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亚
7月初,小暑到来,一句话在上海人之间流传起来: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是一种身体细长的鳝鱼,体表有层光滑的黏膜,色泽黄褐。它全身只有一根刺,名曰“三棱刺”。因刺少肉厚,黄鳝肉嫩味美,含大量DHA和卵磷脂,还能补血,营养价值极高。
黄鳝灵活多动,像迷你版的蛇,喜欢在夜间觅食,捕食昆虫等小动物,还能吞食小蛙、蝌蚪和小鱼。一到夏天,尤其是小暑前后,人们就能在稻田、小溪、池塘、湖泊见它来回游窜。这种水域密布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数上海最为普遍。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平均海拔4米,跨长江口、淀山湖、黄浦江、吴淞江四大水系,流域内有江、河、湖、塘相间。这里又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是黄鳝的生存宝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市郊渔民乘坐渔船捕捉黄鳝。
小孩经常在稻田间捉黄鳝玩耍。(左图)1991年,上海市集上待出售的黄鳝。(右图)
上海菜市场的热闹场景。
在上海的菜市场,你能见到市民熙熙攘攘挑选新鲜黄鳝的场景。上海人喜欢用鳝丝作为主食的浇头。《金陵野史·刘长兴面馆》云:“刘长兴”的浇头随时令变化而变化,如夏季的鳝丝,秋季的蟹黄。江南就有不少以鳝丝为原料的名菜,比如淮扬软兜、炝虎尾、虾爆鳝。
切鳝丝并不容易,黄鳝很滑,不易拿住。20世纪八九十年代,老上海人生活条件一般,便发明了一个土办法,先煮上一大锅水,在水中加入酱油和少量的醋,等到水开时加入一勺冷水,让水温保持在90℃左右,投入活鳝鱼,这样可以凝固黄鳝的血和内脏,不会弄得血淋淋的,烫出来的鳝鱼也非常好划开。最有趣的是划鳝鱼丝的工具——塑料牙刷。老上海人把刷毛去掉当柄,再把原本的牙刷柄磨得异常锋利,划起鱔丝十分顺手。
当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塑料牙刷退出了案板,家家户户有了各种快速划鳝丝的工具。上海人喜吃汤水,又念着黄鳝美味,便想出鳝糊——将黄鳝去刺熬熟,制成糊状。但要做出美味的鳝糊,黄鳝的选择可大有讲究:以野生黄鳝为佳,因其经烹制后肉质仍然Q弹;过粗的黄鳝难保鳝糊爽口,而过细的黄鳝又有浓重的土腥味,因此最好选大号毛笔杆那般粗细的黄鳝。
鳝糊有多种做法,上海人独爱响油鳝丝。何有此名?看看他们怎么做菜就知道了。备好鳝丝,上海人开始烧热锅。一盆鳝糊要用十余种调料,仅油就得3种。先用猪油,烧至五成温,下鳝丝煸炒约30秒;鳝丝上色后加菜油,用生粉勾芡,而后将鳝丝中段揪凹,撒胡椒粉,并放姜丝、火腿丝和葱花;收稠出锅时再加入麻油,这道工序就是菜名的由来——酱汁已经包住了鳝丝,热腾腾的香油浇下去,和葱末接触的那一刻,锅里噼里啪啦作响,吓得掌勺人侧身一躲。这声响清脆至极,还伴着响油之香与黄鳝鲜味,响油鳝糊由此得名。
响油鳝糊虽是上海家常菜,但最早出现在安徽。在徽菜史中,三样大山里的东西被视为非常珍贵的食材:斤鸡、马蹄鳖、豆角黄鳝。斤鸡指一斤重的童子鸡,马蹄鳖指的是马蹄大小的幼鳖,豆角黄鳝指豆角般大的黄鳝,即没有成熟的黄鳝。早年间,田间小孩喜欢抓野生黄鳝,晚上家里人就烧来吃。
如今,响油鳝糊不仅是上海名菜,也是江南特色菜。如果你到上海,问问当地人:“什么菜能够不见其形,先闻其声?”恐怕人人都说:“侬去切(吃)响油鳝糊的好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