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考察上海时强调,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行走在时尚最前沿的上海,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将垃圾分类的“新时尚”演绎得更加精彩,更好为全国积累经验。
2月18日,上海首家专门从事垃圾分类活动的专业化社会组织——新时尚垃圾分类事务所在虹口区揭牌成立。当“新时尚”撞上了“首家”,人们不禁要问:被称为政府和市场以外“第三只手”的社会组织在垃圾分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带着这些问题,《上海人大月刊》专访了新时尚垃圾分类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负责人杨园。
“我们扮演的是月嫂的角色”
上海人大月刊:您创立事务所的初衷是什么?
杨园:2015年,我作为负责人加入上海爱易青年公益服务社(以下简称服务社),承接了虹口区的绿色账户运维项目(指通过积分兑换鼓励居民自主对垃圾进行分类,实现“分类可积分,积分可兑换,兑换可获益”)和“绿色星期六——社区资源回收日”政府实事项目,这是我涉足環保领域的开端。通过在虹口区378个小区开展绿色账户积分现场兑换、社区资源现场回收、分类志愿者现场指导等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推广活动,我发现虽然每次活动现场都“人山人海”,居民的认同度也很高,但是真正践行垃圾分类的却很少,能够做到坚持分类的更是凤毛麟角,垃圾分类似乎陷入了“高意愿、低行动”的困境。我也一直在思考社会组织如何能找到一种新的思路来解决垃圾分类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去年11月6日,习总书记到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市民驿站视察时,我作为参与虹口社区建设的社会组织代表,有幸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尤其是在总书记提到“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时,我灵光乍现:为何不创建一个专门从事垃圾分类的社会组织呢?名字就叫“新时尚”!心动不如行动,随后我便与虹口区民政局作了进一步的沟通,时隔三个多月,事务所在多方支持下顺利创建。
上海人大月刊:作为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第三只手,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比如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增加提供公共产品等。那么,您认为事务所在垃圾分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杨园:居民区是垃圾分类的“主战场”,居委会、物业、业委会是推动垃圾分类的“三驾马车”。众所周知,上海的垃圾分类实行“四分法”,即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可以说教会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很简单,但如何让居民发自内心的主动去做是比较困难的,这需要一定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教会“三驾马车”,尤其是居委会,如何发动和帮助居民自发地进行垃圾分类。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创建了“爱蓝·新时尚”垃圾分类专项赋能培力计划。通俗点讲,这就好比是新手妈妈不知道怎么带宝宝,需要请月嫂来帮忙和指导,但月嫂肯定不会一直陪在身边,她要做的是“授之以渔”,从这点来看,我们扮演的就是月嫂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