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蓉
【摘 要】本文分析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德育中遇到的问题:缺乏整体规划;简单迁移、与现有课程体系缺乏全方位嵌入;与现有的教学内容缺乏有效融合等,从意识层面、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三个维度提出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嵌入德育课程体系中,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
【关键词】中职学校 优秀传统文化 德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B-0018-02
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各民族文化认同而建立的心理契约,同时也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德育将会有助于中职德育的开展、提升德育的有效性。但是优秀传统文化嵌入中职学校德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要从创新中职学校德育方面提出应然的策略。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德育的应然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价值,随着民族文化越来越被学术界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意义被挖掘出来。将优秀传统文化嵌入中职学校德育中来不仅仅有助于中职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而且也有助于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养成。
(一)塑造中职生健全的人格
优秀传统文化是本民族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沉淀形成的具有民族气质特点的文化,对于规范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特别是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一定的善良、朴实、为善、孝顺、爱国等教育内容都是中职学生为人所需,同时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学方式和求真务实的精神都是中职学生为学所需。《大学》中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告诉人们既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道德人格,又要修身养性,以到达人格的理想境界,实现齐家、修身、平天下的目标。而中職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通过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来实现人格的提升,使中职学校能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培养中职生职业道德
中职学校开展道德教育是为了更好地“树人”,将优秀的文化传统嵌入中职德育之中重点在于落实到人才培养上,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相融合。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社会经济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跨界性决定了中职教育具有一定的教育属性和职业属性,其中职业道德的培养尤为重要。传统文化中蕴含一定的职业道德成分,与中职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相融合,在潜隐默化中将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敬业乐业等思想精髓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意识和行为方面实现嬗变。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现状
虽然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学校德育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中职学校在开展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却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不够,与现有中职德育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将优秀传统文化简单迁移,与现有课程体系缺乏全方位嵌入;优秀传统文化盲目实施,与现有的教学内容缺乏有效融合等问题。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不够,与现有中职德育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虽然说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实施,对塑造中职学生的人格和职业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仅将优秀传统文化当作德育的一种内容,有些中职学校并没有认识和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由于受就业教育以及人才资源市场的影响,中职学校更重视学生的技术技能习得,无形中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应用。集中表现在中职学校缺乏对德育的整体规划,也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列入德育建设的整体规划中,仅仅将其作为临时性的、辅助性的一种手段而已。甚至有些中职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仅仅就是为了一时的时髦,根本没有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德育的作用。
(二)优秀传统文化简单迁移,与现有课程体系缺乏全方位嵌入
有些中职学校即使比较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但是由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与学校现有的德育课程体系实现全方位的嵌入,导致简单迁移传统文化的现象比比皆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改造。因为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德育国家规划教材,所以如果要将其作为德育的内容就必须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改造。而中职学校在师资、课程改革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改造比较困难,这也导致优秀传统文化简单迁移的问题频繁出现。例如,某一中职学校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引入了《弟子规》作为德育教育的内容,但是没有将《弟子规》与现有的德育教育融合,而是强行叫学生背诵其中的内容。这种简单的背诵不但起不到德育的作用,反倒使中职生反感。
(三)优秀传统文化盲目实施,与现有的教学内容缺乏有效融合
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典故和故事来作为教学实施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德育的趣味性,弥补了传统教育趣味性不够。但是,由于中职学校现有的德育已经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如果盲目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有德育教学内容在形式上结合,那么会忽视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有的德育内容相融合起来,导致优秀传统文化与现有德育教学内容形成“两张皮”,呈现出两者“格格不入”的状态,根本无法形成德育的合力。就其原因在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改造过程中与现有德育教育内容无法形成有效的融合,如何古为今用便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转化为现代德育的关键。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创新中职学校德育的策略
针对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德育的实然问题,就必须要以“立德树人”为前提条件,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德育应用的策略,以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一)意識层面: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是创新中职学校德育的重要依据,在实践中中职学校将其转化为校本教材,形成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德育内容。但是有些中职学校往往说起来重视、行动上却忽视。因此,中职学校从意识层面上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德育的价值。一方面,从意识层面上,中职学校要充分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德育的重要性,要辩证地处理好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中职道德的重要性,既不能保守地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开发,更不能夸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化;另一方面,从行动层面上,中职学校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列入德育建设的规划中来,从组织、制度、师资、经费等多个层面给予保障。切勿为了时髦开展传统文化德育建设、切勿为了政绩开展传统文化德育建设,要将发挥传统文化德育的功效实现长期性、可持续性的规划。
(二)课程体系:全方位将优秀传统文化嵌入德育课程体系中
课程是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得以落实的有效载体。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的背景下,要将其融入中职德育中,并且发挥其最大的教育效果。如果仅仅是通过简单的背诵、讲解等方式,那么无疑难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出来。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将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嵌入德育课程体系中。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多种层面上的德育内容,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单独的课程进行开发,并将其作为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开发,以便将零散的文化元素转变为可操作的课程,例如,某中职学校将壮族优秀文化编写成校本教材,并且将之作为选修课由学生选修,深受中职学生的喜欢。
(三)教学内容:优秀传统文化与现有的教学内容实现有效融合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师生相互传递的信息符号的统称,一般包括教材、课程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内容可以不沿袭严格的学科逻辑结构进行编排,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要融入其中,在教学内容层面上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切勿出现两种教育内容形成“两张皮”的问题。首先,中职学校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选择与改造,切勿将所有的传统文化都纳入学校德育建设中,要选择那些与学校德育相适应的、符合本地区学生心理需求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要对文化的现代意义进行系统改造。其次,中职学校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的德育教学内容相融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教育体系。从形式上,优秀传统文化要纳入现有的德育课程体系之中;从内容上,优秀传统文化要以典型例子等多种形式与现有的德育内容相融合;从实施上,优秀传统文化要与原有的德育协同并进、相辅相成。例如,某中职学校开展“六步颂扬经典”的活动,通过听优秀传统文化、看优秀传统文化、读优秀传统文化、抄优秀传统文化、讲优秀传统文化、演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与现有的教学内容相互配合、协同并进,发挥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王 屹,方绪军.职业教育教研模式改革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刘爱香,高 荣,韩永胜,周 玮.诵读经典与中职艺术学生德育教育的整合[J]教育现代化,2018(39)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学分级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GXGZJG2015B117)的成果,项目主持人:方绪军。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