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真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交通增长量十分迅速,各种交通工程越来越多,尤其是各种公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数量增长较快。钻孔灌注桩技术由于其技术成熟、施工方便、应用效果好的特点,在桥梁工程的使用中非常广泛,但其施工难度往往比较高,需要认真掌握其中的施工技术要点。为此,我将要在本文中对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探析,希望对促进我国桥梁工程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关键词: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1前言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非常多,其施工工艺相对比较复杂,一旦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对桥梁运行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由于其施工工艺的特殊性,需要认真做好相应的技术处理工作,实现合理化操作。为此,有必要对桥梁灌注桩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进行探讨,对施工工艺进行有效的规范,实现施工的安全运行。
2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概述
在桥梁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其地质条件比较特殊,如稳定性差、流动性大、土层坚硬等,后期施工的难度也会较大,如果没有掌握施工的技术关键点,就会造成各种施工质量问题,直接危及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有效保证施工的质量,需要采用更加科学的施工方法。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进行钻孔和灌注两个方面的工作,对地基层面的稳定性往往有一定的要求。首先通过钻孔工艺,在地基上面进行打孔,然后向孔中放入钢筋,然后浇筑一定量的混凝土,这样就可以完成对一个桩体的施工。通过该工艺技术的利用,可以有效提升地基的稳定性,让土壤基层的抗压强度达到比较高的值。
3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钻孔偏斜。在钻孔灌注桩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钻孔偏斜的问题,主要原因是钻机磨损、部件松动或者钻杆设置不合理。为了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需要在实际钻孔前,对钻进的稳定性和垂直度进行有效的检查,并对整个钻孔过程进行有效的监视,一旦出现钻孔偏差的现象,就应该及时停工调整。在地层分界部分的钻进过程中,应该对钻井速度和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遇到体积较大的石块,应该首先将其钻透,然后利用冲击钻将其击碎,保证钻孔作业的顺利进行。
掉钻也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经常发生的问题之一,其主要是由下面两个原因造成的:一、钻杆的牢固性不足,在遭遇异常因素之后,就很容易造成掉钻的现象,在发生掉钻之后,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很容易造成钢丝绳断裂情况的出现,从而引发掉钻问题。二、钻头接触不良。应该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的检查,及时对不标准的零件进行更换,遇到卡钻时,一定不能强行拔钻,否则很容易将钻透拔断的现象。在发生掉钻后,应该采用专用的工具进行打捞,如果无法打捞上来,需要请专业人员进行打捞[2]。
4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钻孔灌注桩实际施工之前,应该认真做好对现场的清理工作,将现场的杂物和垃圾及时清理出去。此外,还应该对坑洼地带进行及时的平整,保证钻孔机械在作业中,可以保持在稳定工作的状态。此外,还应该搭建临时的施工场地,对各种钢筋和施工物资进行存放。在实际选择钻机的过程中,应该对场地的地质条件和技术方案、经济指标、地下水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做好对成孔的控制。钻孔质量控制是该工艺技术应用的重要环节,其控制效果对施工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在实际钻孔前,应该对钢筋笼的大小进行认真的测量,保证钻孔尺寸满足施工的要求。在通常的情况下,正循环钻孔比较适合桩径小于1.5米且孔深小于50米的钻孔施工中,反循环钻孔经常用于钻径小于2米且孔深小于60米的钻孔施工中。在实际钻孔中,应该密切注意钻井施工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钻孔的异常,及时进行调整,并做好现场的记录工作,为成孔检测,提供一个很好的依据。在钻孔完成后,应该及时对钻孔质量进行检测,保证钻孔位置、规格、尺寸满足施工的实际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将桩基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保证公路桥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清孔是保证钻孔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清孔过程中,我们应该及时清除孔底沉淀的钻渣和泥浆,以保证灌注的质量和承载能力。换浆清孔、抽浆清孔、掏渣清孔是我们经常采用的清孔方式,其中换浆清孔的实施最为简单,我们只需不断循环置换孔内泥浆即可。在清孔过程中,我们应该将水头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孔底的沉积物厚度也应该低于规定标准,成孔深度应该尽量一次完成,避免出现多次打孔的现象。在实际进行钢筋笼吊装前,我们应该预先将钢筋笼焊成钢筋骨架,在对其质量检查完毕后,利用吊车或者卷扬机,将其吊入孔内,然后用固定装置,将其固定在孔中,避免在灌注砼后,其出现上浮的现象[3]。
混凝土的灌注。在混凝土灌注施工开始前,应该认真做好混凝土的配比工作,保证级配满足施工的具体要求,还应该对砂、石的含水率进行检查,及时对施工配合比进行调整。在施工现场中,应该及时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检查,测量值和设计值之间的误差,应该保持在2厘米之内。此外,还应该做好对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控制,将其温度控制在5-30摄氏度的范围之内,含气量不应该小于2.0,每个班组在工作中至少检查一次。在导管实际使用前,应该进行试拼,以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的试压压力进行试验,合理设置导管底部到孔底部的距离,应该保持在35厘米左右为宜。应该一次完成对混凝土的浇筑,导管在混凝土的埋深不应该超过1米。在灌注的过程中,应该缓慢对导管进行提升,保证导管插入混凝土的深度在3米左右,在达到设计标高后,应该再继续100厘米高度混凝土的加注。为了保证灌注的质量,监理人员应该全程进行旁站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应对。在灌注桩的灌注过程中,砼的运输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砼灌注的连续性也是制约成桩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许多桩断的产生,往往是因为砼的运输跟不上,施工的过程中发生長时间的灌注停顿,造成管内砼产生初凝,继而造成了堵管及断桩。
结语
钻孔灌注桩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非常多,为了有效提高其施工质量,应该有效把握施工中的要点,有效对施工工艺进行调整,最大程度保证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杨.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7 (24):33-34.
[2]贾忠锋.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分析[J].民营科技,2017 (07):17-18.
[3]宗雯.公路桥梁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7 (1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