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娟
摘 要 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在备课时渗透创新教育的意识,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气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并进行创新性学习方法的培养。
关键词 生物;创新;理念;兴趣;实验;活动
中图分类号:G257.37,C45,D4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6-0010-01
創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教学相长。高中生物的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与学生有紧密的联系,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一)为了顺应新时代发展的潮流
为了顺应知识与科技的发展潮流,学校就得不断培养出一批批有新思想、新方法、敢于创新的人才,才能长足的促进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并未有效贯彻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依然运用先前的教学方法,这些不合时宜的教学方法早已不能有效促进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敢于丢弃先前不合时宜的教学理念,敢于接受并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好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新兴人才的需求。
(二)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改的需求
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比较已经有一定的形成基础了,他们学习的自主能力也相对较高。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该思维可以表现为求异性和多样性,这种求异性和多样性的表现方式对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极其重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改的需要。过去我们过多的应用了接受式学习方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降低,学生们的学习思维模式并没有有效的培养,课堂上发表意见和想法的机会也少,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很差,思考问题的方式很呆板,不利于长期学习兴趣的培养,最终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学习和成长。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讨教学方法,通过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能力的激发,教师们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更好地运用有趣、高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且从中为学生提供一些较好的条件,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模式。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念,进而推动教学改革的进行。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生物学科产生了兴趣,才有进一步探索、创新的欲望,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生物学科与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教师可以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解渗透作用,可以联系萝卜放盐水中会变软,萎蔫的放入清水中后会变得硬挺;免疫,可以联系小时候定期注射疫苗;植物的激素调节可以联系根的向地性,棉花掐尖等现象。这样的例子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实验教学
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然而新教改之后,高中生物课本更加注重生物实验的内容。由此可见,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生物创新人才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的探索、研究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实验准备,往往由教师完成,实际上,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实验准备。让学生参与,并不是教师撒手不管,而是教师有计划、有意识地将一些实验准备工作让学生去做,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实验全过程的认识以及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豆浆、苹果汁、显微镜的准备,都可以让学生去做,从而为全面认识实验和做好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验证性实验,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动手能力、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等。教师在实验前往往将实验全过程详细交待一遍,学生照本宣科完成。这样,就限制了实验教学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组织课外活动
生物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和生活比较贴近。因此,教师可以组织生物活动小组,让学生就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进行探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朱正刚.例谈生物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学生物教学,2003(1-2).
[2]吴举宏.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J].生物学教学,200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