馆、绍兴文理学院的专家学者以及金石收藏家等进行研究认证,对每一通墓志铭的形制、文体及年代进行全面鉴定、考证,组织文史工作者将所有墓志铭拓片上的志文逐一辨认辑录下来,整理成篇,与绍兴会稽金石博物馆合作将拓片图像与原文结集出版,让这批珍贵档案来自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猜你喜欢
拓片墓志铭墓志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垣曲北白鹅墓地出土青铜夺簋铭文
辽代《韩德让墓志》疏解
充满自嘲与幽默的西方墓志铭
拓片制作中的用墨技巧
辽代《耶律弘礼墓志》考释
十件辽代汉字墓志铭的录文
墓志铭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