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忽视思想教育和创新教育

2019-08-12 01:39袁鹏斌
上海人大月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钱学森思想道德想象力

袁鹏斌

千年大計,教育为本。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在科技、文化、经济、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笔者看来,要实现“中国梦”,还必须要有科技的高速发展,还要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创新意识。

实现“中国梦”不是一两代人的事,要子子孙孙不断奋斗。奋斗就必须有坚实的文化根基和牢固的思想基础。现在,年轻父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从孩子二岁起就参加各种培训班,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和创新教育。笔者认为,有理想、爱国、爱人民比掌握各个门类的艺术更重要。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观,“三观”不正,就很难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就是说,只有文化和艺术修养还不够,应德才兼备,才能为社会贡献更大力量。

人的思想教育必须从孩童抓起,这也是社会对下一代需负的责任,只有全社会共同认识到思想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培养合格人才,才能在新时代潮流中,站稳脚跟,迎接挑战,接受考验,实现科技强国,实现“中国梦”。

2005年,钱学森向温家宝总理提了一个问题,后来被称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比“钱学森之问”更具普遍性的问题是:相对于我们的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和教育投入,从我们的教育体制中走出来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不是没有,但是为什么这么少?

大部分人会认同“钱学森之问”。许多专家学者也对此进行了深刻思考,国务院参事室参事、西湖大学校董钱颖一先生认为,当下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造成的中国学生缺乏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好奇心和想象力部分来自天生,但是后天会把它们磨灭,现代社会甚至出现了受教育越多,想象力却变得越少的情况。由此来看,正是我们的教育把人先天的想象力给“扼杀”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怎么可能有创造性呢?

学校教育的真谛和宗旨是什么?是培养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能够承担实现“中国梦”的接班人。然而一味追求应试教育、精英培养,是当下家长的普遍教育理念。

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在这方面应有所行动,率先做好下一代的思想教育工作。笔者以为,相关部门应规范中小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从幼儿园开始到初中每周安排思想道德教育课,并规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参与社区、学校及家庭各种劳动,从小培养好习惯。具体来说,可以优先考虑给中小学生每周安排两节(约2小时)思想道德课,同时至少安排一小时集体劳动课。劳动不但培养小孩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在劳动中孩子们互帮互助的行为,可以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这些都是思想道德教育。

要改变可能扼杀孩子好奇心、想象力的教育方法就要矫正广大家长对教育宗旨的不正确认识,尤其是小学阶段,要为孩子松绑,把孩子从繁重的作业、无休止的课外培训中解脱出来,为孩子成长为真正的杰出人才保留潜力。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海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

猜你喜欢
钱学森思想道德想象力
钱学森之答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又见钱学森”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想象力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
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养成之我见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