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俭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主观能动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2—0099—01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在课堂上,学生真正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的知识,他们记忆会更牢固,印象会更深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去经历“采摘果子”的过程,感受劳动后的喜悦。
一、妙用引入激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探究所学知识。而巧妙地设计导入环节,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上。为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设计比较新颖的导入环节,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教学《桂林山水》时,笔者先用课件准备了丰富而有特色的图片,漓江的水平如镜,“江底的沙石”直射,无瑕的翡翠隐现,生动传神地展现出了漓江水的静、清、绿。同样,山的图片也精美,木松遮蔽群峰,石柱倒插水中,真可谓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让学生置身美丽的图画中,仿佛身临其境,真正体会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这样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费时,也不费力,而且收效极佳。
二、巧用插图启想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年龄小,他们对一切直观可视、色彩鲜艳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心。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充分应用课本中的插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教学《爬天都峰》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并启发学生根据插图想象,回答天都峰的奇观,理解爬山时的种种艰难,以此体会最终爬到峰顶的喜悦之情。这样就给了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其形象化地理解内容,把握思想,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又如,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笔者在网上找到兵马俑的基本介绍和图文详情,甚至还有兵马俑的视频,课堂上放给学生看。这样,通过多方面地接触兵马俑之后,学生对兵马俑有了初步的了解,再去学习这篇课文就会兴趣盎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善用问题攻难点
课堂上合理、及时的提问,是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小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这个“利器”,用问题串联起教学,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學效率。
如,教学《夜莺的歌声》一课时,笔者就设置了“夜莺的歌声”指什么,“夜莺”是怎样使用歌声与敌人周旋的等问题。在引导学生找到答案后,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明确了。在此期间,许多学生还不能概括“夜莺”与敌人周旋的过程,笔者引导学生再次阅读,理清了诱敌、带路、歼敌、再次诱敌的顺序。这样一来就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多用情境营造氛围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而情境是知识产生的大背景,适时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是营造轻松、愉悦教学氛围的良好举措。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实际,抓住良好时机,将学生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中,使之身临其境,从而轻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笔者在开课前先播放了黄山的视频资料,并配上了优美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美。结合视频,笔者还适时朗诵了课文中的片段,不仅使学生受到了黄山美景的熏染,而且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五、活用练习促提高
小学语文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还需教师根据授课内容设计好课后巩固练习作业,以此来配合完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帮助学生完成课堂学习的自我巩固与检测。
如,教学完《晏子使楚》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查阅资料,搜集古代使者出使的事迹,了解古代各国之间的外交,让学生体会古代使者出使时的敏锐思维、爱国信念等。当然,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呈现调查结果,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查阅资料、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摒弃“太多不放心”的想法,从与学生的对话中去把握讲授的尺度,尝试和选择那些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讲解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