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人体相关双音节新词构成研究

2019-08-09 08:08孙迪
现代语文 2019年4期
关键词:黄帝内经新词人体

孙迪

摘  要:《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该书成书于西汉中晚期,是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医学理论汇编,也是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古典医籍。《内经》中出现了诸多未见于先秦典籍中的新词,还有相当多数量的词语在《内经》成书前的古籍中已经出现,但具有了新的含义。以《内经》的名词术语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与人体相关的双音节新词,最终筛选出针对某一处实指部位进行描述的双音节新词351个。在考辨新词新义的基础上,对所选词语结构进行逐一分析,得到合成词350个。其中联合式双音词60个、偏正式双音词280个。联合式和偏正式是《内经》在表述人体相关概念时最主要的复音构词方式。

关键词:《黄帝内经》;人体;新词;双音词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战国秦汉时期的医学汇编,是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古典医籍。传世本《内经》由《黄帝内经素问》和《黄帝内经》两部书组成。关于《内经》的成书,说法很多。现在一般认为,它不是一时之作,也不出于一人之手,其匯总成书时间大致在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中后期。《内经》中出现了不见于先秦典籍中的新词,还有相当多数量的词语在《内经》成书前的古籍中已经出现,但在《内经》中具有了新的含义。我们知道,词汇发展的重要规律是由单音走向复音。向熹先生认为,汉语词汇的复音化在上古汉语词汇中已经开始表现出来。周秦汉语中复音词已占有相当的比例。上古新词的产生自然地向复音化的方向发展[1](P393)。作为先秦两汉时期重要的医学典籍,《内经》为后代的医学词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新概念的表达需求和新义位的产生,都使得《内经》中的新词新义言现象极为突出。

本文以明代顾从德版《黄帝内经素问》和赵府居敬堂本《灵枢经》为底本,选择《内经》中与人体相关的双音节术语作为研究对象。《内经》中与人体部位相关名词术语数量众多,我们在此选择固定或不固定指某一处的实指部位名作为研究对象。以经脉、穴位和诊脉为代表的虚指部位语汇暂未列入研究范围。考虑到《内经》汇编成书时间因素,在判断新词新义时,我们以《史记》作为分界线,将整理出的新词和新义逐一进行语源考辨,参照了先秦至西汉的二十余种索引和近年来部分出土文献,同时利用数据库技术和大型工具书进行互证。

据统计,有351个与人体相关的双音词在《内经》中首次出现或在《内经》中更新了语义。其中单纯词1个,合成词350个。在《内经》中,双音节单纯词很少,仅见到1例,即联绵词“膀胱”。膀胱为六腑之一,位于下腹部,是津液之府。《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2](P40)膀胱为水府,是津液都会之处。另有用例来自《灵枢·本输》:“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3](P7)由于单纯词只有1个,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将重点剖析双音节合成词。

《内经》中与人体有关的合成词有350个。其中,偏正式双音词280个,占双音词总数的79.7%,可见,偏正式是《内经》在表述人体相关概念时最主要的复音构词方式。其次是联合式双音词,计60个,占双音词的17.1%。此外,还有述宾式双音词6个和表述式双音词4个。《内经》在表述人体实指概念时,联合式和偏正式构词方式不仅数量多,其构成情况也相对复杂。下面就对这些由不同方式的构成合成词分别进行探讨。

一、联合式双音词

《内经》中的联合式双音词较为发达。在这类双音词的范畴内,根据两个词素的意义关系和它们在词义中的贡献,我们可以将其分成同义词素联合式和同类词素联合式两类。

(一)同义词素联合式

同义词素联合式,是指由基本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素构成的双音词。例如:由词素“咽”“喉”和“嗌”构成的双音词“咽喉”“咽嗌”“喉嗌”“喉咽”等。这三个词素作为单音节词在字书上相互训释。《说文解字·口部》:“咽,嗌也。从口,因声。”[4](P55)“嗌,咽也。从口,益声。”[4](P55)“喉,咽也。从口,侯声。”[4](P54)可以互训的词素在意义上也有细微差异。经学者考证,“喉”指喉头,也指呼吸的气道[5](P1729-1730)。而“嗌”指喉之下,连接胸中肺两叶之间者。

这些词素组合成为双音词后,合成词的意义一般与单个词素有一定联系,以“咽喉”为例:

咽喉,泛指咽喉部。《灵枢·五色》:“阙上者,咽喉也。”[3](P92)张介宾解释说:“阙在眉心。阙上者,眉心之上也。其位亦高,故应咽喉之疾。”[6](P171)这里是指咽喉在面部的望诊部位。词素组合后突出了共性,词素的个性可以略而不计。

事实上,意义完全相同的两个词素很少能够组合为合成词,大多数只是基本义相同。这类双音词有很多,头首、颃颡、颞颥、仓廪、毛发、皮肤、肌皮、肌肤、孔窍等均属此类。

(二)同类而不同义词素联合式

同类词素联合式,是指由本义虽不相同但反映的事物都属于同一类别的词素组合而成。两词素具有相同的义位,二者组合后,或各自保持词素义,或融合成一个更为概括的含义。例如:

1.皮节

皮,初为象形字,后经多次演变。《说文解字》解释其本义为剥取的兽皮,引申为人或动植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

节,《说文·竹部》:“节,竹约也。从竹,即声。”段玉裁注:“约,缠束也。竹节如缠束之状。”[4](P191)后来引申为表示骨与骨连接处,如骨节、关节。

复合词“皮节”表示皮肤和关节。《灵枢·经脉》云:“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 [3](P35)

2.筋脉

筋,本义为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说文·筋部》:“筋,肉之力也。从力,从肉,从竹。竹,肉之多筋者。”[4](P180)竹具有多筋的属性,故从竹。

脉,同“衇”。其中,(永)表示水有支流。人身体也有像水一样流动的组织,即血脉。《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脉者,血之府也。”

复合词“筋脉”可以表示筋与血脉,有时也偏指“筋”。另有用例见于《灵枢·九针论》:“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3](P139)这里的“筋脉”进一步抽象指“经络”。《素问·血气形志篇》云:“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2](P106)可佐证这一释义。至此,两个词素已经融合成为一个更为概括的词义,表示经络。

3.本末

本,本义是树根。《说文·木部》:“本,木下曰本。”[4](P251)末,本义是树梢。《说文》:“末,木上曰末。”[4](P251)

在不同语境下,“本”“末”具体所指之义是不一样的。例如:《灵枢·始终》:“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2](P24)此处的“本末”分别是指藏气、肌体。藏气为本,肌体为末。表里寒温,相守不致相失。另有一例见于《灵枢·官能》:“其本末尚热者,病尚在。”[2](125)这里的“本末”则分别是指胸围、四肢。胸膜藏府为本,经络四肢为末。

這类双音词数量很多,如:股经(大腿和小腿)、阙庭(两眉之间和上额)、鬲肓(隔膜和隔膜之上部分)、藏府(五藏和六府)、胞?(膀胱和直肠)等。

二、偏正式双音词

偏正式双音词在上古汉语词汇中很发达。在《内经》与人体相关的名词性术语中,我们发现了大量偏正式的双音新词,占所有双音新词的近八成。这一比例也高于索引中的其他先秦典籍。对比构成双音词的两个词素,其中,正词素主要是名词,偏词素表示修饰和限制。按照偏词素的具体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表数量

偏词素是数词或表示数量,正词素部分是所表示的人体结构名。例如:

1.五官  眼、耳、鼻、舌、口唇。《灵枢·五阅五使》:“五官者,五藏之阅也。”[3](P74)

2.七窍  耳、鼻、目、口、舌等五官的七个孔窍。《灵枢·脉度》:“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3](P48)

3.百节  泛指全身骨骼关节。《素问·诊要经终论》:“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2](P65)

(二)表类属

通常主词素是中心部分,表示种;偏词素是修饰部分,表示属。例如:

1.骭骨  足胫骨。《灵枢·逆顺肥瘦》:“冲脉者……伏行骭骨内。”[3](P75)骭,《说文·骨部》:“骹也。从骨,干声。”[4](P168)骹,《说文·骨部》“骹,胫也。”[4](P167)可见,“骭”这里指胫骨,即小腿骨。

2.?肉  隆起的大块肌肉。《灵枢·五变》:“腘肉不坚,而无分理。”[3](P84)又《素问·玉机真藏论》:“身热、脱肉破?,真藏肩。十月之内死。”王冰注:“?,谓肘膝后肉如块者。”[2](P86)?,此处指肘部和膝部后的大块肌肉。

(三)表领属

偏词素与正词素之间具有领属关系。例如:

1.鼻孔  鼻腔与外界相通的孔道。《灵枢·师传》:“鼻孔在外,膀胱漏泄。”[3](P67)

2.头毛  头发。《灵枢·论疾诊尺》:“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3](P127)

3.膂筋  脊内的筋。《灵枢·百病始生》:“其着于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3](P114)“膂”在《说文解字》中列为“吕”的篆文字形。《说文·吕部》:“吕,脊骨也。”[4](P346)此处的“膂”是指脊椎骨。“膂筋”可以理解为脊内之筋。

(四)表位置

偏词素用以说明正词素的地域或方位。例如:

1.下脘  胃下脘,即胃下口。《素问·调经论》:“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2](P231)

2.中焦  指膈下至脐部位。内居脾胃,具有腐熟水谷,吸收水谷精微,化生血液,营养全身的作用。《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是谓血。”[3](P68)

3.前阴  生殖器。《素问·厥论》:“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2](P170)

(五)表颜色、性质和状态

偏词素对正词素的颜色、性质等有描绘作用。例如:

1.黑眼  黑睛。位于位于眼珠正前方,周边与白睛相连,形圆无色透明,因能透见其内黄仁之黑褐色而得名。《灵枢·大惑》:“筋之精为黑眼。”[3](P143)

2.牝藏  牝,雌,阴。牝藏即阴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脾为牝藏,……肺为牝藏,……肾为牝藏。”[3](P81)《内经》中将脾藏、肺藏和肾藏称为阴藏,将心藏和肝藏称为阳藏(牡藏)。

3.锐眦  指外眼眶。《灵枢·癫狂病》:“目眦外决于面者,为锐眦。”[3](P55)偏词素“锐”本义是草尖等细小植物,引申为细小、尖锐。相较于目内眦,目外眦小,故称为“锐眦”[7](P196)。

(六)表形状和大小

偏词素修饰说明正词素的形状和大小等特点。如:

1.鱼际  体表部位。在手腕之前,与掌指关节之间,其肉隆起形如鱼者。相当于拇指(趾)屈肌处。《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循鱼际,出大指之端。”[3](P29)张志聪注:“鱼际,掌中大指下高起之白肉,有如鱼腹,因以得名。”[8](P85)

2.丛毛  丛,聚集。丛毛,生于足大趾第一节背面皮肤的毛。《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3](P34)

3.巨分  口吻旁的大纹处。《灵枢·五色》:“巨分者,股里也。”[3](P92)丹波元简注:“巨分者,巨之为言大也。”[9](P五-12)

三、述宾式双音词

述賓式双音词,一般而言,是指第一个词素表示动作行为,第二个词素表示动作行为关涉的对象。在《内经》中与人体相关的述宾式双音词数量不多,仅发现6个。兹列举如下:

1.承浆  下唇下方中央凹陷之处。《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下交承浆。”[3](P30)

2.通髯  两颊至耳鬓的须髯。《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足少阳之上,气血盛则通髯美长,血多气少则通髯美短。”[3](P110)

3.膻中  胸中两乳之间的部位。《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2](P40)膻,《说文·肉部》:“膻,肉膻也。《诗》曰:‘膻裼暴虎。”[4](P173)“膻裼暴虎”意为脱掉上衣,与虎搏斗。后多作“襢”“袒”,“膻”为其正字。现代汉语中常用“袒”,如袒露、袒胸露臂等。

4.束骨  尺骨茎突。《素问·骨空论》:“掌束骨下灸之。”[2](P220)

5.缺盆  锁骨上窝。《素问·疟论》:“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2](P138)

6.连骸  骨关节相连部位。《素问·骨空论》:“侠膝之骨为连骸。”[2](P219)

四、表述式双音词

表述式双音词,是指第一个词素是被陈述对象,第二个词素是陈述内容。这类双音词在《内经》中与人体相关的述宾式双音词数量也很少,仅发现4个。兹列举如下:

1.茎垂  指男子阴茎,睾丸。《灵枢·刺节真邪》:“茎垂者,身中之机,阴精之候,津液之道也。”[3](P128)

2.身半  半边身体。《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容于身半。” [3](P131)或指身体上下之中点。《素问·至真要大论》:“身半以上其气三矣。”[2](P353)

3.节解  关节缝隙。《灵枢·九针论》:“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3](P138)

4.肉分  肌肉之间的界畔纹理。《灵枢·九针论》:“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 [3](P137)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内经》双音新词的构词方式相对固定,以联合式和偏正式为主,其他构词形式使用较少。这与这一时期的其他典籍中的复音词情况基本一致,语法造词的趋势已十分明显。我们推测,随着医学理论的深入发展,为了达成更精确医学含义表义需求,起初两个单音节词通过临时组合成词组的方式进行表义。后来随着这一概念的频繁出现,该词组逐渐固定下来。构成词组的两个单音节词成为两个词素,二者组合后,或各自保持词素义,或融合成一个更为概括的含义。单独的词素义在词义凝固的过程中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词素之间的关系在各自独立的基础上,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融合。

相较而言,偏正式双音词的数量占比远超出其他构词形式,或与本文所探讨的词语仅涉及到人体相关的双音词有关。《内经》创立了大量有关人体组织器官的名称。通过原有词义的引申、比喻将人体生理功能术语进一步精确化、理论化,完善了藏府器官、形体官窍、生理活动等诸多方面的词汇系统。《内经》作为中医学理论的渊薮,其词汇成为中医学专业词汇的源头,为后世的医学词汇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梳理和分析《内经》中的医学名物词也是中医学文献整理和校注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向熹.简明汉语史(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南宋]史崧编.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13.

[5]傅海燕.《黄帝内经》“喉”类术语辨析及其意义[J].辽宁中医杂志,2013,(9).

[6][明]张介宾.类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6.

[7]傅海燕.《黄帝内经》眼目词语对大型辞书的订补研究[A].第二十一次中医经典文本及医古文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

[8][清]张志聪著.黄帝内经灵枢集注[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

[9][日]丹波元简.灵枢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7.

猜你喜欢
黄帝内经新词人体
声音·数字·新词 等
人体冷知识(一)
人体可笑堂
人体可笑堂
学诗偶感
《黄帝内经》修辞格英译研究
人体运动小知识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
《黄帝内经》“酒伤”理论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