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剧活动中“假定性”与时空处理

2019-08-09 07:43夏占红刘东咚
戏剧之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假定性时间空间

夏占红 刘东咚

【摘 要】戏剧艺术发展至今,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戏剧,是以演员的生理条件为中心媒介、当众叙演一定长度的故事、观众与演员以假定性为协作活动前提的艺术活动。戏剧活动是以“假”为前提,因此,假定性是戏剧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假定性在戏剧作品中的运用是多方面的,我将从假定性在戏剧活动中时间与空间的应用试做分析。

【关键词】假定性;戏剧活动;时间;空间

中图分类号:J8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0-0007-03

戏剧起源于远古时期人类最初的祭祀活动中。在人类发展的早期时代,人们的思想处于蒙昧的阶段,对于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感到恐惧和神秘:风云变幻、日升月落、飞禽走兽等等。于是就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人们感激崇拜神灵,同时又惧怕神灵,通过祭祀天地万物,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但是巫术活动并不是艺术活动,那么,巫术活动是从什么时候变成艺术活动的呢?在祭祀中,是由神职人员主持整个巫术活动,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入,打破了巫术活动中的神秘恐惧和蒙昧色彩。神职人员逐渐失势,他们通神的本领在衣食无着的情况下变成了求生的本领,这也是古代俳优的前身。从以前的装神弄鬼到后面的娱神娱己,真的活动变为假的扮演,假定性是艺术活动和巫术活动的分水岭。由娱神到娱人、由功利性目的到审美愉悦、由祈福驱灾的仪式到“一定长度的行动”的叙演,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下的,那便是装扮演戏的“假定前提”。

一、假定性是戏剧活动展开的前提和规则

戏剧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也是一种最像生活的艺术形态。在谈假定性之前,我想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生活和戏剧的联系和区别。我们常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说明生活和戏剧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的生活有很多戏剧的元素,同样,戏剧也深深的扎根于生活。这样,观众在欣赏戏剧的时候,会产生亲切感,引发共鸣。同时,人们在生活中经历的喜怒哀乐也可以借由戏剧得到精神的宣泄。是的,戏剧是来自生活,但是它也是生活的提炼和升华。这就注定了戏剧与生活之间有一定的区别和距离。

生活是具有真实性的,戏剧是具有假定性的。比如,在生活中,当你发现一家银行被歹徒抢劫、挟持人质的时候,你第一反应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感到巨大的恐惧,然后藏起来保证自身安全,接着赶紧掏出手机报警。然而同样的事件发生在戏剧舞台上,反应却有所不同。在观看话剧《你好,打劫!》的时候,观众们会因为戏剧的情节感到紧张,但即便当我们看着“劫匪”Sunny和Ben端着机关枪对着“人质”——银行职员Tom的脑袋的时候,也没有人会拨打报警电话。再比如话剧《茶馆》中,王利发这个精明、干练、善于经营的小商人,最后也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国民党统治时期,他苦心经营几十年的茶馆被霸占,他自己则在绝望悲愤中上吊自杀。没有观众会在这个时候冲上去救他,而是“眼睁睁”地目睹这一切。为什么观众们在观看戏剧活动的时候,会有着与生活中的自己截然不同的反应?因为他们知道戏剧活动是“假”的,虽然像真的一样,但只是逼真,不是生活的绝对真实。这仿佛是一种约定和规则,人们在参与戏剧活动的时候愿意去遵守这样的规则,而这个规则,就是假定性。

在《中国大百科戏剧卷》中对于假定性的词条解释:

美学和艺术理论术语。源于俄文。俄文“УСЛОВНОСТЪ”和动词“УСЛОВНТОСН”(谈妥、约定)属同一词源,接近中文“约定俗成”的词义,通译“假定性”。 [1]

法国戏剧理论家萨赛关于假定性是这样表述的:

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似乎是这样的:戏剧艺术是普通或局部的、永恒或暂时的约定俗成的东西的合体,人靠这些东西的帮助,在舞台上表现人类生活,给观众一种真实的幻觉……为了一些真实的事物在观众眼里逼真可见,必须使用一套约定俗成的东西或伎俩。[2]

著名的戏剧家谭霈生教授做过这样的解释:“萨赛给戏剧下的定义可以简化为:借助于一系列‘约定俗成的东西给观众造成真实的幻觉。所谓 ‘约定俗成指的是‘假定性。它是一切艺术的本性。”

王晓鹰在《戏剧演出中的假定性》一书中对“假定性”讨论:观演之间以假当真的“契约”;是戏剧演出艺术固有的“广义假定性”本质特征,这也是观众能否欣赏戏剧演出的必备前提。[3]

假定性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观众在参与戏剧活动的时候,愿意遵守“假”的规则,去感受戏剧舞台上的真实。假定性是维系戏剧活动观演双方的基础,同时,假定性也为戏剧活动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在观众接受“假定性”的基础上,戏剧舞台上的人物、情节、时间、空间、道具、语言等等都不再收到制约,不必做到完全的真实,而有了更多可以创造和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在戏剧舞台上用仅仅的几个小时时间,展现戏剧活动中的一天、一个月、一年甚至一生;可以在一个简单的舞台上,呈现出荒原、田野、家庭、沙漠等一切戏剧舞台需要的场景;可以在特殊的规定情境下呈现“怪异”的灵魂;可以通过戏剧人物的独白回溯他过去几十年的种种故事;可以在舞台上通过道具的使用,用红绸代替淋漓的鲜血……假定性为戏剧活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二、时光魔方:戏剧活动中时间与假定性

戏剧活动中的时间分为观演过程所需要的物理时间和戏剧活动展现的情节时间。物理时间和情节时间是不一致的,观演过程的物理时间是一定的,是自然时间,具有物理性。而戏剧活动展现的情节时间具有变化性。如果在戏剧舞台上,完全遵照自然时间,也就是观演过程的物理时间,那么戏剧活动永远都只能演出“那么几个小时的故事”,无法很好的在舞台上展开。这无疑是在作茧自缚。但是如果将舞台上的时间建立在“假定性”的基础上,所有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在“假”的前提下,觀众自愿地相信,没有人会较真地追问:怎么就这么几分钟一天就过去了?怎么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几十年?一切都了然于心,大家因为“假定性”而在时间上达到了一种约定和默契。假定性使得在戏剧活动中的时间具有了“魔法性”,分钟、小时、天、月、年……假定性让舞台上的时间旋转了起来。

由编剧过士行执导、根据伯格曼剧本排演的话剧《婚姻情境》,实际观演过程所需要的物理时间是两个多小时,但是在戏剧舞台上仅仅演出两个多小时发生的故事是很局限的,根本无法把婚姻生活说清楚。因此,在假定性的前提下,在舞台上我们经历并相信了约翰和玛丽安这对夫妻一天天的变故,我们见证了他们在“短短的两个多小时”从琐碎的婚姻到分居、离婚、与不同的情人恋爱、再婚的过程。在两个多小时的有限物理时间里,因为观演关系中假定性的约定,观众们真实地看到了远超过两个小时的故事。

由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执导搬上舞台的话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演员、两个小时的独角戏,在这个舞台上,故事从20年前开始说起,这个女孩初遇男人开始,两人有了短暂的结合,而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流落风尘一直到临死前才决定告白。在戏剧的舞台上,两个小时的时间给观众展现了这个女人二十年的故事,近两个小时的剧情中, 她一个人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大步疾走、匍匐滚打,换着不同的衣服,做着不同的饭菜,一点点将一个女人20年痛苦的蜕变历程一一展现。在戏剧时间的处理上,假定性使有限的时间变为了一种自由的可能性。

在许多的戏剧中还出现了人物的心理时间。比如话剧《心灵游戏》中,一家自驾车在荒漠中抛锚,车上的五个年轻人在一场心灵游戏的拷问下袒露自己的故事,直指人性本质。唐果讲述了自己的回忆:“我告诉你们,我最宝贵的东西是老母猪。每天放学以后我都要到山坡上去放猪……”回忆了她过去经历的红发卡、杀猪、恋爱的故事。这些显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属于过去式,是对当下情景的一种嵌入。在整个情节中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帮助塑造人物性格和交代整个剧情。在假定性的前提下,观众们仿佛真实地跟着唐果经历着她身上曾经发生的一切。

在戏剧活动的舞台上,常常在观众的注视下、在很短暂的时间内,表现已经过去很久、很多年。在云南艺术学院演出的话剧《简爱》中,在10秒钟的时间内展现了三个月已经过去了,简回到了桑菲尔德。吴卫民教授曾说过: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在10秒中的时间里,伴随着舞台上的音乐,地上的落叶的物造型让观众感觉时间已悄然流逝,产生已经过去很久的感受。这三个月的时间是虚拟的,它超越了物理时间。

假定性在戏剧活动中的运用,使得观众和演员之间,关于舞台上的情节时间有了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同时假定性,在时间上给观众造成了一种真实的幻觉,让人们自愿跟随着剧情的发展相信时间的变化。假定性在戏剧活动中,给时间提供了一种无限的可能性。在仅有的物理时间内,情节时间却不受到限制,让观众自由地经历戏剧故事中的一天、一年、几十年甚至一生。假定性让舞台上的时间有了“魔法”,让戏剧创作者有了更加广袤的天空。

三、自由空间:戏剧活动中空间与假定性

戏剧活动的空间指的是专事演出的场地,可以是剧场或其他空间,它具有物理性,包容了观众空间和表演空间两部分,有着固定不变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局限性。假定性使得有限的物理空间变为了具有无限表现力的“环境空间”。这个环境空间是假定戏剧行动发生发展的空间。在假定性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剧目的演出效果和表演者传递的意蕴可虚可实、流动自如的空间,在有限的物理空间最大限度地为戏剧活动创造无限的可能。

戏剧空间(戏剧行动的环境空间)本质上是一个“假定性”空间。戏剧空间不仅仅是一个舞台,而是整个戏剧活动发生的空间。

在假定性的条件下,通过演员的表演,可以造成同一个演出空间的表演区分割,在同一个自然空间内出现几个“环境空间”。如话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假定性的前提下,简单的舞台物理空间变为了极具表现力的多个空间。倾斜的舞台、一张凌乱的床、椅子、一把吉他和一个厨房就是它的全部布景。它的舞台被设计成三个空间:第一个维度时女孩内心的维度;在第二个维度摆着一张洁白而凌乱的床;第三个维度像一条漫长的人生维度。在一个不变的空间里,表现出随心所欲的空间呈现,就是利用了“假定性”的原则。舞台上的第一维度实际上是女孩的心理空间,人物内心隐秘的世界、情感的世界、心理活动实际上是很难探知的,但是在“假定性”的基础上,让观众“看到了”,并感受到了女孩细腻的情感变化。

在假定性的前提下,创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在舞台创作活动中创造意象。例如国家一级导演王晓鹰在假定性的前提下,就善于运用戏院的转台,最大程度的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国家大剧院话剧《简爱》是根据夏洛蒂·勃朗特同名的文学经典原著改编,由著名导演王晓鹰执导,袁泉、王洛勇演绎的简·爱的生活与爱情。转台在演出当中的最初作用主要具有功能性的,转台是为着戏剧活动演出中的换景方便而发明的。舞台上配合灯光,可以十分便利地完成戏剧情节发展变化所需要的环境变化。但是,王晓鹰导演在使用转台的时候,除了完成转台的基础功能,还实现了时空的流转与人物情感表达的作用。在假定性的前提下,给了观众无限的戏剧表达魅力。简爱从寄宿学校毕业之后来到桑菲尔德庄园,给庄园的男主人罗切斯特的养女當家庭教师。当简爱来到桑菲尔德庄园之后,仆人来迎接她,帮她提着随身的行李,就在此时,舞台转动了起来,转到了舞台的另一面——罗切斯特先生的家里。在假定性的前提下,舞台转动起来,在切换戏剧活动空间的同时,仿佛时间也具有了流动性,在舞台上呈现出来。在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相爱之后,他们准备在教堂结婚。这时候舞台背后是一张巨大的黑色幕布,上面悬挂着一个大大的十字架。在假定性的前提下,一张黑色的幕布和一个十字架就将有限的物理空间变成了一个“真实”的教堂空间。简爱从小寄人篱下,受尽了白眼和屈辱,性格孤傲同时又极具自尊心,即使与罗切斯特相爱,也希望能找在一个相对平等的位置。在结婚当天,当她得知,其实罗切斯特结过婚,有妻子,他的妻子贝莎梅森是个疯子。这对于简爱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在经历了巨大的打击之后,伤心、难过、不舍……她的内心复杂而纠结,同样,对于罗切斯特来说,也是极度的难受与愧疚。当简爱决定离开罗切斯特的时候,舞台再一次的转动起来,简爱在前面逃似地离开,罗切斯特在后面追赶着挽留……传达给观众浓浓的人物情感,伤心欲绝、愧疚难当。在假定性的前提下,有限的物理舞台,具有了无穷的创造性。这旋转着的舞台不仅仅是具有基础功能的转场,更多的我想应该是在戏剧舞台的转动中所展现的戏剧人物丰富的心理以及浓厚的情感。在假定性的前提下,情感也在舞台上流动了起来,给戏剧活动的舞台带来了巨大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同样是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由查明哲导演的话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是在假定性的基础上,基本遵循着“自由假定的写实”,导演采取了写实的手法,给观众一种真实生活的幻觉。故事发生在1942年初夏的俄罗斯,一群自由自在、活泼开朗的女兵调防来到准尉瓦斯科夫管理的铁路会让站所在的村庄。这些姑娘们和只知道军事法则的男头儿不断地发生着矛盾……在话剧刚开始,我们看到舞台旋转了起來,伴随着悠扬的歌声《白桦的梦》,迎面一篇广阔的白桦树林,看不到侧面的阻隔,整个画面犹如一幅俄罗斯的油画。在假定性的前提下,营造出一篇伟大的俄罗斯森林的意象。同样是在这片白桦林,当舞台上降下白桦树的横枝,舞台上升起干冰的时候,在假定性的前提下,我们仿佛真实地看到了活泼的女兵在澡堂子里洗澡的场景——裸露的小腿,升腾的澡堂子“雾气”。车站附近的丛林中出现了两个德国伞兵,瓦斯科夫带领丽达、冉尼娅、丽扎、索妮娅、嘉丽娅、五位女兵进入丛林追歼。但德寇不是两名,而是十六名……在沼泽里、匕首下、弹雨中和自己的枪口前,女兵们相继死去。在女兵们临死前的回忆中,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时空隧道。观众们看到了五位女兵每个人的故事,有对念书的渴望,有在孤儿院的孤独,有回忆与丈夫的一见钟情……此时,观众们在假定性的前提下,进入了女兵们的回忆,这些看不见的心理活动,都变的“真实可见”了。而转台的运用无疑也极大地促进了剧情空间的拓展。

只有在假定性的前提下,在空间的处理上才能做到真正的“自由”,才能完全地拓展创作的空间。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可能,是在观众与创演者之间的“约定俗成”——假定性的契约前提下完成的,在有形且有限的空间下创造出无形的戏剧活动时空表现的无限性,增加了戏剧的魅力。

四、总结

吴卫民教授在《戏剧本质新论》一书中关于空间与假定性是这样阐述的:

戏剧空间的这种凝滞性,仅仅在物质的空间形态上显现出来,一进入了以假定性为前提的戏剧空间亦即舞台所示的空间,这种“凝滞性”便神奇的消失了。也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是,能够具有空间无限表现力的这般魔力,祭起的法宝,就是“假定性”。[4]

假定性让有限的舞台发挥无限的可能,给创演者关于戏剧创作以更大的空间,提供更多的可能,同时也给参与戏剧活动的观众提供更多的审美愉悦,增强戏剧活动的表现性,增加戏剧的魅力。假定性在戏剧活动中的运用不仅仅在时空上,它关乎到整个戏剧行动的各个因素:人物、情节、情景等等……戏剧,是以演员的生理条件为中心媒介、当众叙演一定长度的故事、观众与演员以假定性为协作活动前提的艺术活动。戏剧活动是以“假”为前提,只有在都认同“假定这是真的”的基础上,戏剧活动才能存在和进行,戏剧创作才能有更广阔的天空驰骋。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版.

[2]萨塞.戏剧美学初探.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版.

[3]王晓鹰.戏剧演出中的假定性.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版.

[4]吴卫民.戏剧本质新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版.

猜你喜欢
假定性时间空间
话剧表演中的“假戏真做”
浅论戏剧艺术的假定性特征
创享空间
“观演”的革命:舞台假定性与戏曲现代戏
时间消灭空间?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