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文评语是教学中的关键内容,更是师生之间进行有效交流的重要工具。为了能够通过作文评语给予学生在写作方面提供指导与启发,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评语的措辞,给予针对性更强的意见,进而发挥出作文评语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以及信心的建立作用,凸显出作文评语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文评语
作文评语作为教师对学生写作文章作出的整体评价,在小学阶段应当更加重视情感态度方面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评语中找到激励因素,从而获得对写作的自信心。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在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给出作文评语存在的不足,更需懂得如何写好作文评语,凸显出作文评语对小学生写作的推动作用。
一、 当前小学生作文评语中存在的问题
事实表明,在当前的小学生作文评语当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对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能力形成一定制约,具体表现为:①作文评语与实际不符,评价“牛头不对马嘴”。比如学生作文中引用了新颖材料,但评语给出的却是“描写具体”;明明是语句不通,但评语给的是“语言不生动”等等。②作文评语过于笼统,千篇一律。比如,许多教师给出的评语为“写得不错”“非常棒,可以再好点”等等。③评语过于难懂。比如部分教师给出的作文评语为“文章整体框架合理,但主题不够突出”,类似这种评语对于小学生而言,会显得理解吃力。④评价过于生硬,只顾一味否定。比如部分教师给出“作文内容空洞,毫无说服力”、“语句完全读不通,整篇文章都不合格”等等。如此一来,难懂的评语学生不明白,指责性的评语学生不想看,也意味着这类作文评语不仅没有给小学生带来指导,同时还会打击小学生的写作自信与兴趣。那么,究竟要如何写好小学生的作文评语呢?
二、 如何寫好小学生作文评语的策略分析
(一) 投入真情实感,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会获得知识层面的提升,更会对其身心发展起到关键性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唯有教师与学生保持和谐关系,才能够实现良好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在小学生的作文当中,他们所写作的内容都是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蕴含中丰富的情感,因此教师在给出作文评语时,同样要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用富有真情的语言去打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文字被尊重,从而慢慢享受写作的感觉,进而激活写作的内在驱动力。比如,有一名学生在《学骑自行车》的作文中记述了自己第一次学骑自行车的经过,并且将学会骑车后的喜悦心情进行了真情描写。此时,教师给出的作文评语同样应当投入真情实感,可给出:“老师同样被你学骑车过程中坚持到底、永不言败的精神所感动,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也能保持同样的信念,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像学会骑自行车一样获得成功!”。通过这一作文评语的给出,学生便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文章进行深入阅读,同时在真情实感的流露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所拉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 提出深度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在小学生的作文评语当中,千篇一律的说教式评语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心理,所以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审视学生的作文内容,基于此去提出带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让学生从文中受到启发,对自己的写作内容有所思考与补充,找出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自我修改去逐步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比如,教师可在学生的作文最后给出问题式的评语:你认为这篇文章中写的最为精彩的部分在哪里?精彩的部分需要详细写还是简略写?文章结尾需不需要与开头相呼应?能不能换更好的结尾呢?文章中如果多用排比句,或是采用倒叙的写作方式,是不是更能够吸引读者?比如某一名学生在写作描写春天景色的文章中的开头写道:“小鸟飞过来了。”教师便可在这句话的后面给出评语:“小鸟飞来是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小鸟长什么样子的?”等等,通过问题的抛出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对自己写作内容的思考,从而通过材料收集、写作顺序调整、语言生动性润色等方面进行修改,大大提升了文章的可读性。
(三) 及时准确鼓励,给予针对指导
对于小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一定要多加鼓励,而非一味地指责批评,如此一来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其写作水平。因此,身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通过深入阅读学生文章去找寻其中的闪光点,比如用词准确巧妙、语句描写生动、材料新颖创意等等,即便是标点符号运用得当,教师都应当及时给出准确的表扬与鼓励,让小学生在写作中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写作积极性。当然,对于部分写作态度欠佳的小学生而言,教师在鼓励的同时,还需要做好针对指导,让学生能够结合指导去进行文章的修改完善,不断提升写作能力。比如在教学中部分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往往会落于“记流水账”的形式,例如针对《美好的一天》这篇文章时,教师给出的评语可为:“这篇文章比上次有了很大进步,语句通顺了许多。但如果能够针对一天中的具体一件事情进行详细描写,你的文章一定更加生动具体。”如此一来,这样给出的作文评语不仅照顾了学生自尊,也对其写作提出了针对指导,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这样的评语指导下一定能逐步提高。
(四) 引导学生动手,展开互评互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修改作文中的明显错误。所以,教师可适度组织学生进行互改互评活动,通过几次作文评讲之后,让学生模仿教师的作文批改方法,从题材、结构、语句、书写规范等维度去给出作文评语。待学生评改完毕后,教师可对学生给出的作文评语进行总结,并且将评改意见反馈给学生。对于在作文评语给出中认真负责的学生,教师要提出表扬,肯定其评改积极性。实际上,通过这一活动,能够让学生站在另一个角度去审视自己的写作过程,同时能够在评改他人作文的过程中扬长补短,提升其作文赏析能力,认识到作文评语的重要性,进而在今后写作中更加投入。
综上所述,合理恰当的作文评语能够化作春风细雨,滋润学生幼小的心田,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写作能力能够得到快速提高,与此同时在良好作文评语的激励之下,还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起到一定的德育效果。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需要运用智慧展开深入探索,多一份鼓励,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赏识,让学生从作文评语中感受到教师的真情实感,从而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雪美.小学第二学段作文书面评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2]程莹.小学作文书面评语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7.
[3]高青.小学生作文书面评语内容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高惠红,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南太武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