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洁
(中华女子学院 社会工作学院,北京 100101)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学经历了学科重组与发展的过程,妇女/性别议题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其他议题一样,是社会学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95世妇会的召开进一步推动了性别研究与社会学研究的结合与发展。2005年之后的十年,更是性别社会学自身独特的研究领域、话语体系和研究范畴形成的阶段。在这十年中,涌现出一批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对培育和引领性别社会学青年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2006-2015年硕博学位论文发展状况为例,透视中国性别社会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本研究在中国知网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社会学”学科专业中,以“女性”“性别”“妇女”等关键词进行相关主题的文献检索,2006-2015年共检索到相关硕博学位论文796篇。从检索结果看来,这10年间性别社会学主题的硕博学位论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2006-2008年,该领域的研究论文每年仅有40篇上下;到2009-2011年,该领域的研究论文每年有80篇左右;2012-2013年,性别社会学主题的论文已达到百篇之多(见表1)。
表1 2006-2015年性别社会学主题硕博学位论文发表数量 单位:篇
仅以中国知网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作为研究资料来源有其不足之处:一是中国知网硕博数据库收录的学位论文需要征得作者本人的签署同意,因此仅包含了部分硕博学位论文,特别是博士论文的收录涵盖仍然非常有限;二是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学位论文往往存在1至2年的时间滞后,这或许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2015年的硕博学位论文数量比之前略有下降的情形。同时目前各校的硕博学位论文仅在本校图书馆或国家图书馆存有纸质学位论文,不方便读者借阅查找。为了弥补单纯依赖中国知网硕博论文数据库的不足,笔者又通过个人研究途径搜寻了一些该领域的硕博学位论文作为补充。
2006-2015年,性别社会学学科认同不断确立和增强,自身研究领域和方法逐步形成和完善。在这十年间,硕博学位论文主要呈现出下述发展趋势与特点。
性别社会学硕博学位论文涵盖了较为广泛的研究议题,既有女性与劳动就业、女性与婚姻家庭等传统性别社会学经典议题,也有伴随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而兴起的关于城市生活中女性白领消费、闲暇、身体建构等议题,2010年之后还出现了围绕“男性气质”的相关研究议题。
1.劳动与就业
有相当数量的性别社会学硕博学位论文围绕性别与劳动就业方面的话题展开,这其中有专门围绕女性就业权益保护、女性工作-家庭冲突以及某种具体职业群体的女性劳动现状研究。这一领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清华大学何明洁对女性服务业工人“性别化年龄”分化的研究[1]以及北京大学马冬玲对护士这一专业化群体的社会性别研究[2]。
何明洁的博士学位论文以成都市一家大型连锁酒店服务业女工的劳动过程为例,探讨了女性服务业工人的劳动过程与女工自身的主体性塑造。研究发现,社会文化对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责任具有差异化的建构,小妹年轻靓丽,充满新城市人的梦想,大姐则作为这个城市的过客对家庭承担着诸多的责任。对年龄的差异性建构一方面使大姐和小妹在处理与资方、顾客、家人的各种关系时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它被资方纳入用工策略,使大姐和小妹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劳动力再生产对资方的依赖程度、劳动分工性质上出现分化,导致资方对大姐实施以女性家庭责任为基础的专制型统治,对小妹实施基于“城市新市民”梦想的霸权型管理[1]。该文的重要贡献在于通过对劳动者主体性的关注揭示出资本经由劳动过程将女性气质拆裂使用以确保占有剩余价值的事实;通过“性别化年龄”概念的提出,加深了劳动过程研究与性别视角的结合。
马冬玲的博士学位论文《专业化关爱》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探讨了护士这样一个以女性为主的职业群体的劳动过程及其社会建构。研究指出,护理职业的诞生具有女性解放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嵌入在更加复杂的社会、医疗和组织制度之中,因而是更为广阔和矛盾性的社会建构的产物。护理劳动的本质是关爱,但是社会文化却在关爱和女性之间建立起某种本质主义的自然关联,从而导致了护理工作的女性化。现代生物医学在离不开护理工作的同时,却仍然将护理视为“伺候人”的次等工作,在医-护工作之间建立起某种专业壁垒和话语优势,从而贬损照料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导致护理工作在市场竞争和组织内部都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2]。这一研究的贡献在于:通过对某一具体行业女性劳动者的职业社会学分析,加深了我们对护士这一专业技术群体的社会处境与劳动过程的理解,同时有利于推动公众对这一职业群体的进一步承认与尊重。
这两篇研究的共性在于,以某一特定职业群体的劳动过程为例,揭示社会性别因素是如何在与社会结构、文化建构、工作关系等其他社会因素相互关联与构造,通过将性别视角引入劳动社会学的分析,丰富了对劳动过程中性别差异的理解并认识到性别文化及其建构如何被纳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婚姻与家庭
受到闫云翔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个体主义趋势研究的影响[3],复旦大学沈奕斐的博士学位论文提出了“个体家庭”的研究概念[4]。研究指出:受到现代个体化思潮的影响,中国家庭展现出不同于传统父权制家庭的种种特征。但中国的个体家庭与西方的个人主义亦不尽相同,仍然保留了代际之间的紧密联系与互动,并展现出亲子主轴的重要联结与纽带。华中科技大学陈讯的博士学位论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离婚现象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伴随着社会结构与文化观念等多重转变,中国农村地区婚姻的功能经历了从“双系抚育”向“个体性生活体验”的转变。人们愈加追求个体性生活体验和当下的生活享受,使得婚姻成为追求个人幸福生活的一种手段,并最终导致农村社会中婚姻纽带的脆弱性和易瓦解性[5]。
社会结构和家庭观念的急遽变迁也带来了新的家庭矛盾和社会问题[6][7]。山东大学刘晓静的硕士学位论文通过对农村地区失婚女性自杀问题的研究指出,伴随家庭中地位和权力的提升,市场化改革之后的农村妇女希望得到更多的主观支持,但妇女的社会处境与其期望之间仍然存在较大落差。个体家庭的发展使得婚姻生活的价值主体由家庭向个人本位转化,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之间的张力使得一部分农村婚外情受害女性在面对生活秩序的失序时选择失范型自杀[8]。
上述研究聚焦于近年来中国婚姻家庭领域的重要变化与趋势,从不同角度涉及女性的家庭地位、家庭观念和家庭关系的日常实践方式,对我们理解转型社会过程中的婚姻家庭议题有所推进。但实际上,近年来由于人口结构和社会政策的一系列变化,中国社会又出现了代际联系增强的“再家庭化”趋势,闫云翔本人亦提出了“新家庭主义”的概念[9][10],作为对上述家庭研究的进一步思考和推进。
3.身份、消费与闲暇研究
除了上述经典的性别社会学议题之外,伴随着社会经济与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升,身份、闲暇与消费研究也成为近年来性别社会学研究广泛关注的研究议题。华东理工大学林晓兰的博士学位论文以上海外企白领女性的身份建构为例,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两个维度探讨都市女白领的文化生产机制,分析和反思中国当下都市白领女性在职业、收入、身份区隔、关系建构等方面的行动逻辑。研究指出,与男性相比,都市白领女性在职业发展道路上面临更大的社会期待与身份张力[11]。
中国人民大学方亚琴的硕士学位论文与华中师范大学王慧的硕士学位论文则探讨了性别社会化如何形成女性身份认同。在市场化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女性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的提升使其具有更多的购物自主权,女性试图通过消费来彰显自身的主体性。然而在消费主义浪潮所裹挟的“平等”和“民主”幻想之下,则容易使得女性陷于新的隐患与压抑之中[12][13]。於红梅的博士学位论文则以上海市中产阶级家居营造为例,探讨了这一新兴群体对其特定生活方式的想象和追求。而在此过程中,社会建构的性别特质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其家居空间的打造与呈现[14]。
吉林大学张馨月的硕士学位论文以女性“减重”与“塑形”为例,剖析现代消费理念如何一步步加深对女性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形塑。比起单一维度的体重标准,塑形消费不再是将女性的美丽停留在平面世界的数字中,而是要在更加立体、精确与严格的范畴中全方位地呈现和打造女性的曲线维度,这也使得当代女性在新的标准下不断卷入更深层次的消费与钳制之中[15]。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多元文化的兴起,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关于男女两性身体、消费和闲暇的日常生活研究还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与可能。如何将看似琐碎的日常生活研究与社会结构性力量的发展和变迁结合起来,呈现时代发展的特征与风貌,是这一类型研究不断推进的重要基础。
4.男性气质研究
除了对传统女性社会学相关主题的研究之外,2010年之后还逐步出现了一批以“男性气质”为主题的研究论文,从而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了性别社会学的相关研究领域。
天津师范大学的一批硕士学位论文围绕着幼教、美容美发等行业中的男性群体与男性气质展开了一系列实证研究。其中,梁珊的硕士学位论文指出,职业特性、个体偏好、大众传媒、女性客户群体、行业文化特征等因素都影响了美发行业男性从业人员的气质类型与特征[16]。穆怀奕的硕士学位论文则通过量化研究发现,社会分工和家庭内部的性别权力关系是男性暴力发生的基础性结构因素;男性童年时期的暴力经历和创伤是形成其男性气质和暴力行为的重要养成机制;性的双重标准和对受害者的污名化则使得暴力行为进一步合法化。男性气质与男性暴力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建构使得二者在互相强化的同时,也蕴含着男性社会性别角色的矛盾和脆弱[17]。
中共中央党校唐双捷的硕士学位论文考察了上海核心家庭中的男性角色与地位。研究发现,从思想观念上来看,上海男性对于性别平等意识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受到传统性别分工意识形态的束缚较少;但在现实生活中,上海男性在家务分工、子女照料等方面则依然残留着传统模式的烙印。男性角色地位传统获取方式的缺失、性别角色与气质的双性化融合、女性角色的变迁等因素共同导致了上海男性目前的社会角色气质[18]。男性气质的研究是性别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之前却长期被忽略和遗忘。上述研究丰富了性别角色理论的内涵,对深化对性别气质与性别关系的理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6-2015年性别社会学硕博学位论文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积极探索并回应社会历史变迁中的重要时代议题。
1.受流动影响的女性
过去30余年来,城乡二元体制与人口流动的放开使得中国出现了涉及人数多、持续时间长、社会影响大的乡-城人口流动,也正是这场空前绝后的人口流动奠定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这场社会流动改变了传统乡村社会中的女性地位与家庭结构,但也遗留下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等诸多家庭矛盾和社会问题,亟待社会学学生和学者的研究与关注。2006-2015年性别社会学亦有相当数量的学位论文围绕“流动妇女”“留守妇女”“农业劳动女性化”等社会现象与议题展开。
北京大学杨可的硕士学位论文考察了流动过程中的女性农民工如何在遭遇既有生活形态转变和知识库存危机时,重新在城市生活中提高生存能力,实现再社会化的过程[19]。华中农业大学定羡的硕士学位论文认为,妇女的外出务工经历改变了传统的以男性家长为主导的家庭性别关系,塑造了新的更为灵活的性别分工模式[20]。南京师范大学周莹洁的硕士论文指出,迁移不仅受到流出地对男女两性在家庭生产与再生产分工上的角色设定的影响,更是受到流入地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形塑。尽管外来打工女性其自身的行动具有主体性,但由于受到教育程度、职业隔离、家庭责任等的影响和牵绊,她们实际上处于结构性的边缘位置,且很难摆脱劣势位置[21]。
在部分农村地区,男性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造成了农业生产女性化趋势。华中农业大学魏丹的硕士论文指出,农业劳动的女性化趋势使女性在家庭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但上述变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男性在家庭中的主导性位置,表现为男性在家庭重大支出和决策方面仍然具有绝对的主导权,而女性则仍然需要承担大多数家务劳动[22]。上述研究从不同层面揭示了中国当代社会迁徙和人口流动的社会后果及其对性别权力关系的多重复杂影响。不难看出,这种影响并不是一维和单向的,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呈现出更为复杂多样的面貌,需要研究者做出更加深刻和敏锐的理解与洞察。
2.人口结构与生育政策的转变
过去十年间,在经历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中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口增长过快转变为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妇女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成为近年来性别社会学学位论文关注的重要研究话题。华中师范大学齐萌通过个案访谈发现,中国大城市职业女性生育抉择过程中,普遍存在生育行为和生育意愿相悖离的现象:生育理念保持在更替水平,生育抉择低于更替水平,实际生育水平在二者之间表现出不确定性[23]。还有论文指出,女性自身的性别意识和生育自主性的提升是导致女性选择高龄生育的内置动因[24]。
伴随着青年女性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对工作价值的内在要求也使得她们更多地走出家庭,进入劳动力就业市场,从而造成青年白领女性的工作和家庭角色紧张[25]。中南大学罗月婵的博士学位论文回溯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妇女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体现的重要社会价值和贡献,以及女性主义理论希望对妇女人口再生产贡献进行社会补偿的努力和尝试,希望通过借鉴北欧国家的福利保障体系建设,真正促进妇女在劳动生产和人口生产领域的双重解放[26]。上述研究对中国社会当下所面临的人口结构转型和生育政策调整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3.网络媒体与大众文化
网络化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极大地影响和塑造着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建构方式。网络信息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人际互动方式,来源于现实并对现实生活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2010年之后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中,以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会事件为对象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华中科技大学左志香的硕士学位论文以搜狐社区“婆媳关系”论坛中的网络互动为例,探讨了网络恶婆婆的建构过程以及背后所折射的权力关系。研究发现,年轻一代在网络文化的建构中往往具有绝对的主导权,她们通过典型事件描述、情境假设、重复与强化、自我弱者化等方式,建构了虚拟社会中的“恶婆婆”形象,并由此折射出中老年人在网络社区与家庭权力关系中的相对边缘位置[27]。
南京大学吴夏艳的硕士学位论文选择了近年来文化流行词“剩女”作为其研究切入点,研究发现,这一群体的出现是在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对传统“男高女低”择偶梯度的继续延续所导致的当代后果。“剩女”群体多将自身建构为独立自主的反传统现代女性,追求着自由、多元的生活方式;但大众舆论则存在对这一群体边缘化和标签化的负面评价,这两种建构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凸显了当代女性身份认同的双重危机[28]。浙江师范大学郑艳蓉的硕士学位论文从网络流行语“女汉子”出发,试图分析这一社会事实背后的社会结构性原因,认为当下社会文化中的中性化气质是女性对自身所遭受的隐匿在性别不平等的现实处境下自我压抑与反抗的具体呈现[29]。
多篇近年的硕博学位论文均以当时热播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为例,分析大众传媒所呈现的女性形象、两性关系以及婚姻期待。以南京大学杨瑾瑜的博士学位论文为例,该研究指出,父权、消费主义与媒介文化共同打造了一个“后规训社会”,在其中,权力对于女性身体的专政更微妙和缜密。而女性受众则通过拒绝减肥、拒绝女人味的装扮以及自主的身体消费等策略来挑战性别化的身体规范,对抗权力规范机制,打造女性自身的话语权力空间[30]。
综上可见,性别社会学学位论文既能够紧随时代发展脉络,回应社会发展变迁中提出的重要社会议题,也能够密切结合社会热点议题,推进性别文化的反思与传播,充分彰显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时代感与生命力。
在研究类型上,性别社会学仍然以传统的实证研究占据主导型位置。但是近年来,伴随专业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与推进,行动与干预研究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性别社会学主题的理论研究在这十年间也有所推进,但在数量上还远低于另外两种研究类型。
1.行动研究逐渐兴起
行动研究是指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研究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目的的研究方法。
2015年1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这一法律的正式颁布与推进也有赖于长期以来研究者针对家庭暴力的行动与干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王向贤的博士学位论文揭示了亲密关系中暴力的普遍存在及其不同表现形式[31]。南开大学杨娜和复旦大学周冬然的硕士学位论文均提到,内部自我认知偏差和外部社会支持系统缺乏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受虐妇女对家庭暴力的消极应对,进而长期身陷家庭暴力。由于正式支持系统和非正式支持系统的分离状态,中国家庭暴力受虐妇女很难得到持续和有效的帮助。社会工作针对家庭暴力的干预应结合个案、团体、社区的工作方法对受虐妇女内部认知模式和外部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双重干预,促进受虐妇女远离家庭暴力危害[32][33]。华中科技大学卢雅倩、西北大学王瑜等的硕士学位论文则选择了遭遇家庭暴力的具体个案,探讨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家庭夫妻暴力的具体操作流程、介入技巧与影响作用[34][35]。云南大学郝佳星的硕士学位论文比较独特,即以“男性支持”视角介入家庭暴力的行动干预展开研究[36]。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陈家家的硕士学位论文则从社会工作者促进乡规民约制定的角度探讨农村妇女社会工作的实践路径。由于各种历史与现实原因,农村妇女权益极易遭受各种力量的侵害。该研究从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和增权理论出发,协助妇女们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发现村规民约中不合理的侵权条款与农村妇女的关系,并通过确立和打造自身主体力量最终影响资源分配的现状,推动农村基层社会的性别平等[37]。
行动研究推动了学术发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对改变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关系与实践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这一类型的研究也转变了传统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二元对立关系,开拓了新的知识生产的来源与渠道,对性别社会学的实践发展与推广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本土理论研究开始出现
与正在兴起的行动研究相比,性别社会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数量非常有限,在每年的硕博学位论文中理论性研究论文不到2篇,其中理论研究中虽以引介西方社会学理论为主,但本土化理论框架的探索也开始出现。
北京大学范譞的博士学位论文通过对美国女性主义理论家朱迪斯·巴特勒“身体物质化理论”的引介,探讨了话语与身体物质性之间的关系。巴特勒的身体观强调身体与话语之间的相互嵌入与形塑。在此背景下,一些新的、替代传统强制性身体的意象还存在释放的可能与空间,而在这种剔除压迫和控制性话语的形态学作用之下,身体有可能摆脱性别话语的操控,完成某种相对的解放[38]。
吉林大学那瑛的博士学位论文则是这一时期少见的从本土视角出发研究中国社会变迁与民族国家对妇女话语的建构的研究。研究指出,20世纪上半叶,伴随着民族国家解放话语的建构,推动了妇女的“身体解放”与“精神解放”,开始走出家庭,参与社会;1949年以后,社会主义国家以“离家”为标志、以“同一平等”为理论依据、以“生产劳动”为标准,通过自上而下的“组织化”方式推动了妇女的“社会解放”,但却内含异化机制;8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催生了“妇女回家”大讨论,妇女在“差异平等”与“多元选择”的背景下,重新开始了新的解放探索与尝试[39]。
性别社会学理论研究是实证研究与行动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别社会学概念工具和理论框架的搭建决定了其他类型研究的起点与深度。尽管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上看,实证研究仍将占据性别社会学研究的主流位置,行动研究亦有上升趋势,但是多元、开放、深入的本土性别社会学理论研究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重要意义,有待继续推进。
过去十年间,亦是性别社会学学位论文研究方法日趋多元和规范的发展时期。深受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性别社会学实证研究多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伴随大规模数据库的不断丰富完善,近年来也涌现出一批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等全国大规模调查数据或其他数据资料的定量研究论文。
1.质性研究方法的多元运用
由于女性主义视角自身的特点,在实证性的学位论文中,质性研究方法仍然居于主导位置。除了最常见的个案访谈、焦点小组、参与观察等研究方式之外,研究者还综合使用了生命史、文本研究、虚拟人类学等其他多样化的质性研究方法。武汉大学孔海娥的博士学位论文[40]和华东师范大学徐改的博士学位论文[41]都采用了生命历程/生活历史法的研究视角,追溯了女性早年生活经历的阶段性特征,及其所遭遇的重大事件/重要个人对其生命历程和性别角色的影响。
在文本研究方面,上海大学刘芳的博士学位论文以《世界时装之苑ELLE》作为分析文本,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的流行女性时尚杂志对中产阶级女性的呈现。研究指出,市场改革浪潮下媒体所呈现的中产阶级女性身份所吸引的是渴望以形象、外貌、消费实现跨阶层流动的中下阶层女性。时尚杂志所塑造的美丽、性感和自由消费者的形象并不具备女性的主体意识,而毋宁说是一种新的物化与压力[42]。
哈尔滨工业大学于慧的硕士学位论文关注了同性恋群体背后的婚姻状况。由于这一人群自身的敏感性,研究采用了虚拟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作者在为期近10个月的研究中,通过在5个虚拟社区和网络交流平台上与35名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同时,采用参与及非参与观察法浏览数百条“同妻”、“同夫”及已婚同性恋者讲述生活经历的帖子,与他们交流互动,以此作为研究分析的一手资料。研究发现:无论是婚姻的维持、解体或是再婚,“同夫”“同妻”群体都是受害者,“同妻”相比于“同夫”处于更为弱势的地位[43]。
女性主义注重研究的主体性、反思性和批判性,与质性研究方法有较高的契合度和共生性,这也使得运用质性研究方法的研究者通常能够综合采用各种不同的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做到运用自如、相映成彰。
2.定量研究方法更趋规范
与质性研究相比,定量研究在性别社会学领域中的运用则更加晚近,但在这十年间也日趋规范和完备。
南京大学李开颜的硕士学位论文通过对比中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2006年和2010年的数据,比较分析了中国城市居民的性别角色观念。研究发现,仍有相当比例的人群是传统性别角色分工的支持者,男性性别角色观念的现代性程度低于女性;同时,与观念上的性别不平等相比,现实中的性别不平等更加严重[44]。厦门大学石红梅在其2006年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基于对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及其他相关统计数据的研究指出,中国已婚女性时间配置呈现出市场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的增加、绝对家务劳动时间降低、时间支配能力强化等新特征[45]。然而浙江大学陆利丽2014年的博士学位论文基于中国城镇调查微观数据和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夫妻配对样本的分析指出,中国已婚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呈现出逐年缓慢下滑的趋势,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收入差距的增加和社会文化观念对“母职”要求的不断加深,这进一步强化了已婚女性在家庭中的家务和照料责任[46]。
复旦大学的多篇学位论文则采用了国内较为少见的实验法对性别角色和观念展开系统研究。其中,陈雪的硕士学位论文从内隐社会认知视角出发,考察大学生被试对自我及两性与家庭、工作、教育三种角色之间的内隐联结偏向。研究发现,被试仍持有较传统的“女主内”观念;男性被试者比女性被试者在对女性角色的态度上更具传统倾向;在工作方面,男女两性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平等倾向[47]。丁志强的博士学位论文同样采用实验研究法关注压力感、性别、性别角色在压力的内隐行为反应上的差异。研究发现,男性特质对战斗和逃跑行为反应有显著而稳定的预测力,而女性特质对照料和友好行为反应有显著而稳定的预测力[48]。田芊的博士学位论文则在进化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下,分析得出了中国青年女性择偶的三个主要考虑因素:“好基因”(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外形)、“好资源”(更好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好爸爸”(具有为后代提供良好成长环境的性格特质,如:愿意照顾孩子、温和、忠诚等)。文章继而分析了经济、健康和生育状况对女性择偶偏好的影响,以及女性在自我报告式的问卷测量中更多关注性格特质,而阈下实验室测量则仍然凸显了经济物质因素的首要影响作用[49]。
上述研究方法对推进男女两性内隐性别观念的分析和理解做出了非常有益的努力和探索。但是总体而言,基于定量研究方法的性别社会学论文在数量上仍然不多,一些定量研究的设计略显粗糙,仅仅是在传统的定量分析中加入了“性别”这样一个分析变量,在研究设计、提出假设、数据分析、结论推演等方面还显得不够深入。
中国社会学从20世纪80年代重建以来,就具有强烈的“经世济民”的社会关怀和研究导向,从早期的“三农问题”“小城镇建设”研究到之后的“流动人口”“农民工研究”等都倡导研究者关注和解决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这一研究取向也影响了性别社会学的早期选题和定位:关于“性别平等”“妇女就业”“工作-家庭平衡”等选题被认为是更加“妥当”与“合适”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中国学术界开始出现关于“性观念和性行为”“同性恋及其相关群体”的研究[50][51],但却在事实上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然而上述研究取向和定位却在这一时期经历了重要转变。
1.早期探索和质疑
2005-2010年可以看作性社会学学位论文选题萌芽的时期,但此时尚未形成围绕相应研究主题的集中研究和对话,而只是由散落在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等机构中的少数学位论文所构成。中国人民大学黄盈盈的博士学位论文从“身体”和“性”的概念界定入手,考察中国本土语境下关于女性“身体与性”的话语想象和关系实践,并透过分析“性感”这样一个流行文化对“身体与性”关系的具体表达,揭示中国城市青年女性的身体呈现和主体建构[52]。
北京大学钟巍的硕士学位论文通过对虚拟网络中女同性恋者的讨论内容与方式的研究指出,这一群体在网络社群中已建立起初步的现代权利自由论辩模式,规则、自由、尊严等抽象而普遍的价值是群体讨论的核心范畴。参与讨论的人群已经对同性伴侣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同志群体应该同等地享有结婚的权利、同志群体不应该受到社会歧视和排斥等公共观念达成共识[53]。
另一篇在当时同样具有代表性和争议性的论文是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方刚的博士学位论文《男性性工作者男性气概建构的质性研究》。该文以男性性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接触式调查,了解这一边缘群体的性别权力关系和性别气质实践[54]。尽管该文的理论关注点是“男性气质”的建构,但却由于其研究对象的边缘性而在面世之初遭到了学界和大众媒体的一些否定和质疑,认为其脱离现实社会的迫切需求,是炒作和猎奇的“无用之学”,认为社会学者应当关注当下更加“紧迫”和“有社会意义的”研究[注]见东方网首发署名“孟隋”的网评《两个“卧底博士”,为何境遇悬殊?》,http:pinglun.eastday.com/p/20071206/ula3272438.html。。
2.持续推动与发展
经历了上述早期学者的共同探索和努力,社会公众和学界开始对“性”“亲密关系”“性少数群体”等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持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2010年之后,性别社会学界也开始出现了围绕相关主题开展集中研究的一系列学位论文。
南京大学叶青的硕士学位论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探讨了都市青年女性白领人群中存在的“蓝颜知己”关系及其特性。研究指出,这种情感关系以亲密、自由、平等为主要特征,这种新型人际亲密关系的产生是都市中产女性对现代社会个体自由的一种积极尝试。它的出现是以性别气质——尤其是男性性别气质的改变为基础,亦是情感民主化的一种实践形式与可能[55]。武汉大学刘婧的博士学位论文探讨了在城乡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的背景下,配偶不在身边的已婚流动人口在自愿基础上组成的“临时家庭”现象,现代性文化的冲击与传统家庭伦理的双重诘难,使得流动女性在现实中面临着“结构性紧张”的压力[56]。现代社会的流动性与可变性在增加人们建立各种亲密关系可能性的同时,也使得这种关系更加脆弱和多变。上述研究的共性在于避免了对边缘性亲密关系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和导向,嵌入在时代背景和社会结构性因素,直面当下社会情感选择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这一时期亦出现了一批以性少数人群及相关群体为研究对象的硕博学位论文。与前一阶段钟巍对互联网话语分析的判断[53]不尽相同,中央民族大学赵万智的博士学位论文认为,新兴网络媒介虽然以其挑战传统的空间形式迎合了同性恋人群构建身份认同的需求,但却在现实中消解了他们对群体权利开展集体性抗争的诉求,从而限制了这一群体在现实中开展西方式“同性恋”运动的可能性[57]。宁可的博士学位论文则通过对近年来中国网络社群中兴起的耽美文化分析,描述耽美小说如何通过对一般意义上男性和社会关系的改写——从“团体利益同盟”到“个体情感纽带”,打破了传统社会中的性别观看模式,成功构建了女性同盟的主体地位和双向情感满足模式[58]。耽美文化及其影响下的男性气质是对传统异性恋模式的挑战和回击,但似乎也难逃“娱乐至死”的消费文化浪潮与被主流文化的收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李亚楠的硕士学位论文与华东师范大学田欣的硕士学位论文都关注了男同性恋者背后的“同妻”问题及其所面临的社会文化压力。研究指出,“同妻”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大部分男同性恋者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进入异性恋婚姻,由此导致其面临其真实性取向与婚姻关系之间的撕扯。“同妻”的反抗行为是个人情感、道德因素与理性思考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同妻”问题需要社会性别文化与相关法律机制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59][60]。
上述研究推进了学界对各种亚文化与边缘性群体的了解和关注,这些群体的声音和诉求通常被主流社会所忽视,性别社会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洞察增进了我们对社会丰富性与多元性的理解和认识。
性别社会学学位论文在过去十年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呈现出蓬勃发展、多元包容、严谨规范等时代特征,但该领域的学位论文也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并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与可能。
1.分析的理论性需进一步增强
尽管有一定数量的硕博学位论文能够密切结合社会实际和热点问题,展开新颖、独特的深入分析,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学位论文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描述上,或只是简单陈述某些公认的现状与常识,在概念工具和理论分析的力度上还显得不足。有一些研究的选题稍显陈旧,分析内容的原创性也有待进一步增强。创作者在借鉴国外社会学理论工具的基础上,有必要扎根于中国本土社会的历史与经验之中,提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理论分析概念和框架。
2.不同类型的研究之间缺少深入持久的对话
在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之间,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行动研究之间,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隔阂。以研究方法为例,经典女性主义研究主要基于反思、批判和阐释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在已有的学位论文中较为常见的是采用个案访谈、参与观察、生命故事、文本分析等质性研究手段与方式。近年来,性别社会学研究亦出现了基于调查研究、实验法等方法的定量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的使用基本规范,但在假设提出与结果分析等环节与其他女性主义理论及质性研究的发现结果之间缺少密切、深入的对话。不同方法论之间的隔阂与屏障仍然存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品的分析深度与力度。
3.行动研究在性别社会学领域中还处于早期阶段,在研究方法、研究规范和研究分析的力度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女性主义研究方法有很强的实践取向,但如何将这种实践和行动的取向与理论分析、经验调查、反思概括有机结合有待进一步发掘与思考,最终使得性别社会学行动研究在调查与干预、理念与实践、理性与激情相互促进。
4.性别社会学学位论文在收集、整理和传播、推广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
囿于数据库本身收集学位论文方式的局限[注]目前的中国知网(CNKI)博士论文数据库主要由各高校博士毕业生自愿提供,绝大部分博士毕业生出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并未将学位论文上传至公共资源平台。,性别社会学学位论文特别是博士论文的收集、整理和传播工作还存在不足,在公共资源平台上很难检索到相关领域的博士论文,性别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出版工作也缺乏系统规划,导致这一学科领域的知识传播仍然受到局限。
1.进一步增强研究的理论深度与对话
性别因素从来就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阶级、种族、公民权等其他社会制度彼此交织的。以美国黑人女性主义者为代表提出的“交叉性”(intersectionality)理论要求研究者不仅注意到女性群体内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更要关注个体和制度之间的持续多样的动态作用,在相互交织的不平等制度与个体的多重身份间建立联系[61]。性别社会学学位论文不仅需要进一步从个体经历与叙事中跳脱出来,与更大的社会制度安排相关联,而且需要进一步考虑到不同制度范畴与性别主体之间的复杂互动。
2.不断回应时代议题与呼唤
只有始终紧扣时代发展与脉络,性别社会学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并保持学科生命力。在中国人口结构转变、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性别观念多元化等社会变迁的背景下,性别社会学研究大有作为。例如,人口结构与生育政策的调整,使得养老、抚幼、社会性别与家庭照料、生育意愿与生育决策、妇女就业与家务劳动等社会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又如,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用工和劳动方式,新技术浪潮下的劳动就业与性别角色地位又将发生何种新的调整与变化?上述社会议题仍有待性别社会学领域的年轻研究者们不断思考与回应。
3.持续推进不同研究之间的相互启发与借鉴
推动理论研究对实证研究和行动研究的指引作用,注重对实证研究和行动研究的理论概括与抽象,避免一厢情愿、先入为主的行动研究,增强不同研究范式与方法论之间的相互对话与促进,避免不同类型的学位论文之间自说自话、相互隔离的局面。这对推动性别社会学学位论文的深化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4.推动性别社会学硕博学位论文的收集、整理、出版和传播工作
近年来,中国妇女研究会持续开展了妇女/性别研究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对优秀性别研究作品的奖励与推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未来可借鉴这一发展思路,动员社会各界资源,进一步推动性别社会学等相关研究主题博士学位论文的出版资助工作,以进一步推动该学科领域研究成果的传播与推广。