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丰
【摘 要】本篇论文以新中国成立后的优秀主旋律电影为例,从电影中英雄人物塑造的流变着手分析,梳理主旋律电影的发展脉络,得出不同时期的受众有着怎样的价值取向偏好以及电影产业化中如何实现受众的价值聚合。从研究中得出,在电影市场化的背景下,主旋律电影之所以能得到的受众的认可,既是对文本的创新性叙事的接受,也是对国家意志协调的认同,从而展现市场经济下国家意志与影视创作者之间、与全体公民之间的对话意识,这也是选题意义所在。
【关键词】英雄人物;价值认同;价值聚合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0-0106-02
主旋律电影是指充分体现主旋律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人性的影片。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旋律电影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首先,建国初期主旋律电影的概念并未提出,但这一时期的部分影片符合主旋律电影的界定与要求,主要是在政治家而不是艺术家的主导下建立了以宣传和教化为主体的电影方式。其次,1987年时任广电部局长的腾进贤正式向全国电影团队创作者提出了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方向。最后,1994年电影体制改革的新时期,以第六代导演或者说“演而优则导”新生代导演为主导,在电影市场化与商业化的背景下,主旋律的艺术性与商品属性的结合,进行的主旋律电影的创作。
一、建国以来主旋律电影中英雄人物塑造的流变
1987年是当代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性和标志性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国电影史上新时期与后新时期的分水岭。在现存的不同版本的中国电影史中,大多以编年史为主,或者以电影类型进行划分,但很少有对于主旋律电影这一电影类型进行分析的著作。“进入90年代的中国电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从电影作品中人物形象开始剖析,很容易看出在新中国成立后,主旋律电影中英雄人物的塑造流变。
第一,由“理性”到“感性”。在所列举出来的作品中,从人物性格演变的过程分析,早期作品中英雄人物无论年龄大小,都呈现出了“成人化”“男性化”的形态。而之后的英雄形象开始考虑个人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可能使英雄人物的性格在影片中带有缺陷。
第二,由“国家意志”到“家国同构”的变化。从列举作品的发展史来看,由于时间的不断推进,人物的塑造所归置的环境也开始有所转变。早期的作品多以反抗侵略为主,既是取材于临近时期的历史现实又是符合政治教化宣传,对于战后余生的人们更能引起共鸣。在近期好评的主旋律电影中,英雄人物的形象塑造立足点或者说执着的精神支柱着眼于个人情感和国家荣誉的统一,展示角度有意在影片中逐渐退去标语或者宣读式的口号,软化国家意志。
二、主旋律电影中影响英雄人物塑造的价值导向因素
新中国主旋律电影中英雄人物塑造的价值观决定了英雄人物的最终结局,因此英雄人物塑造脱离不了当时政治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它既是时代中的普世价值的表达,也传递出了观众的态度。主旋律电影中英雄人物塑造的价值导向因素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第一,政治背景影响价值导向。在众多的电影史著作中,以程季华、钟大丰的电影史为例,“十七年”中国电影、“文革时期”中国电影、“新时期”的中国电影,其划分依据也有政治的考量。电影作品中对于政治的主流价值展示也非常明晰,文中所举例的主旋律电影也因为不同的政治导向而产生不同的价值传播。
第二,市场因素影响价值导向。1949-1978年,电影事业受国家管控并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这一时期市场因素的影响可以忽略。1978-1994年,国家对于市场的管控放松,经济体制改革也使电影在创作中可供选择的元素多样化,但处于初步的尝试期。1994-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用了16年突破百亿,而从一百亿到二百亿的票房跨度仅用了四年,在2017年仅《战狼2》票房就突破了56亿。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电影的价值取向开始侧重于市场,电影不仅仅是政治宣传的工具和艺术的另类展现方式,它还兼具着商品的属性、市场因素开始登上舞台。
第三,文化影响价值导向。文化影响的价值导向使得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产生的新兴文化,在构建故事的背景环境的过程中,使故事的发生发展变得合情合理。
三、主旋律电影中英雄人物塑造的商业化趋势及价值聚合
首先,从主旋律电影中英雄人物塑造的流变可以看出时代所诠释的主流价值,以及对于文化接受者表现出的态度。人物开始侧重于感性表达,突破了传统的英雄形象理性的完美主义人格。但英雄人物的主體与结局在最后总是会与国家意志、大众情感归于一线。这一曲折的英雄成长过程,既获得了受众的价值认同,也体现了这一时期文化的价值聚合。在国家电影创作中,应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最大公约数”。这是对于英雄人物价值认同的必要思路,寻求文化中的最大公约数才能实现英雄人物价值的认同,更好地创造研究类型人物价值的变化。在共通的符号系统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影视作品中所传递的价值符号。不同的价值影响使得受众从对“完美型”英雄的崇拜转变为对“非完美型”英雄人物的认同与接受。
其次,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通过对话理解英雄人物塑造的意义,达到价值聚合的目的。在国家和受众之间很容易达成共同的价值认同,因为受众的价值观念主要受主流思想的影响,而国家作为主流价值观念的宣传主体,拥有着相同的文化属性和价值目标,但在价值接受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价值选择。国家所传递的是国家意志,在电影领域也同样承担着规则的缔造者和教育者的角色,而受众在影视作品选择中会以实用性和娱乐性为主。在价值的传递和价值的接受过程中,处于一种有隔阂的状态,或者有分歧的状态。如何让主旋律电影更能让受众喜闻乐见?在巴赫金看来,“人实际存在于我和他人两种形式之中,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以对话的形式存在。存在就意味着进行对话的交际。”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很好地解答了如何在国家价值传递和受众的价值认同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从国家与受众的传者与受者的从属地位转变为平等的对话角度。这为从价值认同到价值聚合提供了转变的桥梁,这个过程不仅有对国家管控的让步,国家意志的软化,还有如何平衡对于严肃问题的幽默化表达并且不失其威严。在国家与受众的对话中,国家改变了原有的口号式、宣讲式的政治要求,受众也在主旋律电影中获得了民族自豪感与优质的视听体验。这也是主旋律电影中英雄人物塑造演变过程的最终归宿,在国家与民众间建立共通的价值观念,在各个领域形成价值聚合,从而提高国家凝聚力和强烈的民族认同。
四、结语
主旋律电影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表达、传播,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性。如何有效传播主流价值,这要求主旋律电影在市场体制下成长为既具有艺术价值、宣传功用,又具有娱乐属性、视听丰富的优质电影,以形成良好的价值聚合局面。近期的主旋律电影以票房和受众好评这今后的主旋律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塑造提供了蓝本,但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环境,主旋律电影的优质创新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88.
[2]饶朔光.新时期以来电影类型与范式的转变[A].陈犀禾.当代电影理论新走向[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A].电影批评的多元化时代[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吴琼.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A].革命历史片[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5]陈广宇,薛菁华,沙青青,王腾飞.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6]章柏青.中国电影受众观察[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
[7]毛泽东.毛泽东文选[A].毛泽东选集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8]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9]白瀛,王靖.“一带一路”电影创作寻找文化:“最大公约数”[N].新华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