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家校沟通

2019-08-09 05:30孟爱华
甘肃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家校沟通班级管理原则

孟爱华

【关键词】 班级管理;家校沟通;现状;原则;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2—0025—01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成为更开放、更科学、更具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学生的成长不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教育和影响。当然,学校教育要想取得成功,也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支持和配合。成功的学校教育正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之上的。可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需要相辅相成,相互促進。因此,加强家校合作尤为重要。

一、目前家校沟通的现状

首先,在义务教育阶段,家长最为关心的就是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特别是成绩、班中的名次,当然这些也是家长会的热点。相反他们对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生理特点等却关注度不高。如,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哪一阶段的学生喜欢进网吧玩游戏,沉迷其中;哪一阶段的学生心理变化更大,叛逆心理强。家长对上述这些关注不够。当然,也有部分家长会关注孩子就读的学校环境、师资力量、学校管理等。这就要求家校必须紧密配合,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其次,家校结合除了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外,目前很少有学校和教师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发展规划、工作目标,更不会向家长征求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因此,为了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要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教育法律法规及教育发展思路等。并围绕学校教育,接受家长及社会的质疑,争取家长、社会对教育的理解与支持。

最后,在家校沟通方面,只重视学校教育,忽视了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面临的难点和困惑的科学引导。这就需要家长不断学习,多方交流,并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向其他家长进行宣传,以达到典型带动、模范教育的作用。

二、家校沟通中应遵循的原则

1. 以尊重、平等为前提。教师要以平等、尊重的心态,与家长开展沟通交流活动。与家长沟通要诚心诚意、亲切友好,要充分尊重家长,以打动家长的心。尤其是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身份的家长要有足够的包容心。教师要虚心真诚地听取家长的意见或建议,努力营造和谐、友好的家校交流环境。

2. 以协作、共促为原则。教师要树立协作意识,与家长沟通时,不能只从自身角度出发一味要求家长配合,教师也要站在家长的立场想问题。

3. 以发展、完善为方向。家校结合重在一个“实”字,切忌一切行动浮在面上,讲在嘴上,无实际意义;要敢于指陈批漏,直面问题,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要雷厉风行,果断作为,始终以处理问题、查补缺漏、完善工作、提高效益为方向和目的。

三、做好家校沟通的方法和措施

1. 开好家长会。家长会是最有效的家校沟通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家长可以了解到学生在校的情况,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老师的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不至于陷入盲区,也有利于家长向老师或学校提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因此,不管以学校的名义还是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家长会,都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最好一学期至少召开一次。

2. 邀请教育专家和教育优秀家长讲座。2016年,高台县教体局组织了家庭教育经验报告会,高考优秀学子的家长到各校以身说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些本土专家以具体的实例来给家长讲座,传授先进的教育理论,进行头脑风暴,认可度非常高。这对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双方来说无疑是百利而无一害。我校近几年尝试了优秀学生家长经验交流,通过制作展板,家长现场经验介绍,家长群内分享等方式与家长、老师分享家庭教育经验,生动而切实,优于更多的理论说教,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水平。

3. 组织好校园“开放日”。学校每学期安排2—3天的时间作为“学校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走进教室、走进课堂,参观学生作业、试卷、成果展等,参与主题班队会、家庭知识竞赛、亲子运动会,参加听课、评教等活动,让家长了解老师的教学情况、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让家长对教育工作多份理解和支持。

4. 利用多种平台进行信息交流。网络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给教师、学校、家庭合作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教师可以借助校讯通、QQ群、微信等网络平台,及时开展与家长的互动活动,更具时效性地解决学校管理、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开创家校合作新模式。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跟家长沟通,指导家长随时关注孩子的成长,适时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建立长效监督机制。

总之,家校沟通交流是非常有效的教育途径。有效沟通交流,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家庭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长文明家教、科学家教的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开阔思路,巩固教育教学效果。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家校沟通班级管理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
寻找家校沟通中的润滑剂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