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佳 孙小小
【摘 要】清少纳言自幼受中国古典文化和日本文学的熏陶,才华不凡,敏感纤细。凭着贵族化、女性化的独特感觉,对其所见所闻所感捕捉记录。其中,散文集《枕草子》便对自然景物进行了大量描写,使其作品呈现出“自然美”的整体风貌。本文将从对景物的细致刻画、作者的审美关照深层体会清少纳言在文本中潜在流露出的生命意识,并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清少纳言;枕草子;自然景物;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0-0208-02
《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时代的随笔集,分为类聚、日记、随想三大内容,所记为女官清少纳言宫廷生活的所见所闻以及关于自然、人生的随想。其中,作品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可谓古代日本的“百科全书”。清少纳言笔下的四时之景和花鸟虫兽大多数以物尽的方式直接罗列,而关于唯美纯粹的风物描写中则体现着“谐趣”这一日本古典文论中的重要范畴。追求风雅和意趣,在樱花烂漫、霜雪皑皑中寻觅美好,表达着悠然南山般的潇洒自由。作者以积极的态度,赞赏纤细的动态美和静态和谐的美,让生活尽显清新明媚。正是清少纳言这明朗清快的性格和善于捕捉美好的敏感特点使她在索然乏味的宫廷生活中依然能发觉身边山木树花的独特韵味,她以自己独有的细腻敏感体味自然风物,再以热烈明快的态度和笔调进行书写,坦露心迹,表现出强烈敏锐的生命意识。在作者的人生随想中,有别于日本传统的物哀思想,传递出一种优雅超然的人生态度,体现着清雅、明朗的美,历经漫漫千年,依旧温柔隽永。
一、“自然美”的细致刻画
《枕草子》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可以说是古代日本的“百科全书”,其中记载了大量的山、海、鸟、虫等几十种自然景物的类别。在每一节下又以直接罗列的方式描绘出来,描绘的同时作者利用随笔的随性和抒情特点,常常以“某物以……最佳”,表达作者内心深处的喜好。例如:一一七节《温泉》中“温泉,以七栗泉为佳。有马泉。玉造泉。”这类日记般的描写常常令读者感到亲切自然,仿佛置身其中,并跟随作者的性情游览在古代日本的大好河山与鱼虫鸟兽之中。清少纳言自幼学习汉学,拥有极高的汉学素养,无独有偶,这种将景物类聚起来的“物尽”手法也是受到了我国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杂纂》一书的影响,二人的相似之处是:日记的形式,罗列景物的最终目的是抒发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在一一五节的《森林》中“世立林,这个名称,听起来颇觉怪异。根本谈不上森林,只有一棵树,怎么会称作森林呢?”这一类表达不仅体现了随笔形式的真实自然,甚至远离文学性而近于生活的琐碎,而且也从侧面印证了清少纳言超凡脱俗的气质思想以及古灵精怪的性格。(林文月译版《枕草子》)
“谐趣”是日本平安时期中重要的审美范畴,分誉物兴叹和戏谑两部分。誉物兴叹说的是赞美的事,多为咏叹自然美景。戏谑说的是可笑的事。《枕草子》中清少纳言描写四时之景、花鸟虫兽、表达审美体验,显而易见为誉物兴叹。她以细腻敏感的触觉感受自然景物,再以对自然的积极热爱的态度和笔调进行叙述,使读者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这一类具有“谐趣”特点的内容以描写自然景物居多。例如在描写“日头”的时候,说它“已经完全沉沦的山边,尚遗一丝红色的余晖,浅黄色的云飘入远空。”作者关注了日头落下的山边、周围红色的余晖、浅黄色的云,如此细致入微,描绘了一幅落日余晖的风景图。这幅风景图中包含了作者超凡脱俗的审美体验,诠释了日本平安时代对优雅、精致、唯美的美学鉴赏和追求。然而,作品中还包含了一些不那么富有“谐趣”特征的内容。例如在描写“白痰、鼠窝”,还有“拉门柜子,反正乡下风味的总是土气卑劣”等,这都是看起来不美观风雅之事。其实,这从侧面反映出平安时代中的宫廷贵族们对生活和审美的态度,“谐趣”更加符合贵族们的写作风格和心灵追求。可是清少纳言却将这些不附风雅之事记录其中,这恰恰使得清少纳言脱颖而出,就像她写道:“我这儿说:有趣得很;可是别人却认为:毫无趣味;那才又有趣哩。”体现出作者虽为贵族,却比贵族们的情感和审美更加丰富细腻,有不同于寻常人的内在情怀,这也正迎合了作者古灵精怪的性格特征。
二、隐藏在景物下的生命意识
(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整部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小节为“……之事”和“……者”,这些大多描写了清少纳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中也能得知作者对许多事物的感悟以及人生的体悟。例如“可憎恶之事”“可喜之事”,又有“可爱的东西”“可谓无聊者”,多写宫廷内的所见所思,宫廷以外之事相较比较单薄,但也涉及一些听闻、联想,于是有感而发。作者几乎都以直接表达的形式表明自己的观点,每一种景物都区分喜好,每一件事物也同样区分好坏、可感或是嫌弃,作者充分表达了内心的主观想法以及个性特征,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爱憎分明、敢爱敢恨之人,过于感性细腻而且保持着个人的一套人生法则,实属生活通透,聪慧睿智。这是一个写文之人的自我修养,也是清少纳言与众多女子不同的性格特点,由此她才能拔得头筹,成为古代日本随笔文学的开山之祖,其散文集才能成为日本平安文学的双璧之一。
深入了解,清少纳言作为日本历史上难得的女性作家,自有一股独特的巾帼之气。在作品中她表现的性格态度与行为举止都拥有着英雄王者的大气和稳重。例如在描写草花时,对石竹花更加喜爱的原因则是“霜后众花枯尽,独有此花露出鲜明的颜色”,作者对于景物喜爱与否的判断更倾向于坚韧、独特、崇高等特质,这其实也代表了作者的人生理想的追求。更有甚者,作者喜爱白诗,以个人的文学才华战胜男性时表现出来的是骄傲和不屑,这是一种胜负欲极强的心理,证明了作者并不畏惧男性力量,反而能够以刚克刚。相应地作者也有以柔克刚的一面:她与众多追求者的盘旋、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同情、具有比女性更敏锐的观察和共鸣以及多愁善感和无厘头的较真都表现出一个赤裸裸的女性形象。在这种雌雄同体的性格气质下,成就了她集文学、诗歌于一体的散文集。因此,清少纳言个人的积极乐观精神贯通了整部作品。作者的个人精神灌注到作品之中,使作者与作品形成了互补的整体,了解了清少纳言才能真正了解《枕草子》,了解了《枕草子》也才能真正去体会清少纳言的个人经历。《枕草子》意在传达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也代表了日本平安时代女性作家崛起的心路历程。
(二)女性强大的性别本能和生命认知
能够在浮躁的社会中仍坚守个人细腻平和的笔触实属不易,女性仿佛天生就具有临危不惧的性别本能。在我国,有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下创造出来的童趣回忆《呼兰河传》,也有在宏大奋进的革命中崇尚自然与爱、表现真善美的冰心文学。而清少纳言,也正是在日本平安时代看似一片祥和的宫廷生活,实则暗流涌动,钩心斗角,生活上却是谨小慎微的环境中,能探求自然的纯粹、观察生活的细节并从中发现美和情趣。由此可见,女性往往更加理智宁和,能透过事物的表面发现生活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清少纳言一生的命运从过程上来说是丰富且充满各种挑战的,从结果上来说,是孤独且不幸的。据一些资料不确切地记载,她的晚年生活贫困寥落。与此相对她的《枕草子》中从未直接流露出任何对自我的悲伤和同情,她始终站在生活的对立面观察自然万物,真正感受自然之美,或许以自然之美对自己生活上的不如意和痛苦进行疗伤,或许是真正脱离现实,在精神之中寻求生命的意义。无论如何,清少纳言从作品中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对生活积极热爱的态度,更是一份对万物生命的重视。万物之灵,处处有生命,人作为其中的一种生物,仅仅是在人的世界诉说着一生的故事。关照万物,便可知自我的渺小,万物因其宏大未知所具有的神秘之美才是一个真正智慧且具有广阔胸懷和远见之人能够去探索并体悟的。
三、结语
日本文学的“物语”,始于《枕草子》。清少纳言传世千年的作品,出仕七年的点滴,存在于皇宫中的一山一川,一树一花之中,品悟感怀,欲诉情衷。“春,署为最;夏则夜;秋则黄昏;冬则朝晨。”四时更迭,景色变化以及生活中平凡细微之小事都被她纳入自己的情绪之中,正是这些不被人关注留意的细节往往是最真最美的。清少纳言以畅快可爱的笔触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积极热爱,并以这种态度对生命进行认知和探求,衡量生命的重量。寓情思于万物,品人生于毫发,索生命之体悟。贯通古今,愈显细致绵长,余味无穷,意蕴深远。
参考文献:
[1]孙德高.论《枕草子》中的“谐趣”[J].现代日本经济.1991,(5) .
[2]陶曙军.王莉娟.论《枕草子》中的谐趣[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3,(3).
[3]李传坤.试论《枕草子》主人公中宫定子的悲运[J].文学教育(上、下旬刊).2013,(13).
[4]何玉蔚.《枕草子》——包裹在阳春白雪之下的人间烟火[J].戏剧之家.2014,(8).
[5]张馨予.从《枕草子》窥探清少纳言的人生态度[J].时代文学.2015,(10).
[6]蓝泰凯.清少纳言与日本随笔文学[J].铜仁学院学报.2015,17(6).
[7]祁婷.论《枕草子》的身份意识与性别话语[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8](日)清少纳言.枕草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