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相鹏
【关键词】 物理教学;自主学习法;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法;科学探究法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2—0122—01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向学生传授知识, 使学生在课堂中准确顺利地把握住初中物理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理解掌握知识,并学会应用。养成物理思维,更重要的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何在初中教学中灵活合理有效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结合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水平及特点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采用自主学习法,使学生学会自学和思考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合理安排,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考方法,从多方面进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和交流运用科学方法思考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教学时间自主完成,真正学会自学,掌握基本的思考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主见、有思想的人。例如,对有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以下处理方法:先有效利用黑板、投影仪等媒体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然后引导学生自读教材,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及时答疑辅差;最后共同交流学习结果。这样的自主学习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增强和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指导了解学生自学障碍,使优等生自主发展,并及时为学困生提供必要帮助,同时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后续教学目标和进程。这样,师生共同合作互助,高效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目标。
二、采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法,使学生获得发展 ,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在大班額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巧妙地将课堂大班教学的劣势转化为了优势。在学习中遇到的许多具体问题和困难都能在小组互助合作中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而被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认知能力,使学生主动思考,发表各自的意见。现身说法自己在个性特征、能力水平、知识结构、学习进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等的不足,互补知识和技能,达到“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目的,大面积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了解有关液体是否具有压强的知识时,可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探讨深海鱼类像是带鱼为何是扁的;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液体具有压强;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可追问为什么深海的鱼比较扁而浅海的鱼比较肥?从而使学生在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中能够明确液体的压强受深度的影响,采用这样的方法学习有效地节省了时间,清楚明白,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采用科学探究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着重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培养探究精神,提高探究能力。因为很多知识点在科学探究中展现物理现象,找出物理规律,获取物理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在探究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励学生遇到问题勇于思考、敢于质疑,老师应当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引导学生步入理解知识的正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探究活动中要尽量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不要有所限制,不要束缚学生按照设定好的几种答案去猜想,不要控制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提出的猜想,要及时加以鼓励,然后有选择性地加以验证。探究实验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学生不能做的,要想办法做好演示实验,教师不能不放心包办,要让学生真正体会探究的过程和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加探索的兴趣,培养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教学活动中,要按照学生实际具体情况——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等,可以这样布置课外预习作业:回家照照镜子,看镜子里的你和真实的你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学习时在这个基础上再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因为学生有了第一手材料,大大降低了探究的难度,必然收到较好的效果。又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节内容时,学生在实验中找放大的实像、缩小的实像,以及放大的虚像,并记录下物距、像距(两组数据),总结出成放大实像、缩小实像、放大虚像的条件。学生虽然在找像和总结规律时不那么容易,但他们带着好奇心在探究过程中充满着乐趣,在学习总结中感受着成功的喜悦。
总之,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多种多样,只简单介绍了几种,还有更多需要我们尝试应用,如实验法、讨论法、演示法、探究法、学与教结合法等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就要灵活采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互助,自主探究,掌握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创建高效物理课堂。
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